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中国新闻 2022年10月北美SAT考情回顾:阅读部分难度较大,TD精准命中小说!||附赠SAT真题免费下载
公益广告

2022年10月北美SAT考情回顾:阅读部分难度较大,TD精准命中小说!||附赠SAT真题免费下载

22年10月北美SAT在北京时间2022年10月2日凌晨结束,TD SAT教研组发现我们这次精准命中了小说(Passage 1)。我们说的精准命中,是指公众号“TD北美留学进化论”的文章和卷子上的Passage一模一样(顺便提一下,10月亚太卷,TD SAT教研组的表现要好一些,精准命中了5个passage 中的4个)。

TD对2022年10月北美SAT真题的精准命中:

公众号“TD北美留学进化论”在2022年9月30日北京时间上午十点发布的文章《玻璃工艺品艺术家(英汉对照)》,与本套卷子上的Passage 1(小说)一模一样。

TD SAT教研组2022年9月30日发布文章截图-1
TD SAT教研组2022年9月30日发布文章截图-2

以上这篇小说的英汉对照和详注及时在考前增补进了针对10月的8.31TD SAT背景知识研习课教材。

下面就是本次考试的详细回顾:

2022年10月北美SAT真题阅读部分

整体难度较大。小说难度不大,唯一的难度在人物心理描写(我的想法)和事件进展(蒂芙尼先生的行为)切换之间没有明显的提示;天文学单篇难度非常大,考后很多同学表示完全看不懂,光是文章中出现的陨石、小行星、球状陨石等几个单词,就直接让很多同学G了。伟大文献难度较低。阅读部分的整体难度高于前一天考完的10月亚太卷。

因为本次考试最难的文章是passage 5,今天的考情回顾我们就从这最后一篇天文学阅读开始。TD SAT教研组对这篇文章进行了全文精译+精注+讲解,并取了标题(同学们可以看看TD SAT教研组编写的课程讲义、教辅材料那种接近逐字稿的详尽、扎实风格)。看懂这篇文章中提到的理论假说的关键,在于要明白,这个理论解释是认为“谋杀岩层的案发现场”不在小行星带,而是在离太阳近的类地行星所在的区域,然后“尸体”被移动到了小行星带。

Passage 5 自然科学

小行星带是失踪案的案发现场吗?

(地球上的)大量陨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多种多样、各不相同,表明这些陨石各自原先的母体(小行星)的物理和化学特性也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也就说明陨石是来自多个不同的小行星)。这也就表明,这些小行星肯定不是同一个行星解体之后形成的。不过,一些陨石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是相同的,这些陨石的母体(小行星)应该是同一个小行星,因此这些陨石被划为同一群陨石。有20多群陨石的母体小行星是从来没有(因放射性物质而)熔化自己或仅仅部分熔化自己的,这表明这些小星系形成的时间相对较晚(它们形成时,大部分放射性物质已经腐蚀光了)。还有几群铁陨石的母体小行星是曾经温度变高到熔化自己的。还有几十个陨石无法归到任何一群,都是独一无二的,应该也会是来自几十个独一无二的母体小行星。全部算起来,我们(通过手中收集到的陨石),掌握了一共有大概100个不同的母体小行星的样本。而位于小行星带的小行星总数应该是几十万颗,我们为什么只掌握了大概100个小行星的样本呢?

通过用计算机模型对小行星带的演进过程进行模拟,使我们得知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大部分(直径)大于100公里的小行星可能都是形成时间非常早的星系——也就是说,这些小行星的年龄和太阳系的年龄差不多,历经各种变迁,存活下来了,基本上完好无损。这些古老的小行星(在漫长的时间中)可能被很多天体撞击过,表明可能布满被撞击产生的坑,但是这些撞击的力量都不够大,不足以把这些小行星完全撞烂撞成小碎片。第二件事是,大部分(直径)小于100公里的小行星,实际上是随着一些大一点的小行星大解体所产生的(TD SAT教研组注·:言下之意是这些小一点的小行星,形成的年代也就晚一些。而这些小一点的小行星,数量虽然非常多有好多万颗,但是它们不是原生的,而是大一点的小行星解体形成的)。所有这些小一点的小行星,其构成和解体前的大一点的母体小行星是完全相同的。

