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聚焦易烊千玺,文章共計3414字,視頻4分49秒
易烊千玺超燃混剪!https://www.zhihu.com/video/1201116447860400128
獨立自制的新節目《印象演員》第一期,選擇了我很欣賞的易烊千玺。
出鏡的第一句,我用不太标準的普通話說:“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
我覺得,這很适合易烊千玺。
1、獨處男孩
“胖虎”是易烊千玺的助理,他曾在接受《人物》雜志的采訪時說:“千玺的一切都不發生在臉上。”
對于大多數喜歡易烊千玺的觀衆而言,他的臉早已是公認的“帥”與“酷”了。但對于愛看電影的我而言,會更願意把他的臉歸爲适合大銀幕的“電影臉”。
所謂的“電影臉”,不僅僅是“臉不能太寬、太圓,而是要小”,而是更注重臉部輪廓的線條分明、臉部肌肉的緊緻、顴骨不能太高太平、五官在各種角度與燈光下都呈現出一種立體的感覺。
還有,眼睛要有神,最好能傳遞出“有故事”的韻味。
擁有“電影臉”的演員,本身就具備了一種難得的天賦。棱角越來越分明的易烊千玺,便是一張經得住光影考驗的“電影臉”。

在許多人眼裏,易烊千玺就是因爲擁有了一張這樣帥氣的臉而收獲了巨大的名與利。但在那些看上去無比光鮮亮麗的背後,我們不要忽略了這個少年成長路上的付出。
年少成名的易烊千玺,很小就在各種訓練中打磨自己。小學時代就經常演出,過上了熬夜生活;初中時代基本就開始失去正常的校園生活,到了高中基本上連同學都見不到幾回;大部分時間在學習、排練、演出以及參與其他工作,确實獲得了萬人矚目的名氣,卻也因此而失去了不少寶貴的時間與自由。
在騰訊新聞出品的易烊千玺紀錄片《我的時代和我》裏,我們可以相對近距離地看到一些他的生活。

從他在高三開學典禮上的發言,到去美國接受專業音樂人的指導,再到去巴塞羅那拍攝廣告,以及他後來的各種工作,都不難看出,他比大多數人忙碌和緊湊。
很多時候,他的時間并不真正屬于他,也很難有太多屬于他自己的生活。我們甚至可以說,他在某些時刻,是孤獨的。
原以爲易烊千玺在這樣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有反抗或其他起伏。但在諸多采訪或者紀錄片中發現,他的成長更像一汪平靜的湖水,幾無波瀾,一如他那張俊臉一樣,平靜得看不出内心的悲喜。
也許他的時間很難由他自己支配,但他卻很喜歡、也很懂得與自己相處,甚至可以說,他很擅長獨處。

他曾面對鏡頭袒露心聲,說自己打小就喜歡一個人呆着,覺得那樣挺好。他會用手機錄下身邊的一些聲音,風聲、雨聲、鳥叫聲、大爺的聊天聲,然後帶在身邊。
我記得在《人物》雜志專訪他的一篇文章裏,有提到他和朋友們去内蒙古玩的時候,大夥兒租了一輛皮卡車,但卻不能去景區,隻能在牛糞很多的秃頭草地上紮帳篷看星星。還有他們進到一個山裏,看到一群小孩玩滑滑梯,他也加入了進去,像個小孩一般玩得很開心。
而他那些“在無人的街道上表演奧特曼”、“興趣愛好有畫畫、泥塑、釣魚、寫書法”、“複習太累時,會爬上天台發呆,或者逗逗野貓”等小細節,讓我覺得他是一個有自己世界的人。

