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娱乐 《大侦探7》:「顶牛」不易
公益广告

《大侦探7》:「顶牛」不易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壹娱观察(ID: yiyuguancha),文/王心怡。

周四刚刚宣布暂停播出,却在一个非更新日的周日,《大侦探7》没那么多预告和预兆,上线了《顶牛之战》的后两期,以十一个案件告别了本季节目。

案件收官的第二天,“大侦探NZND盲盒”宣布上线,IP价值再度发热。

即便整个“明侦宇宙”顺利铺陈,直到收官,《大侦探7》都带着些命运多舛的色彩。

从前期的更换制作团队、核心玩家之一的撒贝宁确定缺席这一季节目,到播出期间几次暂停或延后更新,再到因为邓伦事件而不得不更换内容,以及疫情影响之下人气老玩家白敬亭等人的缺席,《大侦探7》仅这一季似乎就走过了“万水千山”。

因邓伦事件《木偶复仇记2》无法播出

尽管开局不利,面对着相比以往几季更严重的负面声音,《大侦探7》依然努力“盘活”自己。

新的设置、新的议题、新的故事、新的手法,《大侦探7》通过十一个故事更新着自己的“数据库”。周日更新完毕之后,微博热搜#谢谢大侦探#话题位居高位,更是直接反映出这季观众对于《大侦探7》团队不断努力的认可。

《宰相请点灯》服化道的精美,让不少观众直呼“吊打一些古偶剧”;《蔷薇下的罪恶》被不少网友评为本季最佳的前几名;看完《顶牛之战》后,已经有网友发出来“好绝”“一定要看”“你是我的神”等高赞评论……

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是一季优缺点都很明显的《大侦探》。不过,影视寒冬之下,伴随着综N代极易陷入疲软的境地,以及“明侦”系列推动剧本杀、解谜推理游戏等风靡让观众成长速度更快、审美要求更严格,再加上各个视频网站大力进入探案推理类综艺赛道,《大侦探7》用十一案的低开高走说明,“顶牛”不易,但依然是难以被打败的超级能力者。

《大侦探7》的“新”与“旧”

站在《收官晚宴》之前回看《大侦探7》,十一案下来,这大抵是又“新”又“旧”的一季。

之所以说它“新”,首先在于《大侦探7》依然在多方面进行着自我升级。

《蔷薇下的罪恶》里侦探助理迎来了几季节目以来的第一次“转正”,担任侦探角色;《绿洲之上》开始出现玩家出现在案发现场,而没有不在场证明;《顶牛之战》更是在无侦探的情况下,直接将凶手名额“升级”为三名,开了一场“全员恶人局”……

经此一季,《大侦探7》提出并落地了更多畅想的可能性:未来侦探是不是完全与故事无关、无嫌疑的“局外人”;每案的凶手是否只会有一个;双侦探设置会带来哪些更多的玩法,等等新的延伸,都让“明侦系列”的玩法充满想象和吸引力。不同层面玩法的升级,让《大侦探7》的悬疑色彩加重,也会让故事更加的跌宕起伏、充满反转,从而让推理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具有可玩性。从目前来看,这些升级显然获得了观众更多的认可。

《大侦探7》剧照

其次,《大侦探7》依然没有放弃该系列一直以来坚持的对于当下议题的探讨和新元素的加入。

网上有句话“明侦从来都不是一个简单的综艺节目”,大致意思是说,《明侦》通过每个不同的角色发声,借着一个个角色和故事探讨社会现象和议题。

《大侦探7》也将时下关注的热点议题融入故事中,并通过每期最后的合议庭环节给出客观的评价或专业的解决之法。可以看到,家暴与精神控制被放进了《天台公寓》;《糖水风暴》聚焦诈骗案件,带出了“杀猪盘”这一新型骗局;网络诽谤、职场霸凌等话题也出现在了《蔷薇下的罪恶》……

除了社会议题之外,比如《天台公寓》里用VR呈现线索,《冲上云霄之飞跃子午线》畅聊元宇宙,等等设置,都是《大侦探7》对于“新”的捕捉和呈现。

但与此同时,《大侦探7》也是“旧”的。

从超前聚会、“侦心侦意”新春演唱会到十一个案件,《大侦探7》绝大多数采用了老玩家的“熟人局”。

“旧人”相聚,更能快速地适应节目,也更了解节目的玩法,从而在演绎和推理两方都能更加顺畅地进行,也利于观众从一开始就进入故事和推理节奏,诞生沉浸感和良好的体验感。

《大侦探7》剧照

在核心人物“双北”缺失一位之后,老玩家的常驻和搭配或许是填补这种缺失背后所带来梗的密集度、推理输出度等方面的不足,降低观众在玩家配置上的吐槽的最佳解决方式之一。

从结果和效果来看,何炅、张若昀、大张伟的这一季固定组合,三人一下子包揽了强推力、盘逻辑、幽默感等多个重要维度,再加上王鸥、乔振宇、杨蓉、魏晨、吴昕、戚薇等老玩家轮番排列组合,各种因素和不可抗力之下,这或许是节目组最大的努力结果,也是最优解。

另一方面,《大侦探7》依然延续了“明侦”系列的风格。除了上述所说对于社会议题的关注和讨论,总体玩法、设置未变之外,服化道的精致用心、案件里共情力的挖掘,以及对于“明侦宇宙”的串联和丰富等等,都一脉相承。

即使不断有获赞的案件出现,社交媒体也不断有声音表示这季节目并没有拉垮、节目组并没有摆烂,但与前几季的豆瓣评分相比,《大侦探7》落至7.6分,还是从某种程度说明,该系列也需要面对一些“棘手”问题。

应对寒潮,《大侦探7》重生了吗?