因为直径大于100公里的小行星的总数只有几百颗,所以我们现在在地球上能见到的陨石中种类最多也就是几百种。(TD SAT教研组注:这就回答了为什么我们收集到的陨石也就是小行星样本只有几百。)

(不过)实际上,我们收集到的小行星样本确实可能存在间断(指某几类小行星的样本没有能够收集到)的情况(TD SAT教研组注:此处表示转折)。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漏收,有两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很多碳基(主要由碳元素组成)的小行星很脆弱,在这类小行星中,只有一小部分有可能在穿越地球大气层的过程中存活下来(而不被烧成灰),大部分都无法成功穿越地球大气层。除这类小行星外,另一些小行星可能更脆弱,全部都无法成功穿越大气层,全都无法完好地到达地面。第二个原因是,来自有些母体小行星的陨石比来自另一些母体小行星的陨石,成功落到地面的可能性更大。处于内小行星带的小行星、快要形成天文共振的小行星、前不久刚解体成很多成份的小行星,成功落到地面的,就比其他小行星多得多。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我们收集到的所有陨石中)多达约80%,都源自3颗小行星。这3颗小行星,也就是地球上三种平常的球状陨石的母体小行星。

科学家们认为,铁陨石来自那些熔化了的小行星的内核。那构成这些熔化了的小行星的地幔的岩石层遭遇了什么事情呢?有些小行星的光谱和地幔岩石层的光谱匹配,但是这样的小行星非常少见。有些非金属陨石来自一些部分或完全熔化的小行星,但是这些陨石所含的矿物质和那些本来包裹在那些小行星的铁内核外面的岩层所包含的矿物质不同。所以这些奇异的非金属陨石一定是来自其他某种母体小行星。

我们在地球上搜集到的来自小行星地幔岩层的陨石非常稀少、小行星带的此类地幔岩层也非常稀少,这两种现象被称为“消失的地幔岩层” 怪现象,是一个长久以来得不到解答的难题。在小行星解体时,为什么铁质的碎片比岩石质的碎片更容易存活下来?有几个原因。一是铁处于小行星的内核,而岩石处于小行星的表面。因此,当一个小行星被冲击时,岩石会最先脱离小行星,铁则是最后才被冲击。结果导致,在小行星解体过程中形成的岩石碎片比铁碎片需要在太空中存活更长时间(岩石碎片比铁碎片更早从小行星脱落而独立)。大部分岩石层会像被削土豆皮一小片一小片地脱离小星系,而铁碎片则最后还是完整的一大块。之后,要进一步毁灭铁碎片,就比进一步毁灭岩石碎片要更难。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铁比岩石要坚硬得多:在小行星带中,一块铁碎片比同样大小的岩石碎片,能存在的时间至少要长十倍。

如果太阳系中大部分自然分层的小行星都很早就解体了,那很可能所有岩层经过数十亿年的时间,都成了尘埃,消散殆尽了。这就意味着在今天的小行星带中,存在的完好无损的小行星也非常稀少了。也许Vesta星和其他寥寥几颗小行星就是全部存留至今的完好无损的小行星了。

不过,上述对“消失的地幔岩层” 怪现象给出的“冲撞后腐蚀”的理论解释不可能是全部事实。一些年代非常久远的小行星(地球上球状陨石的母体小行星),并不比自然分层小行星的岩石地幔层更坚硬,(却至今仍然存在)。为什么这些小行星(数量很多)都至今存在,而自然分层小行星就几乎全都消亡了呢?有一个可以部分解释这个问题的原因,那就是自然分层小行星一开始的数量就很稀少,所以经过漫长的时间,全都消失了,也就不奇怪。可是,还是有些事情无法用“撞击”理论假说来解释。比如,如果几乎所有自然分层小行星确实是在多次激烈的碰撞中被毁灭的,那为什么存续至今的Vista星(仅有的存续至今的几颗自然分层小行星之一),表面居然只有一个大陨石坑?(TD SAT教研组注:为什么经过漫长的时间,其他自然分层小行星都被撞成碎片撞没了,Vesta星居然只被撞了一次?)

