文 | 扑克内容团队章舟
在寸土寸金的香港中环,聚集着数不清的金融机构,及各行各业的顶尖企业,他们是香港财富的核心。但是,能真正称之为巨头的屈指可数。
众所周知,香港公认的“四大家族”分别是:李嘉诚、郭得胜、李兆基、郑裕彤。这四大家族。这四大家族,垄断了香港的大部分产业。
【图】繁华的香港中环(图片来源:站酷)
时光进入21世纪,四大家族的命运各有结局:郭得胜早于上世纪90年代驾鹤西去,其长子郭炳湘也于2018年作古;“彤叔”郑裕也于2016年去世。“李超人”李嘉诚也于2018年宣布退休后,这样四大家族“第一代”就只剩下李兆基了。
而今年5月29日,“硕果仅存”的李兆基宣布退休,两位儿子李家杰和李家诚,出任他旗下恒基系公司的联席主席兼总经理,正式接手他5000亿商业帝国。
至此,四大家族的第一代全部退出历史舞台。而李兆基旗下的IFC,以及旁边的“望北楼”——香港四季酒店,也成为一个时代的见证,并为“吃瓜群众”提供了无数的谈资。
【图】2005年开业的“望北楼”香港四季酒店(图片来源:站酷)
1
创业时期:从金铺到地产
1.含着金钥匙出生
1928年的广东,在两个姓李的人家,分别诞生了一位男婴,日后都成为了华人商界的教父级人物。
和同龄人李嘉诚出生在普通家庭,幼时生活艰辛不同的是,李兆基可以说是“含着金钥匙出生”:其父李介甫经在广东顺德经营金铺和银号,因而幼年的李兆基,就开始跟着大人学生意。
15岁时,李兆基开始经营两间店铺。1948年,20岁的李兆基不甘心平庸,带着1000块只身去往香港,开始了“港漂创业之旅”。
【图】五十年代的香港(图片来源:站酷海洛)
初到香港的李兆基,人生地不熟,只能利用他熟悉货币兑换业务的优势,在几间银铺挂单,从事买卖外汇和黄金的生意。
当时内地正值战争之时,不少财主跑到香港,外汇兑换业务及黄金买卖生意十分兴隆。李兆基与何贤(何厚铧的父亲)等人合作,在这场黄金大战中大赚,为其后来事业的发展赚下第一桶金。
五十年代初,李兆基又转行做五金生意和进出口贸易,生意十分顺手。然而,他决心另择生意行当。从过去的经验里,他选择了一个可靠的行当——从事地产业。
2.房地产业露锋芒
1958年,李兆基开始涉足地产市场,他与好友郭得胜、冯景禧等8位股东创立了“永业有限公司”,购入了沙田酒店经营。并在香港和九龙兴建各类楼宇。而三人组合,也被称为“三剑侠”。这是他们第一次合作。
彼时的香港,在战后经济恢复的人口急剧膨胀,住房矛盾突出。1945年香港人口为100万,1950年已经超过200万,至1967年接近400万。
一方面,战争对住房造成严重的损毁,住房供给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居民住房需求只能通过廉价劣质的租房解决。在这个阶段,地价与租金不断上涨,住房矛盾不断积累。
与此相对应的是,当时香港房地产业远没有如今这么发达,现如今形形色色的金融杠杆更是无从谈起:由于法律所限,香港的房子都是整栋整栋卖的。可以想象,能买一栋房的富人毕竟是有限的,因而房地产市场的潜力无法得到开发。
【图】香港的高楼鳞次栉比(图片来源:站酷)
而李兆基开发的楼盘,率先推行“分层出售,十年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深受香港市民的欢迎,生意极为火爆的同时,也开创了李兆基所奉行的“四分散”模式:
分散,买地不能集中在一个区域,要分散在港九新界不同地方;
分细,设计的住宅单位越小越好;
分期,分期付款;
分层,兴建分层住宅(高层)。
可以想象的是,具有如此才华的李兆基,是不会甘心一直和别人合作的。果然,到了1972年,“三剑侠”分道扬镳,翌年李兆基自立门户,成立恒基兆业。此后股市崩盘,地产业萧条之际,手握大量现金的李兆基,又以低价购得了大批的土地和旧楼,奠定了产业帝国的基础。
到了1988年,李兆基成功推动恒基兆业上市。1988年,恒基兆业地产公司全面收购了永泰建业,将之改名为“恒基兆业发展有限公司”。
在房地产之外,恒基集团又瞄准了另一项业务:能源。
在香港,煤气的生产原料并非煤,而是石脑油和天然气。1862年,中华煤气公司成立,是香港第一间,亦是唯一一间煤气生产、输送及供应商;也是香港唯一拥有全港性中央管道燃气供应商。
【图】中华煤气在香港的储气点(图片来源:站酷)
1975年,已经在地产行业积累丰厚的恒基,收购中华煤气公司27.5%的股权,也开启了集团进军能源产业的先河。并成功击退怡和、港灯的收购。这不仅增加了恒基的业务范围,也为它进军更广阔的市场埋下了伏笔。
2
进军内地,成就燃气帝国
1983年,目前香港四大富豪之一的李兆基出任中华煤气董事会主席,从此宣告,中华煤气成为李兆基旗下的能源板块。
20世纪90年代,中国内地的燃气公司大部分是老国企改制,因气源问题及市场环境的限制,燃气公司多数都亏损连连,没有生机。中华煤气公司看准了这一时机,于1994年进军内地,。率先在华南珠三角地区成立城市管道燃气公司。
其业务先后从华东长三角地区向华中、西南及东北等地区拓展。2002年,中华煤气在深圳成立港华投资有限公司,负责管理内地的投资项目,2007年并购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百江燃气(李嘉诚参与的公司),其后易名为 “港华燃气有限公司”。
