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中央防疫對策總部5月10日表示,正在對所有境外輸入的BA.2.12.1變異毒株感染病例進行調查。截至目前,韓國已累計報告6例該變異毒株感染病例,均爲美國輸入病例。韓媒指出,這種“超強變異新冠毒株”已登陸韓國,傳染性比奧密克戎高30%!

資料圖:行人佩戴口罩在韓國首爾過馬路。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BA.2.12.1變異毒株被重點關注
韓國首位BA.2.12.1變異毒株感染者于4月16日入境,4月17日确診。該病例爲已完成3劑新冠疫苗接種的50多歲女性,感染後出現了咽痛、流涕等症狀。韓國防疫部門當時初步推測與該病例密接的有16人,對其進行調查後未發現其他确診病例。
之後,4月18日、22日、24日、28日(2人)先後又有5人從美國入境,分别在入境韓國的第二天被确診感染BA.2.12.1變異毒株。除18日入境的感染者隻接種過2劑新冠疫苗之外,其他4人均已完成3劑新冠疫苗接種。韓國防疫部門對新增5名感染者的14名密切接觸者進行醫學觀察,截至5月10日尚未發現被感染者。
奧密克戎BA.2.12.1變異毒株是被稱爲“隐形奧密克戎”的BA.2亞型毒株的變異體,2021年12月首次在美國被發現。韓國防疫部門引用國外相關統計數據指出,BA.2.12.1變異毒株的傳染性比現有的奧密克戎毒株高30%,甚至比傳播速度最快的BA.2亞型毒株還要高20%左右,其目前在美國導緻的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但韓國防疫部門表示,目前尚未發現其對重症率産生影響的證據。
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流行病學調查分析團團長李相元表示,從目前來看,韓國的病毒重組變體還沒有成爲優勢毒株,韓國目前最擔心的是在美國不斷增加的BA.2.12.1變異毒株,同時也在密切關注南非出現的B4和B5變異毒株是否流入。
已發現多種奧密克戎重組變體
截至5月10日,韓國國内檢測出病毒重組變體包括國内感染XQ一例,海外輸入XE一例,國内感染XE兩例,國内感染XM兩例,共6例。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流行病學調查組組長樸英準(音譯)表示,由于韓國已經停止對病毒重組變體感染途徑的調查,現在無法判斷變體的源頭,但可以确定的是XQ、XE和XM感染者的共同居住人員及同事中肯定有繼續感染的确診病例。

韓國首爾民衆進行新冠檢測。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同時,韓國仍在關注國内新冠再感染的統計數據。在韓國,新冠再感染指的是無論有無症狀,患者首次感染新冠病毒90天後再檢複陽等情況。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4月下旬表示,根據面向2020年1月到今年4月16日所有确診患者進行普查的結果推測,韓國境内報告的1613.092萬例新冠确診病例中約有5.5906萬例爲再感染病例,占累計确診病例約0.347%。按感染次數劃分,5.5841萬例爲二次感染,其餘65例爲三次感染。再感染病例中病亡52例,病亡率達0.09%。包括病亡病例在内重症病例爲72例,重症轉化率爲0.13%。韓國再感染病例占比截至2021年12月約爲0.1%,但在“奧密克戎”成爲主要流行毒株的2022年1月之後,該比例升至0.36%。
爲何奧密克戎毒株進化頻頻?
世衛組織專家表示,奧密克戎的基因多樣化表明新冠病毒持續面臨自然選擇壓力,企圖适應其宿主和環境。
新近出現的3種奧密克戎新亞型——BA.2.12.1、BA.4和BA.5具有很強的免疫逃逸能力。
研究顯示,這3種毒株都具有刺突蛋白上的L452突變,這讓它們能逃脫疫苗或之前感染新冠病毒其他變異株所建立的體液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