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生活旅游 汉族最后一个“部落”,诡异而古朴的傩舞,传承千年不断
公益广告

汉族最后一个“部落”,诡异而古朴的傩舞,传承千年不断

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华儿女,多多少少都会对自己源远流长的文化有所了解。很小的时候历史老师就会教我们“中国上下五千年”。虽然这种说法并不被大部分国际社会所采纳,但是自己的文化历史,从来是自己人认同就够了。

汉族作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它的成长和变迁,正是这个古老国度的风风雨雨数千年历史的缩影。随着整个世界快速的步入互联网时代,老祖宗留下的习俗文化在这场大潮中,风雨飘摇。很多传统的东西已经被更加适应现代生活的东西取代了。京剧,书法,剪纸,猜谜,评书,唢呐等等等等,都正在或者已经消失在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虽然现在我们的身份证中还有着民族这一栏。大部分人都填着汉族,但是其实很多我们汉族的传统习俗,很多都已经丢失了。

在江西旅游的途中很惊喜的发现了一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一个身处在大山中的村子。这个仅仅几百户人家的村庄叫“石邮村”。村民中多以吴姓为主,还有少量的罗和刘的姓氏。这里的民风十分淳朴,虽然早已不是闭塞的时代了。但是村子中依然保留着老一辈人的待客接物之道。每当有人来村子做客,这里的村民都会很热情的招待他们。

这里虽然地处山区,但是自古以来文风很盛,出国不少文人官家。山水环绕的石邮村,自汉代以来就保留着最原始的汉族舞蹈“傩(nuó)舞”。

傩舞是一种非常古老的汉族舞蹈。每逢丰收或者婚丧嫁娶,这些舞蹈都会出现在集会上。早在先秦时代,我们汉族的祖先变用这“戴上面具是身,脱下面具是人”的傩舞表达着对神明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起源于上古时期和巫术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傩舞,由于太过于古老加上后世王朝对其的压制,渐渐的近乎灭绝。

在发现石邮村之前,中国的文化工作者,走遍了大江南北,也找不到一个保存相对完整的傩舞体系。好歹上帝将这个汉民族缘故的习俗,保留在了这个小山村。发现它的时候,人们是很兴奋的,随后傩舞也被联合国评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之而来的就是政府的重视和保护。其实发现的时候,村子当中懂得傩舞的人都是雪鬓霜鬟之人了。年轻人早早的走出了山村,到外面世界去寻找生活。就在这将断不断之时,村子的文化价值被世人所发现。不得不说,这也是天意。

走进这个山水环绕的村子,随处可见几百年的老房子和花白头发却怡然自得的老人家。这里的人们过的十分安详,也许正是人们这种安详的生活态度,才让这个”中国古代舞蹈的活化石”保存了下来吧。

每当过年十分,是石邮村最热闹的时节。附近十里八乡的乡民们都来到了石邮村。村里里面举行一系列的傩舞祈福。从大年初一一直持续到正月十六。这期间在外出的村民们都需要回家参加驱疫,出家的小媳妇们都会回到娘家祈福。很多在外地没有办法回村子的人,都会捐赠金钱财物给村子,也算是自己的一种心理安慰吧。

石邮傩舞历史悠久、古朴神秘,傩舞仪式包括”起傩、演傩、搜傩、圆傩”四个环节,用舞蹈形式表演 的八个傩舞节目按顺序为:开山、纸钱、雷公、傩公傩婆、跳壶酒、跳凳、双伯郎、祭刀。

“搜傩”日,场面非常宏大,放眼望去村头到村尾都是人。大家聚集在这里有说有笑。傩舞的演员戴着面具跳舞,动作古朴而怪异,很多动作看似非常笨拙而又稚嫩。一般一个傩舞班子有6-8个人组成,期间还用到刀,板凳,纸钱,咒语等道具。整个场面神秘莫测,又让人肃穆。

正是石邮村这些古朴而缘故的习俗,一定程度的保留了汉族部落时期的元素。这里又有一个别称叫“汉族最后一个部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人称“小漓江”的江西景点,美的堪比水墨画,却鲜为人知

江西省小家碧玉般的城市,一个风情万种景点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