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導演“進化”了,爲什麽這麽說呢?
在我以往的印象裏,賈樟柯一直都是一個緻力于講述中國現實故事的電影導演。從《小武》、《站台》到《任逍遙》、《世界》,從《三峽好人》到《山河故人》,包括《東》、《無用》、《二十四城記》、《海上傳奇》以及近期上映的《一直遊到海水變藍》等,賈樟柯導演的創作基本都集中在電影或紀錄片之上,幾乎沒拍過劇集。即使随着流媒體技術的發展與各大視頻網站的崛起讓網劇越來越受歡迎,我也沒有想過賈樟柯導演會去拍劇。
直到前天去參加英特爾 Evo™ 超能輕薄體驗日的活動,在影院觀看了賈樟柯爲英特爾拍攝的三部迷你短劇,才意識到我們的“賈科長”也在轉變思路了:就像他在分享創作感受時提到的那樣,電影導演進行劇集創作已經是一種大趨勢,當知名導演馬丁·斯科塞斯都開始拍攝網劇的時候,創作者就該學會去順應這種行業趨勢。

當然,即使賈樟柯導演決定轉變思路來進行劇集創作,他也并不會丢掉自己原有的表達風格。在爲英特爾創作的三部名爲《樓梯》、《尋路》、《彼此》的迷你短劇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貫穿始終的核心主題“進化的時代”,也可以看到賈導一如既往的富有人文色彩與溫情力量的表達。
第一部短劇名爲《樓梯》,乍一看以爲是圍繞“樓梯”這一實物場景展開叙述的故事,實際上卻是探究人物爲了追逐自身價值而往上攀爬的“心靈樓梯”的意象表達。
主人公是一個畢業十五年的建築師,在建築公司設計了72個樓梯,卻最終都大同小異地回歸到“區别隻是寬五公分窄五公分”的徒勞境地。這樣的工作狀态讓他感到疲憊不堪,且沒有價值與意義。在參加完一場關于西旺村鄉村改造的發布會之後,他決定做出改變:離職,前往鄉村,用心設計屬于自己的作品。最終,他收獲了屬于自己的作品,也獲得了人生價值的提升。

從身心俱疲的原地踏步到内心歡愉的追逐自我,主人公通過大膽改變實現了一種人生的進化。雖然這是一部隻有短短九分多鍾的作品,但卻足以讓我們大多數人收獲共鳴。
賈樟柯導演用他對現實的觀察與體會,精準地呈現了都市“打工人”的困境,又在一個戲劇性地轉變中,傳遞了勇敢追求自我的意義。該劇作的視聽風格很有賈樟柯導演的特點,平靜、克制、寫實,很有電影質感。而在人物情感的表達方面,不僅體現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變化,也體現了他與上司之間的那份相互欣賞和支持的友情。
第二部短劇是《尋路》,主人公是一位旅行達人,她在分享視頻内容的過程中遭遇瓶頸,經友人提醒之後,她決定将自己的目光從國外旅遊勝地轉到國内的自然風景。在一次探訪之旅中,她走到了一個網絡信号不佳的地方迷了路,幸得一位老者的幫助,讓她不僅見證了西北的絕美風景,也體會到了勇于改變、敢于追尋的意義。
這個故事更爲短小精悍,但與賈導以往作品風格有一些突破的是,劇中運用了大量航拍鏡頭,爲我們帶來了非常壯美的風光畫面,大飽眼福之餘,也會不禁感歎祖國的山河之美。實際上,這部短劇的核心表達仍然是主人公尋求改變從而拓寬眼界實現自我觀念上的進化,但也在簡單的幾個鏡頭與對白中傳遞了女主人公和那位天文工作者之間的情愫。

第三部短劇的劇名叫《彼此》,故事圍繞一對從事壁畫修護的父子展開,既有兩人在普賢寺中認真做研究的畫面,又有兩人在新舊觀念上的沖突與和解,短短五分多鍾的體量裏,賈樟柯導演爲我們描繪了一個關于父子親情的動人故事。
“父親”有着非常豐富的文物研究經驗,習慣用相對傳統的方式來展開工作。“兒子”則喜歡将新科技手段應用到工作當中,通過掃描采集文物數據,形成虛拟影像,然後又通過VR來進行更爲細緻的觀察與研究。“父親”的老辦法對上“兒子”的新科技,構成了故事的戲劇沖突,也最終彙聚了父子親情的表達。
“父親”一角由演員梁景東出演,“兒子”則由周遊飾演,兩人的表演自然且細膩,在簡單的幾場戲當中就爲我們呈現了父子之間從有觀念沖突到彼此理解的情感轉變。賈樟柯導演在描繪親情關系的時候,總是能表現得十分淡然且細膩。劇中的鏡頭語言準确又精煉,很好地展現了人物關系的變化。“父親”戴上VR眼鏡的畫面與“兒子”拿起筆進行手繪的畫面,便是父子之間彼此理解與傳承的體現。