一位叫伯特克的天文学家和几位同事最近提出了一个可能的解释:也许铁陨石的母体小行星起初(不是在小星系带形成的),而是在离太阳更近的地方形成的(也就是现在几个类地行星所在的区域)。在那个区域,天体分布的密度是更加拥挤的,所以在那个区域发生的天体和天体相碰撞的事件的频率应该会更高。因此,很多(也许是大部分)自然分层小行星在处于那个区域的时候,就被多次激烈的碰撞给撞碎了。然后这些碎片受到自己附近的一些大一些的天体的引力影响,运行轨道发生了多次偏移(天文学称之为“摄动”),移动到了小行星带。铁碎片和岩石碎片都移动到了小行星带(但经过漫长的时间,岩石碎片消灭了,只有更坚硬一些的铁碎片存续到了今天)。而前文提到的像那些年代非常久远的小行星(地球上的球状陨石的母体小行星),是在两种碎片移动到小行星带后且岩石碎片被毁之后才在小行星带形成的。(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岩石碎片都被撞没了,而Vesta星被撞击的痕迹却很少。)这些年带非常久远的小行星也存续到了今天,所以今天的小行星带现存的主要有两种小行星,一种这种年代久远小行星,另一种就是铁碎片(小行星)。

perturbation n. (天文)摄动(因附近天体的引力导致某天体的运行轨道发生轻微偏移的现象)

(Astronomy) a minor deviation in the course of a celestial body, caused by the attraction of a neighbouring body

TD SAT教研组注:这个理论假说比较难理解。可以通俗地说成,“谋杀岩层的案发现场”不在小行星带,而是在离太阳近的类地行星所在的区域,然后“尸体”被移动到了小行星带。

Passage 4 伟大文献

一位女性为澳大利亚土著人的利益发声,指责澳大利亚政府根本没有认真把澳洲土著领袖当回事,一直不让他们参与立法决策,一直只是在做些表面工作,立好了法,然后把土著人当成是完全被动的法律承受者。虽然最近签署了一项为澳洲土著人服务的公共卫生医疗补助法案(作者列举这个法案的意图),为系列政策定了一个很不错的大框架,但是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还不知道效果好不好。政府也说了,是为了澳洲土著人好,但是给的这些医疗补助替代不了真正的改革,澳洲土著还需要帮助解决其他问题,比如贫困问题等的法案;导致现在的状况,从根本上来说,原因是澳洲政府不听人民的声音。政府曾经吹嘘炫耀自己为澳洲土著人拨了大量款花了很多钱,但是因为政府不关注这些拨款的最后效果,只说自己投入大,不看实际产出多少,实际上是在逃避追责。她认为澳洲土著人对政府的行为太宽容;然后呼吁澳洲政府通过一项新的方案,切实保障土著人的权益。

Passage 3 自然科学(双篇)

双篇围绕一个问题:人为什么进化出了这么大的大脑?第一篇是说研究发现,人大脑里的某种DNA(名字为NOTCH2NL)就是影响大脑体积的因素(讨论侧重于微观化学层面,限于人类);第二篇是从生物演化的宏观角度讨论,将人类和近亲作比较,认为大脑需要耗费的能量非常高,所以生物必须在大脑和大脑耗能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其他大脑小的人类近亲都被淘汰了,灭绝了,剩下来的都是大脑大的(讨论侧重于宏观层面,将人和其他近亲横向比较)。

