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表示,東鐵線過海段長六公裏,在現今香港全長約270公裏的鐵路系統中隻占一個很小部分,但具策略性,她深信開通後會深受市民歡迎。
随着屯馬線去年6月27日全線開通和紅磡至金鍾段5月15日通車,貫通東西南北的鐵路網絡将令香港市民出行更方便。
長遠而言,東鐵線的策略定位更加重要,能把以國際金融中心爲标志的維港都會區與建議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北部都會區緊密連接起來,達緻香港南北兩個都會區并駕齊驅、互相輝映的願景,促進港深兩地進一步融合發展。
以下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5月14日出席東鐵線過海段通車慶祝典禮的演辭:
歐陽伯權主席(香港鐵路有限公司主席)、梁君彥主席(立法會主席)、張仁良教授(交通谘詢委員會主席)、各位行政會議和立法會議員、各位嘉賓、各位傳媒朋友、各位同事:
歡迎大家出席今日東鐵線過海段的通車儀式。剛才我和各位主禮嘉賓乘搭東鐵列車由紅磡站過海來到這裏的會展站主持通車儀式,稍後我們又會從會展站再乘坐東鐵列車到金鍾站,體驗這條全長六公裏的新建鐵路。
這條長六公裏的鐵路項目在現今香港全長約270公裏的鐵路系統中隻占一個很小部分,但它卻具策略性,深信開通後亦會很受市民歡迎。紅磡至金鍾段是全長17公裏的沙田至中環線,即我們以往稱爲沙中線的一部分。沙中線鐵路項目分爲兩段,首段由大圍經啓德至紅磡,兩端連接馬鞍山線及西鐵線,形成東西走廊的屯馬線,而次段由紅磡至金鍾,将東鐵線延伸至金鍾,則成爲南北走廊。随着屯馬線于去年6月27日全線開通和明天紅磡至金鍾段通車,一個貫通東西南北的鐵路網絡将爲香港市民帶來更大的出行方便。
此外,東鐵線過海段正式投入服務,标志着超過一百年曆史的東鐵線将跨越維港,成爲香港第四條過海鐵路。對于我們這一輩香港居民來說,東鐵線蘊藏着我們的集體回憶。東鐵線早于1910年投入服務,由九龍經新界到羅湖,是香港曆史最悠久的一條重型鐵路。東鐵線見證香港鐵路在一個世紀的蛻變,由初時的蒸氣火車、柴油火車,到80年代提升至電氣化火車,并陸續引入各款近代列車。随着過海段明日通車,東鐵線将由現時的紅磡站延伸至金鍾站成爲新的終點站,并途經新建的會展站,東鐵線乘客無須轉線即可往來新界東北和香港島,大大拉近了新界東北居民與灣仔北以至金鍾的商貿和會展區的距離。日後新界居民到香港會議展覽中心,無論參觀書展或食品展,都會更加便捷。如果大家想知更多關于東鐵線過海段爲市民帶來的便利,我提議大家可以觀看港鐵公司特别爲東鐵線制作、名爲《東鐵過海真的很興奮》的music video。
長遠而言,東鐵線的策略定位将更加重要,它會将以國際金融中心爲标志的維港都會區,與我們建議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北部都會區緊密連接起來,達緻香港南北兩個都會區并駕齊驅、互相輝映的願景,促進港深兩地進一步融合發展。就此,港深兩地政府早前已成立推動港深跨界軌道基礎設施建設專班,正在探讨的不同方案涵蓋延伸東鐵線至深圳羅湖、優化羅湖管制站及相關交通接駁安排等,以期共同構建軌道上的大灣區。
東鐵線過海段順利竣工,來之不易,我在此要特别感謝工程團隊在建設過程中縱然遇上大大小小的施工挑戰,都一直竭盡所能,迎難而上。例如在擴建金鍾站時,工程團隊需在營運中的港島線隧道下逐層挖掘岩石,深度達到地面以下大約50米,同時要确保現有列車服務不受影響;以及因應不同地質狀況和施工環境,在短短六公裏長的過海段隧道路段用上四種不同的隧道建造方法,而這亦爲本港工程界創下一項紀錄。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會展站施工期間,工地範圍内發現了三枚二次大戰留下的炸彈,須先後由警察爆炸品處理課到場拆除;其中一枚重達1,000磅炸彈的彈殼現時展示于會展站月台,供市民參觀,别具意義。我特别欣賞工程團隊在應對工程挑戰的同時,亦不忘把文化藝術引進鐵路設施,可以說是繼屯馬線宋皇台站的文物展示後,另一個可供乘客觀賞的亮點。
每一項基建工程從構想至啓用往往曆時經年,工序環環相扣,無非爲确保項目能真正服務市民,貢獻一個地方的長遠發展。東鐵線過海段得以在明天投入服務,從而進一步鞏固以鐵路爲骨幹的香港公共運輸系統,實在有賴港鐵公司、工程團隊、承建商和特區政府各相關部門的堅持和努力,以及數以千計的工程人員的心血和汗水,我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謝意。
展望未來,在本屆特區政府提倡運輸基建先行的推動下,其他鐵路項目正有序開展,其中屯門南延線、東湧線延線、北環線(包括古洞站)和洪水橋站均已陸續展開詳細規劃和設計,北環線及洪水橋站亦已展開環境影響評估工作。我殷切期待各個鐵路項目在下屆特區政府與不同持份者衷誠合作下,全力推進,進一步完善本港鐵路網絡,支撐香港社會和經濟的未來發展。
最後,我祝願各位工作順利、身體健康。多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