由于香港市场有限,进入中国内地市场意味着中华煤气开启了业务规模爆发的时代。悠久的经营历史和企业管理,以及良好的口碑,都让中华煤气在中国内地的拓展顺风顺水。
经过20多年的经营,目前中华在内地共有逾250个项目,包括城市管道燃气项目、上、中游项目、自来水供应与污水处理、天然气加气站,及新兴环保能源项目等。
公司的业务遍布全国26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集团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首个厨余项目,也于2019年2月开始试运行。
【图】2017年,中华燃气的业务版图席卷中国(图片来源:中华燃气官网)
中华煤气老当益壮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
注:新奥能源单位为人民币
可以看到,中华煤气的总资产、净利润和燃气销量均排在中国五大燃气供应商前列,其中93.13亿港元的净利润傲视群雄,足以让对手望尘莫及。2018年,中华煤气的住宅及工商业客户数目由最初约5000户已发展至2944.85万户,售气量超过200亿立方米,供气管网总长逾10万公里,已是内地最具规模的城市燃气集团之一。
背后是中国内地燃气市场高速增长。下图是中国内地城市2001年-2017年全年天然气供气总量表,表明中国内地对天然气的需求十分旺盛。
【图】中国内地燃气市场高速增长(图片来源:财华社)
除了燃气,李兆基还大举进军内地房地产市场。早在1980年代,他就和香港其他几大财团联手,参与投资了广州中国大酒店和花园酒店的建设,开了香港财团在内地投资酒店的先河。
【图】广州花园酒店,中国三家白金五星酒店之一(图片来源:站酷)
之后的几十年里,李兆基在内地的房地产投资更是如鱼得水。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5月31日,李兆基家族旗下的6家公司市值总计5109.4亿港元。
就在5月28日,李兆基退休生效当天,北京进行了一场土地拍卖,所出让的四块土地中,最受关注的孙河地块,被恒基以69542元/㎡的实际楼面价,揽入麾下。也成为新老板、“大少”李家杰上任的“见面礼”。
纵观李兆基和恒基地产的发展史,可以发现,集团并不是专注于房地产业,而是在以房产业为主导的前提下,进行全产业的布局。正如前文所言,他旗下知名的企业包括香港中华燃气、港华燃气、香港小轮、美丽华酒店以及恒基兆业发展。
【图】李兆基家族企业股权图(图片来源:雪球)
其中燃气行业,是李兆基在房地产外重点布局的产业,也是唯一可以和房地产业收入等量齐观的行业:以2019年5月27日收盘计,恒基地产市值为2152.22亿港元,相比之下,中华煤气市值为3021.89亿港元,甚至超过了地产业的市值。
3
地产与燃气联合,
背后有何深意?
恒基能够在地产和燃气上两开花,其实不是偶然的,而是有着深刻的逻辑。
首先,燃气属于基础设施投入,此类基础设施的采用,不但可以促进楼房销量,对房产升值有重要作用。
正如前文所言,二战后的香港,人口大量增加,在GDP飞速增长的同时,民众的居住条件也亟待改善。因而李兆基抓住了机会,在帮助更多人用上燃气的同时,也扩大了自身的影响力。
【图】1965—1974年香港GDP同比增速(图片来源:恒大研究院)
类似的逻辑,也可用于解释恒基在内地市场的布局:改革开放初期,城市燃气在内地的发展也仅仅是起步阶段,只有城市的居民生活、小商业使用以人工煤气、液化石油气为主的城市燃气,且使用量并不大。
伴随着近年来内地天然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通气”已经成为越来越多房地产的标配,因而燃气和地产这两个产业,起到了协同正效应的作用。
【图】2008—2020(F)中华燃气内地销量(图片来源:Guotai Junan International,截至2018.8.23)
而“李超人”李嘉诚,自然同样深通此道,不过,和李兆基相比,李嘉诚的海外“两开花”工作似乎做得更好。据英国《金融时报》统计,英国约25%电力分销市场、近30%的天然气供应市场、近7%的供水市场由李嘉诚及其旗下公司掌控。而李嘉诚在海外的地产项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
【图】李嘉诚在海外的能源和地产版图(图片来源:腾讯信息可视化实验室)
除了能源之外,基础设施的更新,对房屋价值的更新作用是很大的。
例如,1988年,大连一家名为“西岗住宅开发公司”的企业,负债累累、濒临倒闭,经理的无奈之下,只好做了当时大连国企不愿意做的事情——改造棚户区,结果一炮打响。
他对新住房做了三大创新:开设客厅,以建造大户型房屋、增加独立卫生间(这在当时是史无前例的)、采用铝门窗,这一举动极大地满足了先富的私营业主阶层攀比的心理,再加上恰当的广告手段,房子很快售罄,他也因此赚到了上千万。
此外有意思的一件事是,当房子建成并卖出后,某些机构曾找上门来,要求他们提供买房人的具体身份,以“核实”其是否“有资格”购买带洗手间的房子。“西岗区住宅开发公司”拒绝了这一不合理的要求。
而四年之后的1992年,这家公司有了一个响亮的新名字:万达,而这家公司的创业史,又是另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