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電影,單純評價電影本身是不全面的,有點電影的産生是因爲技術的進步,比如說《阿凡達》,有的電影的産生是爲了宣傳某一時間段,比如說《阿甘正傳》,不同的電影擔當的使命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使命,自然會産生不一樣的影視作品,因此,多方位來诠釋一部作品,想來是很有必要的,比如說今天給大家推薦的影片——《長津湖》。

之前有一部紀錄片《冰雪長津湖》評分很不錯,且質量上乘,而對于本片來說,這是一部商業片,商業片側重的是讓觀衆能在電影院買單,而這種買單通過本片來看,卻不是僅僅爲了一部電影,對于《長津湖》來說,講述的故事的内容更值得觀衆尊重。

本來很多熟知曆史的人對于長津湖戰役的印象往往來源于我人民志願軍戰士巍峨不動的冰雕,而影片《長津湖》中,對于冰雕的描繪刻畫僅僅是一閃而過,真正大篇幅介紹的卻是“冰雕”的起因,經過,結果。這是一種不一樣的角度,這種角度有利于觀衆能更好的理解電影本身蘊含的核心。

爲什麽說影片《長津湖》是一部不一樣的商業電影,因爲參與制作的企業中有八一電影制片廠,好多國内的優秀電影都來源于這個有着悠久曆史的電影制片廠,而《長津湖》有着八一廠把關,質量上應該算是正常偏上,這就足以對很多标榜的戰争片形成鮮明對比。這一點難得可貴。

當然,一部電影,還是應該從電影本身的角度出發去評論的,因此,《長津湖》目前在豆瓣的7.4的評分還是比較中肯的。這跟之前的《戰狼2》的評分一樣,作爲電影而言,本片合格且偏上,值得觀衆去電影院貢獻票房。然而本片的重點不在于電影本身,而在于巨大的影響。

作爲中國人,我們都知道抗美援朝戰争的偉大現實意義,然而這種現實意義卻在如今盛行的曆史虛無主義夾逼之下,慢慢的有着消失的态勢。爲什麽曆史虛無主義大行其道,原因在于文化領域國人的不自信。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當中的一部分占據主導地位的電影人總是認爲戰争就是要凸顯人性才完美,就是要展示人性才算合格,因此,《集結号》這部看上去質量比較好的戰争影片曾獲得過很多人稱贊。然而這是戰争的全部嗎?或者說,這種形态的戰争就是我國戰争電影的全部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從技術上看,《集結号》聘請的韓國技術團隊對于影片的技術方面做的優化效果顯著,然而從一部戰争電影的角度來看,《集結号》這樣的作品的誕生,源于國内的電影人對于曆史的額無知。而《長津湖》的誕生則是對于這一無知的很好回應。我們的戰争電影應該是什麽樣子的,我們的戰争電影的角度應該是如何把握的,我們的戰争電影體現出來的精神應該是如何弘揚的。這些都是戰争電影需要的考量,隻不過這種考量來的稍晚了一些。

之前管虎導演的《金剛川》就是一個失敗的有力證明,事實證明,如果一個創作者的創作方向出了問題,那麽他就算是能制作再好的影片,影片的呈現效果也會大打折扣,觀衆不是那麽好忽悠的,當創作者對于影片的诠釋能力遠遠的低于觀衆們的接受程度的時候,觀衆是會用自己的最樸素的方式進行投票的。

《長津湖》并不是一部非常優秀的戰争電影,但卻做到了戰争電影,尤其是國内的戰争電影應該做好的部分,爆燃的場面自然是支撐這部電影的核心關鍵,但另一個核心關鍵就是對于曆史的诠釋以及呈現。我們都知道抗美援朝,但誰知道抗美援朝的起因,經過,結果。誰知道抗美援朝對于當時的國内民衆到底意味着什麽?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的國内創作者去解釋給觀衆的,但是這麽多年來,少有人願意解釋。

我們都知道人民志願軍戰士面臨的艱難困苦遠遠超乎人們的想象,但少有人通過正面的角度,通過平實的方式來解釋,他們究竟面臨了怎樣的險境。提到抗美援朝我們能想到的戰鬥英雄僅僅是課本上的黃繼光,邱少雲。但課本之外呢,平凡的英雄我們又知道多少呢?毫無疑問,《長津湖》給很多對于曆史并不是很熟悉的觀衆們上了一課,普及了一些知識。這才是嚴肅曆史題材的作品商業化之後的作用核心。

《長津湖》不優秀,但就如同《戰狼2》一樣開了個好頭,我們的曆史影片究竟應該怎樣去講述故事,這是每一個創作者都需要思考的問題,我們的文化自信本身就應該源于自己對于本國文化的認識,而不是借用别人的文化體系去生搬硬造本國的文化,在别人的體系中,你能永遠隻能是個跟從者,永遠隻可能東施效颦。而這并不是文化自信。

有的電影凸顯的是技術,有的電影凸顯的是藝術,而《長津湖》很樸素,隻爲了我們能記住。
……
你好,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