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娛樂 Netflix真的會爲「賣廣告」掏出真心嗎
公益廣告

Netflix真的會爲「賣廣告」掏出真心嗎

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壹娛觀察(ID: yiyuguancha),文/大娛樂家。

十一年來首次出現用戶負增長,讓流媒體巨頭Netflix也不再似過往自信昂首。

在最新一季财報發布過後,暴跌超過35%的股價,讓Netflix成爲Facebook之後,FAANG裏第二位跌下神壇的行業領頭羊。

事實上,這一次Netflix的财報業績發布最讓人意外的或許還不是其用戶增長數據低于預期,畢竟所謂的負增長其實主要還是因爲撤出俄羅斯而直接失去了70萬用戶造成。在與财報同時發布的業績視頻會議上,Netflix董事長兼CEO 裏德·黑斯廷斯表示Netflix對廣告業務持開放态度的說辭,才更讓外界感到驚訝。

Netflix CEO 裏德·黑斯廷斯

當然由于業績嚴重不及預期甚至商業模式都已經遭到質疑,作爲公司高管勢必需要拿出一些利好消息,但一直以來将廣告拒之門外的Netflix突然松口,卻反而更加讓人擔心。

盡管流媒體行業長期以來都有利用廣告增加營收的習慣,對于引領訂閱風潮的Netflix來說,自降身價向競争對手的經營策略靠攏似乎并不是其一貫的風格,而且,細看這一次的财報發布也能發現所謂的低價廣告套餐,更像是臨時起意的應急之舉而非有成熟規劃的長期策略。

當然對于Netflix來說,是否加入廣告始終是其無法回避的問題,如今事到臨頭之時,或許更應該仔細梳理下其中的利害得失。

增長放緩之後,真的可以把廣告當作救命稻草嗎?

根據2022年第一季度的财報顯示,Netflix一季度其全球付費用戶數流失20萬,此前公司一度預期爲新增250萬,而華爾街原本預期新增更是高達273萬。

盡管所謂的負增長很大程度上是因爲關閉俄羅斯地區服務直接失去了70萬用戶,因此如果沒有這一“黑天鵝”事件,其整體用戶依然還在保持增長,隻不過依然遠不及預期。

另一方面,一季度Netflix78.68億美元的營收同樣不及預期,營收增速回到2014年後新低。

在美股科技股估值整體回調的大背景下,這樣一份并不光鮮的财報顯然很難再獲得華爾街的青睐。财報發布後次日,Netflix股價大跌35%,500億市值蒸發殆盡,股價也創5年多以來新低。

Netflix股價

之前雖然有報道稱Netflix内部對增長放緩有所警惕,但依然沒人會預料到作爲流媒體行業領頭羊,Netflix竟會在2022年開年給整個行業帶來如此之大的震動。

事實上,這份财報與Netflix過去幾個月來在内容上給外界的觀感落差極大:Netflix過去一年帶來了《鱿魚遊戲》《單身即地獄》和《華燈初上》等衆多大熱内容,即便是完全沒有服務的中國市場,其内容都經常登上熱搜。

至于解決方案,Netflix雖然盡量保持着像過去一樣的樂觀,認爲持續給出優質内容就能帶來增長,但Netflix CEO 黑斯廷斯首次給出了一個不太“Netflix”的思路——Netflix對推出一個收費較低、基于廣告模式的訂閱套餐來拓展其付費用戶群持開放态度。

上述舉措對Netflix來說是動搖其根基的巨大轉變,因爲自該公司成立以來,其賣點一直是爲會員打造不受廣告幹擾的觀影天堂,即便之前每一年都有聲音表示Netflix應該引入廣告,但其始終不爲所動。

“持續關注Netflix的人都知道,我一向不喜歡廣告的繁複,非常推崇付費訂閱的簡單,”黑斯廷斯在财報視頻問答中說。“但是,盡管我很喜歡這種簡單,我更在意消費者的選擇”。

Netflix會員價格

越來越多的流媒體選擇使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而從傳統媒體或影視公司轉型而來的流媒體平台,對建立一項帶有廣告的低價套餐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迪士尼旗下的Hulu幾乎是流媒體行業裏最早的廣告支持者,迪斯尼還計劃讓旗艦流媒體服務Disney+于2022年年底前推出含廣告的低價方案。華納旗下的HBO Max也在去年推出了帶廣告的低價套餐。康卡斯特的Peacock甚至還有完全不需要付費訂閱隻靠廣告作爲唯一收入的套餐選項。派拉蒙最新的流媒體嘗試Paramount+同樣也在一上線時就給出了帶廣告的低價選擇。

可以說,整個市場上隻有爲數不多的幾家主要流媒體服務公司尚未提供更廉價的、帶廣告支持的選擇,除了Netflix這一最堅定的純訂閱擁護者之外,隻剩下了蘋果推出的Apple TV+與亞馬遜的Prime Video。

即便是行業外人士看到這個名單也能發現一個尴尬的問題,除了Netflix之外,蘋果與亞馬遜完全不指望流媒體業務掙錢,并且它們的主營業務帶來的收入之豐厚,也完全能夠支撐起流媒體賠本賺吆喝的現狀。

對Netflix來說,目前其流媒體收入幾乎就是唯一營收,在單純的訂閱收入随着全球用戶數量飽和而增長趨緩時,尋找到新的收入來源的确是當下的業務核心,盡管遊戲與衍生品業務都已經建立起來,但距離真正形成具有吸引力的營收增長依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就在财報發布不久前Netflix還提出了正在測試一項對用戶分享賬戶的能力額外收費的新功能。在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Netflix也給出進一步的說明稱,正在測試密碼共享訂閱模式,認爲可以通過這種模式将密碼共享行爲貨币化,并創造新的收入。

