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一旦有了權力之後,會發生什麽?這個問題并不困擾大衆,因爲在曆史的長河中,我們見慣了擁權之後的惡,這種惡扭曲着人性,摧殘着意志,最終,可以将正常人變成邪惡的罪犯。這些都是權力的誘惑,而什麽是權力?是獨特于旁人的特性還是淩駕于普通人之上的不加約束?有時候,權力,僅僅需要一層皮,穿上這層皮,你就不是你自己。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講述的就是權力對一個人的腐化。《冒牌上尉》的主人公是一個逃兵,因爲厭倦戰争,一個德國的小士兵逃離了軍營,在被追逐期間,他意外的看到了一輛事故車,車裏的後備箱有一套軍裝。在穿上這身軍裝之後,士兵搖身一變成爲了上尉。于是,這個冒牌的上尉開始了自己的獨特的權力之旅。

一路上,上尉收集了一夥遊兵散勇,帶着這夥人,上尉來到了一座監獄,這座監獄中關押着的除了戰俘之外,還有那些試圖逃離軍營的士兵。在這個冒牌上尉的作用下,這群逃兵們遭遇到了屠殺。

作爲一部獨特視角的二戰電影,本片充分的體現了二戰期間,德軍犯罪的起因,這種審視跟以往的二戰電影有所不同。之前我們所涉及的二戰電影中,一定程度上都會有太多太多的戰争的殘酷,以及在這種殘酷戰争中苦苦掙紮着的猶太人或者普通民衆,但是這部影片中,聚焦的是那些不願意在戰争中爲了殺戮機器服務的普通士兵們,他們還是德國人。他們會被怎樣對待?他們會被戰争機器放生嗎?這個問題不難發現,但卻難以回答。

我們之前大部分影視作品中展現的是德國作爲二戰的發起國,他所展現給世界的是集中的惡,而在這樣的惡的背後,就沒有一些人幡然悔悟嗎?當然有,那些不願意參戰的士兵們,他們就是普通人,即使是他們不願意參戰的原因千種萬種,但有了這樣的念頭,對于二戰期間的被德國入侵的其他國家的人來說,這就是一種善良。然而這種善良有被溫柔對待嗎?好像沒有。

對于不願意參戰的人,會被當作逃兵追殺,主人公自己充分的體會過這種逃亡的滋味,因此,當他穿起上尉的軍裝後,一改之前的面容。他成功的從一個被追殺者變成了追殺者。甚至于對于自己手中的權力無所不用其極。一個曾經體會過某種辛苦的人,一旦上岸後,他所具備的能力帶給曾經跟他一樣的人的是更大的痛苦。這個罪惡的源泉之下,我們看到的可不隻是人性。

本片所展現出來的人性的醜惡是有條件的,這個條件就是犯罪的土壤,原本一個人畜無害的人,當他擁有了一個得天獨厚的條件之後,這種所謂的人畜無害就會被收起來,留下的自然是殘酷的一面。原本的弱者在成爲強者之後,他并沒有用自己手中的權力對同樣的弱者們加以憐惜,而是站在強者的角度,更加殘忍的摧殘弱者。這更加凸顯出來權力使人扭曲。

我們的創作者一直在拍攝二戰題材的作品,但少有人反思,真正的二戰發起的原因,真正的二戰中的普通士兵們各自的心理活動。爲什麽德國士兵可以被納粹的那一套成功洗腦,且在戰争中犯下罪行,爲什麽德國士兵對于猶太人可以進行滅絕性質的屠殺而沒有任何的愧疚感,原因很簡單,因爲權力使得他們徹底的丢棄了人性。

本片的最後彩蛋其實比正片更有趣,在現代德國街頭,身着納粹服飾的演員們開始了對街頭民衆進行了二戰式的搜身,奇怪的是這些民衆們絲毫沒有懷疑這群人的真實性,而是非常順從的讓這群演員們完成了“搜身”,這是爲什麽?難道真的僅僅因爲這身軍裝嗎?這或許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猶太人當時的順從德國士兵當時的殘暴形成了某種微妙的聯系。這種聯系就如同片中的執法者以及對于執法者的身份沒有絲毫懷疑的人們一樣。這是讓人困惑的。

本片中的冒牌上尉同樣有心虛的時刻,在一群逃兵被炮決的時候,他借用炮聲喊出來了心中的恐懼,然而這種恐懼并沒有持續多久就沒了。同樣的,屬于這個“上尉”最後的一點良知也就被徹底地埋葬了。後來的殺戮也就逐漸的展開了。

我們一直在反思戰争,然而戰争中不止有施暴者,而且還有受害者,施暴者固然殘忍,但受害者爲什麽不在一開始就去反抗?這也是一個值得讨論的話題,當所有的人都臣服于某一個具體的标識的時候,反抗的力量就是微乎其微的。罪惡的源頭真的隻是那身皮嗎?答案殘酷,但否定。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