Passage 3-1

根据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研究人员领导的一项研究,仅在人类中发现的一组三个几乎相同的基因似乎在我们的大脑发育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这些基因出现在 300到 400 万年前,就在化石显示人类祖先大脑大小急剧增加的时期之前。在现代人类中,这些基因与与神经系统疾病相关的遗传缺陷有关。

1号染色体长臂上的基因位点与遗传缺陷有关,其中大段DNA被复制或删除,导致神经系统疾病统称为1q21.1缺失/复制综合征。缺失通常与小头畸形(头部异常小)和自闭症有关,而重复通常与大头畸形(头部异常大)和精神分裂症有关。

新的人类特异性 Notch 基因来自 NOTCH2,这是四个先前已知的哺乳动物 Notch 基因之一,通过复制事件将 NOTCH2 的额外部分拷贝插入基因组。这发生在一种古老的猿类中,它是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的共同祖先。部分重复是一个无功能的“假基因”,其版本仍然存在于黑猩猩和大猩猩基因组中。然而,在人类谱系中,当额外的 NOTCH2 DNA 被复制到它的位置时,这个假基因被“复活”,产生了一个功能基因。然后这个新基因被复制了几次,产生了四个相关基因,称为 NOTCH2NL 基因,仅在人类中发现。

四个NOTCH2NL 基因中的一个似乎是无功能的假基因,但其他三个(NOTCH2NLA、NOTCH2NLB 和NOTCH2NLC)是指导产生原始NOTCH2 蛋白的截短形式的活性基因。Notch蛋白参与细胞之间和细胞内的信号传导。在许多情况下,Notch 信号通路调节干细胞在全身发育器官中的分化,告诉干细胞何时变成成熟的心脏细胞或神经元。

Passage 3-2

大脑需要大量的能量。每克大脑比每克身体消耗更多的能量。更大的大脑,有更多的神经元,消耗更多的燃料。在它们典型的生食饮食中,类人猿无法负担比它们已经拥有的更多的神经元。要做到这一点,他们需要花费难以置信的时间来觅食和喂食。猿猴不能进化出像人类一样大的大脑,同时仍然像猿猴一样吃东西。他们的能量预算根本无法平衡。

当我们的祖先学会如何做饭时,他们克服了这个限制。熟食比生食提供更多的卡路里,更容易咀嚼和消化。这些早期的厨师可以从相同的用餐时间中获得更多的能量。这反过来又激发了更多的神经元和更大的大脑。

Fonseca-Azevedo 和 Herculano-Houzel 使用 17 种灵长类动物的数据展开了他们的论点,从微小的普通狨猴到巨大的大猩猩。他们从过去的论文中收集了许多灵长类动物平均大脑和身体大小的数据。他们通过仔细检查自己的样本,计算出各种灵长类动物大脑中神经元的数量。他们还收集了 Callum Ross 和其他人收集的关于这些物种进食的小时数的数据。

根据这些数字,他们计算了在不同的进食时间下,每个物种可以承受的最大神经元数量。您可以在下图中看到结果。有明确的界限。正如 Fonseca-Azevedo 和 Herculano-Houzel 所写:

“一只灵长类动物每天最多喂食 10 小时,最多可以提供 1130 亿个神经元的大脑,在这种情况下,它的重量不会超过 64 公斤;如果它每天喂食 8 小时,它可以提供不超过 530 亿个神经元的大脑,但体重不超过 24 公斤;如果它每天喂食 6 小时,它可以在大脑中提供多达 230 亿个神经元,但在这种情况下,它的身体可能只有 8 公斤重。” (相比之下,我们的大脑包含大约 860 亿个神经元。)

Passage 2 经济学

题材是和今年8月亚太卷刚考的那篇关于城市交通政策的文章类似,是经济学文章。文章内容是说,研究表明,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大城市不一定好。

谈到城市和城市化,人们普遍认为越大越好。但最近的两项研究表明,尽管工业化国家可能从大城市中受益,但对于发展中世界快速城市化的地区而言,情况并非如此。在全球的这些地区,确实可能存在太多的城市化,太快了。