助理“胖虎”曾說:“在沒有人認識他的情況下,他是很放松的,就是一個孩子;一旦有人認識他,他那種保護意識,不是偶像包袱,就那種東西,一下就緊閉起來了,封閉起來了。”
我想象着這個少年和小朋友們一起玩滑滑梯的樣子,會覺得很有意思。但也更能理解,一個“超級明星”級别的少年,平時都在聚光燈下工作,很難有類似放松的時刻。
面對媒體鏡頭時,他就是在工作的“藝人”易烊千玺;面對玩伴和陌生小朋友時,他就是少年易烊千玺。
出道以來,易烊千玺在大衆的關注中成長,盛名之下,他其實也承受了不少超越年齡的壓力。但他也不得不擔當起這樣的壓力,即使某些時候還承受着孤獨,他也隻能一往無前,繼續做到更好。在他的時代面前,他必須經得住這樣或那樣的考驗,也必須時刻保持奮進。
還是那句話:沒有什麽閃耀是随随便便得來的,這其中包含了蛻變所需要的磨煉與考驗。

2、少年的你
《少年的你》上映第一天,易烊千玺悄悄地坐在了北京一家影院的最後一排,和現場觀衆一起,觀看了自己主演的首部電影長片。
放映結束,燈光亮起,導演曾國祥與監制許月珍來到現場做映後交流。打完招呼之後,主持人邀請易烊千玺上台,全場觀衆歡呼甚至尖叫。
易烊千玺内斂地微微低頭,拿着話筒連聲說:“謝謝大家。”

很多人一開始對于易烊千玺出演“小北”這個角色是抱懷疑态度的,包括當初《少年的你》定男主角的時候,監制許月珍和導演曾國祥心裏的最佳人選,也并非易烊千玺。
因爲在他們看來,彼時的易烊千玺看起來太稚嫩了,不太能撐起“保護陳念”的角色設定。可在半年之後,易烊千玺第二次試鏡,表現很好。監制許月珍也發現易烊千玺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更加有故事感了。最終,他們決定讓易烊千玺出演“小北”。
拍攝過程中,易烊千玺展現出了令人欣賞的工作态度:認真,投入,能吃苦。
據劇組工作人員講述,因爲“小北”這個角色有騎摩托的戲份,易烊千玺進組之後基本屬于現學現練,一有時間就拉着副導演去練習騎摩托。而在導演曾國祥的印象裏,易烊千玺進入角色的狀态會很快,并且很多時候他的戲份拍完了,千玺看起來還沉浸在“小北”的角色當中。
顯然,這種狀态的保持,是非常有益于角色塑造的。
其實我們從角色的外部形象去看,就能感受到易烊千玺對這次表演的認真與投入。爲了能更接近角色,易烊千玺敢于放下偶像包袱,接受“小混混”的角色設定、接受圓寸發型、接受素顔出鏡、接受鼻青臉腫,足以看到他想演好“小北”的決心。

影片運用了大量的近景與特寫鏡頭,易烊千玺都經受住了考驗,并且還展現了“出人意料”的好演技。
就像我在視頻裏提到的那樣,易烊千玺在《少年的你》裏頭的表現,堪稱驚豔。無論是他的台詞、形體動作,還是對情緒的把控、面部表情的拿捏,都表現得很好。
易烊千玺紮實的台詞功底,體現在了“小北”說話的語氣、節奏以及氣息的把握之上。審訊室裏那種桀骜不馴的語氣,在屋子裏逗陳念那種調皮的語氣,廢墟告别時那種溫柔低沉的語氣,都被易烊千玺表現得恰到好處,豐富了“小北”的性格特點。
但最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他的眼神戲與哭戲。
印象最深的有兩場戲:
一場是在廢墟主動被捕那段,小北拉着陳念一路奔跑,然後用一種“往自己身上攬罪”的方式,試圖去保護陳念。
他對陳念說“我喜歡一個人,想給她一個好的結局”那一刻,眼眶濕潤,汗水涔涔,嘴部連帶下巴都在抽動,将小北内心那種情感展現得很充分,很有觸人心弦的感染力;