首发不利。

第一案上线后,失望声不少,关于推理薄弱、情节无聊等评论都可以看到;一个故事的上中下分两周播出的方式,也让不少观众表示“不合理”;随着更新,嘉宾读本频率高等吐槽声也经常出现……

在创作团队变化和核心成员缺席情况下,《大侦探7》的第一案并没有满足观众的预期,质疑和争议由此开始。不论是自身口碑抑或是大环境改变,都让《大侦探7》面临“寒潮”。

《大侦探7》第一案童话学院之毕业悸

原因之一在于,观众的成长速度是惊人的,这就意味着《大侦探7》要引领、惊艳观众变得更加困难。

多年“明侦”的培养,让观众对于不少设定和玩法都不再陌生。近几年线下剧本杀的风靡,让大量玩家涌入其中,而剧本杀在剧本、玩法、服化道上的不断更新,也让观众对于剧本杀式推理变得异常熟悉。再加上悬疑探案推理题材剧集的大量推出,各平台纷纷布局此类型综艺等,观众在快速地成长。

而《大侦探》需要做的是在各环节给到观众新鲜感,或华丽或感人的故事,又要保证推理的严谨、保留悬疑感。面对着被市场培养下审美需求越来越严苛的观众,编剧团队显然需要更多的努力,否则会容易陷入推理薄弱、节奏变慢、情节无聊等吐槽声。

所以,观众等待许久的《大侦探7》首案,其相对而言的薄弱,确实影响了该系列的全新开局和观感,毕竟当节目组放出“圣MG职业学院”场景搭建的视频后,观众期待的是看到一个烧脑、高能的故事,而最终呈现的却是推理平平、故事平平的案件,就连费力搭建的场景也仅仅只用了一期。

另一个长期存在的吐槽声,来自于嘉宾频繁看本,从而导致观感和沉浸感不佳。

《大侦探7》部分豆瓣评价

演绎和推理是“明侦”的两个核心,前者根据剧本设置,依靠嘉宾表演呈现出来;后者则考验剧本和嘉宾的能力。

在《大侦探7》中,不在场证明的梳理、第一次集中推理角色故事的讲述等环节,嘉宾照着剧本读的情况不在少数。读剧本会使“剧情”更加流畅,也会更加准确,但是却让“演”大打折扣,这也会影响观众的代入感和沉浸感,呈现出一种“流水账”似的观感。

这又带来一个问题,当“明侦”系列故事性越来越强,什么大型认亲现场、情感线已是常规操作时,本来就容易遭到偏好推理的观众的质疑,在“演绎”也被打了折扣的情况下,另一个核心竞争力也可能面临危机。

目前《大侦探》表现出的情况是,每个角色、角色与角色之间有错综复杂、庞大的故事线,这一点通过一搜和第一次集中推理所呈现出的越来越长的节目时长可见一二。在此情况之下,一旦“演绎”打了折扣,剧本又不能让人满意,那么每期动则一个小时以上、每个案子基本分上中下三期的节目,也会难以让观众保持高度的忠诚和粘性。

不过,《大侦探7》显然没有畏惧“寒潮”。

上述所说的种种升级,以及渐入佳境并受到好评的案件。都在说明经历过前期磨合,《大侦探7》正找到“适者生存”的道路。最后的《顶牛之战》让用一整季深埋的线得以圆满,不论是推理、故事抑或是情怀都已拉满。

节目之外,“明侦宇宙”也继续发力。《名侦探学院》等衍生节目依然释出内容而好评依旧,演唱会等单片内容也在继续延续IP,除此之外,推出侦探番外互动剧、互动游戏APP,以及线下实景体验馆MCITY的持续运营,再到现在的“大侦探NZND盲盒”宣布上线,等等有条不紊的举动,都在持续扩张着“明侦宇宙”。

大侦探NZND盲盒

即便困难重重,但整季下来,《大侦探7》还是证明了自己没有躺平和摆烂,也没有自恃本身IP影响力而固步自封,虽然在磨合修改的过程里,仍旧有不少质疑,但六年七季的坚持,《大侦探》走到了每年相聚不断更、IP扩展最完善的最长寿网综位置,《大侦探7》的这次“缝补”,也让“明侦宇宙”成功度过了一个类似于“釜底抽薪”的危机。

《大侦探7》在最后两案串联了前几季的内容,充满了盛大的“告别”意味,但它又在收官案上线后的微博中写道:“世间或许难有永恒不变,但只要怀着爱与想念,跋千山涉万水,未来终会再次相见。”

“顶牛”不易,谢谢《大侦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解读《教父》系列:教父大儿子为何注定做不了接班人?

羞辱+囚禁,本片让掏空你的好心情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