这些由伦敦经济学院的两位经济学家进行的研究仔细研究了城市规模与全国经济表现之间的联系。从去年开始,他们的初步研究考察了 1960 年至 2010 年间全球 114 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以人均 GDP 衡量)与平均都市区规模之间的关系。为确保稳健性,该研究控制了包括国家人口规模、有形土地面积、教育水平、经济开放程度等因素。

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世界各地的城市或都市区的规模呈爆炸式增长,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比发达国家的城市增长速度更快、规模更大。1960 年至 2010 年间,高收入国家的中等城市人口从 500,000 人适度增长到 650,000 人;但发展中国家的中等城市几乎翻了两番,人口从 220,000 增加到 845,000。1960年,平均城市规模最大的前20个国家中有12个是高收入国家;到 2010 年,前 20 名中有 14 个位于发展中国家。

城市化在历史上一直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必要特征,但本研究发现其中的联系并非如此简单。虽然发达国家从拥有更大的城市中受益,但发展中国家却没有。在五年期间,发达国家的大城市平均人口每增加 10 万,经济增长就会增加 0.7%。但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大城市人口增加 100,000 会导致五年期间经济增长下降 2.3%。

在他们的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发展中国家往往会从中小城市获得更大的收益。这些国家看到大部分城市人口居住在 500,000 人或更少的城市中带来的经济利益最大。较大的城市往往对较大的国家产生更积极的经济影响。根据这项研究,只有当城市总人口达到或超过 2850 万时,拥有超过 1000 万居民的地铁才能产生全国性的经济效益。这是有道理的:更大、更发达的国家更有可能成为需要城市群经济的知识型产业的东道国。

正如我之前所写的,特大城市常常无法在世界快速城市化的地区推动显着增长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当今城市化速度最快的地方大部分位于世界上最贫穷和最不发达的地区;一个世纪前,这里是最富有、最发达的地方。这段历史造成了一种错误的预期,即城市化总是与繁荣联系在一起。此外,今天的大量城市化来自于逃离战争、内战或自然灾害的人的大规模迁移,而不是来自劳动力需求增加等纯粹的经济力量。

此外,全球化切断了城市、当地农业和当地工业之间的历史联系,这些联系推动了过去更加平衡的城市经济发展。在当今全球互联的经济中,从周边农村流向城市的原材料都可以从世界其他地方廉价进口。其结果是,大城市与增长之间的联系现在变得更加脆弱,产生了一种令人不安的“没有增长的城市化”的新模式。

Passage 1 小说

节选自著名女作家苏珊·弗里兰的长篇小说《克拉拉和蒂芙尼先生》(Clara and Mr. Tiffany),小说是2011年写的故事发生在1890年代,小说中的“我”是女设计师克拉拉,节选部分是讲“我”在离婚后,来找坚持不招已婚女性的男老板蒂芙尼先生求职,蒂芙尼先生兴奋地向用效果图向“我”介绍新项目,“我”听了以后,也非常渴望加入项目。

“我(今天)来是想知道你有没有什么工作需要我给你干;也就是说,我想知道,我之前给你干的活,你是否满意。”

我对蒂芙尼说这句话,是故意给他一个提示。我不希望蒂芙尼再次重新雇佣我、给我一份工作是因为我现在处于一种穷困的窘境或者因为他出于善意可怜我(而是希望我的工作能力、我的才能确实让他满意,他才要我回去)。

TD SAT教研组注:need的意思是“贫困(或困难)的处境”(the state of requiring help or support;lack of the means of subsistence ;poverty)

蒂芙尼的回答是“(你之前帮我干的活)确实让我满意,我现在也确实有活需要你帮我干”。

我不知道怎样回答,一下子就尴尬无声了,现在要说什么话来填补这尴尬的暂停、空白呢?我想应该是问问他要做的新项目。于是我就问蒂芙尼,到底是什么新项目(新的活要我帮他干)。这下他的左右两个眉毛都得意地扬起来了。他得意洋洋地说:

“我现在接了一个活,为明年要举办的世界哥伦比亚博览会修建一幢拜占庭式华丽风格的教堂。这次要修的教堂比巴黎博览会修的还要大4倍。这次博览会将是自15世纪以来最大的一次艺术家(作品)的盛会”。

蒂芙尼先是掰着手指数数,然后又用手指敲击桌面。他接着说:

“现在离1893年将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开幕只有15个月了,届时路易斯蒂芙尼玻璃制品公司的名号将在数百万人的口中传扬!”他一边说,一边站起身来,大大地张开双臂,好像要拥抱整个世界。

我感到他张开举到空中的双臂在我腰背部后方的空中挥,把我引到巨大的带有雕刻的桃花芯木展示桌上,看他摆在桌上的大量素描草图和水彩草图。他说:“为这次博览会要建的教堂上会有两块圆形的大玻璃窗,上面分别会有《童年耶稣》和《圣母与圣婴》(波提切利绘)这两幅名画的图案;另外有十二个边窗,窗上会有风景画的图案,这些边窗的作用是衬托两块圆形的大玻璃窗”。

TD SAT教研组注:set something off 的意思是“衬托;使显眼”(serve as decorative embellishment to)

这真是很大的一个活/项目。多么幸运啊。这个大活里面肯定会有我闪光的机会(此处为作者心理活动)。

蒂芙尼为了向我一张一张的大水彩效果图挂到一张波斯地毯上去展示,他真的是忙碌地从一边跑到一边。每一张水彩效果图都精确呈现了蒂芙尼希望窗户制成后的样子。

我对蒂芙尼说:“这些图真有品位!(不过)你太兴奋了激动了,请你展示的动作慢一点,给我一个机会让我慢慢欣赏每一张图。”

(然后)他展开了最大的一幅水彩效果图。他说:“这幅效果图反应的是一个八英尺高的玻璃镶嵌画,放在祭坛后面,图片描绘的是被葡萄藤环绕的一对孔雀”。

我(看了这幅效果图以后,不自主地)双唇张开,发出吹口哨一样的赞叹声。图中那对孔雀是面对面的,头上戴着两顶桂冠。蒂芙尼把基督教绘画中传统的荆棘桂冠改换成了闪亮的头花/皇冠,皇冠的材质从荆棘变成了一颗颗大玻璃宝石。这种玻璃宝石材质是纯正的蒂芙尼品牌玻璃制品风格。

蒂芙尼画的水彩效果图的色彩好像浸到画纸里浸的得特别深,看起来不想水彩画,就像一个教堂里用的那种表面漆了木漆的管风琴的弦一样一起振动。就连这些画上的各种颜色的名字都带着一种异域风情的味道。孔雀脖子那个地方的颜色叫祖母绿和宝石蓝;尾巴羽毛的颜色叫朱红、西班牙赭和佛罗里达金。皇冠处的玻璃珠的颜色叫中国黄和橄榄绿。背景颜色叫松石绿和钴蓝。啊,(我想象在参与这个项目的过程中)我的手放在这些华美的颜色上,感受就像固态一样的蓝色玻璃的冰凉,我将亲手把图中皇冠的大玻璃珠削成,让这些玻璃珠闪光,折射出一条条光芒。忘记眼前的所有东西,眼里只有玻璃,然后把玻璃制成辉煌灿烂的制品。

TD SAT教研组注:此自然段后半部分是作者“我”的心理活动,她在留着口水想象自己参与项目后亲手制作玻璃的情景,一想就觉得美滋滋。

此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make of it something resplendent,不能理解成make something of it(习惯用语,意思是“以某事为理由开始争论;找事吵架”),也不能理解成make of(动词短语,意思是 “理解;对……形成看法”),而应理解为我们常见的be made of或be made from结构的主动语态。

(我没有立刻答话),等我确信我说话的声音不会暴露我太渴望接到这个活的时候,我才对蒂芙尼说:“我觉得你的原创能力处于良好状态。只有你(这么有才、有原创能力的人)才会想到在教堂的窗户玻璃上用孔雀的画”。