另一場則是與陳念隔着探視玻璃互相由笑到哭的戲份,兩人見面之後,内心奔湧着豐富的情感,但彼此都沒有說話,而是就那麽對望着,笑着笑着,眼淚就滑落下來。
萬千心緒,無需多言,盡在笑與淚當中傳遞出兩個少年男女之間的情感互動。易烊千玺臉部肌肉的抽動,配合着滑落的淚水,足以讓人産生共情。
可以說,易烊千玺的表現配得上“他不是一個偶像,而是一名演員”的評價。

3、未來可期
對于易烊千玺,很多人說得最多的一個評價,就是“未來可期”。
這不單單是因爲他在唱跳方面展現的“酷”,也不僅僅是基于他目前的超高人氣,而是源于他自身的業務能力。
考上中戲,出演《長安十二時辰》和《少年的你》,收獲票房與口碑上的佳績,足以得到更多的肯定。看過《少年的你》的觀衆,會認同易烊千玺在表演上的質感。而看過《長安十二時辰》的觀衆,大概也會有此認同。
《長安十二時辰》先于《少年的你》呈現在觀衆眼前,出乎意料的是,易烊千玺飾演的李必不僅擁有了那種“少年老成”的穩重感,還有令人驚訝的節奏感。
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方面是他的台詞表現,許多充滿古韻的台詞是很考驗台詞功底的,易烊千玺低沉的聲音加上不疾不徐的吐字節奏,都很好的符合了角色需求;另一方面是他的眼神,盡管還達不到那種專業戲骨的水平,但在表現情緒方面,他的眼神與皺眉的動作都很有戲。

很多經常上網的觀衆也許注意到了,易烊千玺在出演《長安十二時辰》與《少年的你》之後,迎來了大量的贊譽。尤其是《少年的你》上映之後,無論是來自粉絲還是來自普通觀衆亦或是來自影視業内人士的好評,真的如潮水般洶湧。
我看到有人甚至喊出了這樣的言論:“易烊千玺沒必要去讀中戲了,沒人能教的了他”
這讓我覺得很有必要予以警惕,因爲這樣的說法實在有些太猛烈了。
我不知道其他人會是抱着怎樣的态度看待這個,至少于我個人而言,我不認爲這樣的誇贊對易烊千玺是好事。
相反,如果千玺本人或他的團隊真的因爲如此這般的誇贊而覺得“很可以了”,甚至真的覺得“沒必要去學習了”,那我會覺得那是一種很危險的想法。

這是易烊千玺首次擔當男主的電影長片,從表演層面看,的确完成得出乎意料的好。但這種好,不能忽略了“小北”這個角色本身的光環——這樣一個身世坎坷、願意默默保護女孩的少年角色,本身就很讨喜,換成其他演員去演繹,這個角色都會很招觀衆喜愛,但卻不意味着誰都能演好。
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易烊千玺在演繹“劉北山”這個角色的時候,确實完成得很好。可是,那也并不意味着他沒有不足,如果嚴苛一些的話,會注意到千玺的台詞有時候還是說得太重、節奏把握也存在問題,情緒營造方面也還是有些“硬”,不夠自然貼切。
所以,當我們要給予易烊千玺肯定的時候,我會覺得誇也要适度,不能太猛烈,更不能太誇張。我也相信易烊千玺或他的團隊都不會真的因爲那些誇贊而放棄學習,更不會驕傲自滿。

其實就目前而言,易烊千玺的職業道路還是走得挺好的。無論唱歌還是演戲,亦或是參加綜藝節目,“選擇”的眼光都很不錯。加上他自身的業務能力又夠強,态度上又夠認真,也就足夠撐得起他的知名度。尤其是有了《長安十二時辰》與《少年的你》這樣過硬的作品之後,他的未來,确實受得了“可期”的評價。
隻是,年輕的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想在銀幕上留下更多好的作品,不斷地學習是很有必要的,不斷地打磨自己是很有必要的,不斷地去豐富自己也是很有必要的。
祝福易烊千玺。
PS:文字爲作者原創,圖片源于網絡,視頻爲作者原創。首發于木易電影(muyimovie),專注影視娛樂産業,深度探究人物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