可以說,三部短劇都有着很完整的故事與人物,視聽表達延續了賈樟柯導演的寫實風格,不僅每個故事都緊扣“進化的時代”這一核心主題,還在不同的故事中融入了鄉村改造、發現風景、文物保護的人文色彩,也包含了友情、愛情與親情的情感表現。
有意思的是,這三個看似完全不同的故事,其實還有着一定的關聯:《尋路》裏的主播金婷婷和《彼此》當中的“老周”,其實都在《樓梯》裏頭與主人公林凱瑞有過交集。而将三個不同故事與不同人物串聯在一起的,則是另一個主角:英特爾 Evo™。

是的,賈樟柯導演創作的這三部迷你短劇是爲英特爾定制的作品。這其中當然包含了品牌傳播的表達,但整個劇集的創作卻仍然以故事、人物以及情感爲主,并沒有爲了品牌傳播而做生硬刻闆的表達,反倒在保持了賈樟柯影像創作風格的基礎上,恰到好處地點出了英特爾 Evo™的産品特性,實現了相得益彰的良好效果。
喜歡賈樟柯導演的觀衆都知道,賈導其實很擅長拍廣告。在他的創作履曆裏,其實也包含了不少優秀的廣告作品。這次和英特爾的合作,也讓我們看到了賈樟柯導演在展現品牌特性方面所做的巧妙處理。
比如在《樓梯》這個故事裏,主人公決定卸下心裏的包袱勇敢去追求自我的時候,賈樟柯用鏡頭語言呈現了主人公提着電腦輕快行走與奔跑的畫面。這不僅表達了主人公的内心情感,還巧妙地體現了英特爾 Evo™輕薄的産品特點。加上主人公在公司、客廳、高鐵、西旺村圍牆上等不同的電腦使用場景的表現,更是讓英特爾 Evo™的外觀、性能、便捷、高效等特性深入人心。
比如在《尋路》的故事裏,我們不僅能看到“小英”帶來的智能體驗,更能看到英特爾 Evo™帶來的強大圖片與視頻處理功能。賈樟柯導演在這裏通過将主人公與大自然的巧妙結合,着重突出了英特爾 Evo™在接口、網絡連接、待機續航以及及時響應等方面的特性。主播金婷婷能夠在網絡信号不好的絕美環境下從容地進行圖片和視頻處理工作,甚至還能流暢直播,這對于内容從業者而言,實在太羨慕了。

而在《彼此》的故事裏,賈樟柯導演将英特爾 Evo™在移動辦公、數據分析、三維建模等方面的特性恰到好處地融到了主人公所做的壁畫修複工作當中。這足以讓觀衆在感受故事與情感的過程中,深刻地記住英特爾 Evo™給工作帶來的幫助。
不難看出,賈樟柯導演在表現英特爾品牌特點與理念的過程中,注重的還是故事、人物和情感,這也是爲什麽這三部短劇給人的觀感是舒适且動人的,而不是讓人覺得很反感。盡管英特爾 Evo™的品牌形象有在劇中露出,但無論是電腦外觀還是電腦屏幕,基本上每個鏡頭都給得很自然。
尤其是每個故事中給到的兩個特寫鏡頭,不僅不讓人覺得突兀,還能加深觀衆對品牌的認知。印象最深的一幕,是《樓梯》裏7分20秒的一個特寫:随着光影的移動,Evo的标識非常鮮明,而緊接着的一個主人公臉部特寫鏡頭裏,沐浴着陽光的主人公閉着眼睛露出笑意,傳遞了他在轉變之後收獲了内心的滿足,産品的特點也在人物的内心狀态中得到了呼應。

如此一看,英特爾邀請賈樟柯導演來拍攝品牌短劇,其實也是一個明智之選。賈導本人在現場就說自己的生活離不開電腦,甚至一度表示“電腦是我很好的助手,也是朋友”。他自己就很認可英特爾 Evo™的産品,所以在創作過程中也會有更好的表達。
稍微留意的話,會注意到每部劇的片尾都會有一句話:“每個人都是這個時代的主角,因’進化’而生,随境遇而變,總是滿含熱淚并且微笑着奔跑”。
這是賈樟柯寫下的話語,正好貼合了英特爾倡導“跳出舒适圈,成就新自我”的進化精神。在英特爾發展的過程中,就是一直秉承着“不斷突破和創新”的理念,賦能時代進化,幫助每個人成就更多精彩。

而在賈樟柯導演的這三部短劇作品,裏頭的主人公們就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勇敢突破與大膽轉變,進而收獲了各自的嶄新人生。
PS:文字爲作者原創,圖片源于網絡截圖與官方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