Netflix 訂閱人數逐年增加數

在這種急需快速見效的新收入來源的大背景之下,不再将廣告拒之門外無疑是最有助于穩定市場情緒的措施,并且足以對沖今後可能持續放緩的用戶數量與收入增速。

摩根士丹利的分析師最新的一份報告中預計,長期看Netflix将能實現數以十億美元計的廣告收入。他們估計Hulu的廣告收入超過30億美元,盡管Hulu在北美的用戶規模隻有Netflix的六成。

不過就目前Netflix的股價來看,華爾街對于Netflix這一表态似乎并不太買賬,站在前排激情叫好的更多是廣告界人士。

廣告巨頭日本電通負責全美視頻創新事務的高級副總裁Brad Stockton就稱,從廣告業的角度來看,Netflix推出廣告版是個可真正觸達那些難發現的消費者的機會。

然而廣告對于Netflix無疑也是一把雙刃劍,尤其是在越發需要在競争中強調差異化的當下,Netflix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需要其強大的品牌效應。

賣廣告背後的質疑——品牌、技能、态度

Netflix如果真的嘗試廣告模式,短期内對其業績當然會有不小幫助,但作爲流媒體行業的領頭羊,财務數據之外的品牌效應同樣也是Netflix始終能夠保持領先地位的核心要素。

一旦步競争對手後塵涉足廣告,無疑會對其“精英級”流媒體的品牌地位造成巨大沖擊。

一直以來,不論人們如何看待Netflix良莠不齊的内容品質,其作爲引領行業變革的頂級流媒體品牌這一印象始終是深入人心的,這也是爲什麽在過去兩三年經曆多次漲價之後,Netflix的用戶流失率依然能夠維持在行業最低的水準。

這其中的一個重要要素在于,即便知道其内容品質并非如迪士尼或HBO那樣能一直維持高水準,大多數用戶依然願意爲Netflix這一品牌支付額外的溢價。這一品牌背後包含的不僅僅隻是更好的服務與技術,也有更多無法直接傳達卻真實存在的情感加成。

Netflix官網截圖

進一步說,“無廣告”其實就是Netflix品牌的一個核心組成部分,知道有一項流媒體服務包含廣告,即使你不一定會看到這些廣告,或者知道你要付錢來逃避它們,也會讓一些人感到不舒服。

這并不完全是理性的,但消費決策中又有多少理性成分呢?

長期以來對Netflix核心競争力一個非常直觀的判斷是其能夠帶來多少熱門内容,因爲這些内容的數量、熱度、話題量都是可以量化衡量的,這種分析很容易将Netflix吸引用戶的能力矮化成一個非黑即白的問題,即是否有差異化的内容。

然而,任何人都無法否認Netflix是一個名聲在外的知名品牌,這在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其能夠始終用一種關注用戶需求的态度專一的提供服務。

就像Netflix高管過去一直提到的,大部分用戶的訂閱消費最終都轉化爲了内容。而當Netflix推出比現在用戶付費的級别更低的廣告套餐時,那麽用戶的心态也會悄然轉變:他們不再是爲像《愛爾蘭人》或《羅馬》這樣的内容付費,而隻是爲逃避廣告付費。這種關乎用戶情緒的變化顯然會嚴重影響到他們如何看待這一品牌。

《愛爾蘭人》劇照

同時,廣告投放需要Netflix掌握和其核心競争力——制作内容——根本不同的技能,但從現在來看,Netflix似乎并沒有準備好。

起碼從這一次對廣告持開放态度的公布就能看出一些端倪,在給投資者的公開信中,Netflix完全沒有提及與廣告相關的信息。黑斯廷斯卻故意在财報電話會議上提出了這一點,甚至他們安排的分析師都還沒有問到相關問題。

如此重大的消息被以這種意外的方式公布,讓人感覺很像是最後一刻做出的臨時決定,然後随意的被加到了财報采訪中,寄希望于它能阻止Netflix的股票暴跌。

同時,黑斯廷斯還表示Netflix的廣告将會外包給程序化廣告供應商,這種簡單的将廣告銷售外包的想法不僅與Netflix的品牌不匹配,要知道Netflix就連遊戲和衍生品都不願再外包,而且這種天真的想法也與如今廣告市場在後應用追蹤透明化(ATT)世界中的發展方式相悖,因爲擁有海量數據的Netflix明顯可以自己做出更高效的廣告投放程序。

最後一個非常重要同時也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問題,Netflix一直以其高度自由且重視價值創造的公司文化而聞名,并且在過去二十年一直在對其進行了全方位宣傳,這種文化與創造有價值的東西并收取合理價格的商業模式是一緻的,從而使得Netflix能夠在各個方面都能保持行業領先。

就目前的情況,可以看到Netflix内部對待廣告模式的态度顯然不如過去在其他戰略上的高度統一,很難對維護公司核心價值觀與爲了未來增長不顧一切之間劃出清晰的界限,但這并不意味着這條界限在這家公司裏是完全不存在的。

Netflix的确是一家擅長自我革命的公司,并且在重大商業決策上一向都顯得遊刃有餘,而這次對于廣告的表态則少見的顯示出了某種慌亂。

但或許在此時“跌下神壇”也并非一件壞事,畢竟在真正的商業世界裏,創新往往都誕生于絕境之中,而流媒體行業已然有些老态初現了。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當人們回想“巨大男孩”,其實是在悼念七十年代

尺度升級,真實事件改編,本片太大膽

發表回複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