“在拜占庭艺术中,孔雀是象征永生的;拜占庭文化认为孔雀的身体是不会腐朽的。你(连这个都)不知道?”蒂芙尼用嘲讽的语气表示他不相信我不知道。

“你找到了这个拜占庭文化的正好有用的小小文化背景知识,也是很幸运(言下之意是,你不要笑我,其实你以前也不知道,也是最近找到的)。”

他轻声地笑了笑,所以从他的反应来看,我的处境比被质问时好了一点。

TD SAT教研组注:convenient的意思是“合宜的;适时的;正好有用的”(occurring in a place or at a time that is useful)

他接着展开更多画。“这是一个用大理石和玻璃马赛克镶嵌而成的祭坛,四周是很多根玻璃马赛克柱子和一个洗礼时装圣水的盘子,盘子是用半透明的加铅毛玻璃和玻璃马赛克做的。”

“这个圆屋顶形的盖子是圣水盘的盖子?使用半透明的加铅毛玻璃做的?”

他带着爱意看着(图中)那个盖子,然后用力盛开双臂来向我展示这个玻璃盖子的实际尺寸,就像在拥抱那个玻璃盖子。

2022年10月北美SAT真题语法部分

本次语法考试难度适中。没有出现新考点,全部是以前的语法题考过的知识点,连挖坑的方式都和之前是一样的,例如想考主谓一致,但是让这道题看上去像是时态题,例如考察标点符号的规则,但是让只有语感却不熟悉规则的同学们读每一个选项都读起来好像都说得通。所以,语法题不难,前提是系统学习。当然了,每次考试结束后总有同学说,觉得本次考试语法里面的篇章理解题好多,好难。其实呢,每一次语法考试,纯语法题和篇章理解之间是有几乎对半分的规律的,每篇文章11题都是5题左右的纯语法,6题左右的篇章理解。只不过平时同学们练习的时候,可能更多练的是纯语法题,而忽略了篇章理解,才会导致做完整的一套题时,觉得篇章理解怎么这么多。其实呢,一直都是这么多,略微超出1/2的比例。

本次考试涉及到的部分考点如下:

考点1 时态

在一篇讲狐猴(lemur)的文章里,有一道令人比较纠结的时态题,要求在一般过去(forced)、一般现在(force)、一般将来(will force)、和现在进行时(are forcing)中做选择,首先可以告诉大家的是,现在进行时从未做过正确答案,虽然我们不敢保证它以后不会成为正确答案,但是这样的概率确实不高,同学们可以优先排除are forcing。那么剩下的时态都曾经做过正确答案,就要依靠这道题的上下文和这句话的句意来进行判断了。如果说是研究表明(showed)lack of nitrogen forced lemurs to start eating leaves,那么就应该是一般过去时(forced),表示某种情况造成了(已经造成了)狐猴去做某事。

考点2 主谓一致

本次也考到了主谓一致这个考点。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很多主谓一致题乍一看都像是时态题,所以很多同学会把这类题当成时态题去做,抓破脑袋想时态,忽略了主谓一致,最后导致做错。所以我们可以给自己编一个小口诀:所有时态题在做之前先看主谓一致。这样我们就多了一重保险。本次考试以fact为主语,要求同学们判断后面应该用creates还是create。因为the fact算单数,所以应该是creates。

考点3 状语从句的标点符号规则

本次考试考到了一个If引导的从句,结束之后,主句开始之前是否要加一个逗号,并且从句的前面是否要加一个then的问题。一般来说,状语从句如果在主句的前面,那么结束之后是需要加一个逗号的,所以这道题不能选不带逗号的then perhaps和。那么就剩下“, then perhaps”和“, perhaps”多一个then会使句意更加清晰一些。如果状语从句和主句的顺序互换,即先说perhaps怎么怎么样,if sth happens,那么then就可以不要了,直接perhaps开头,且说完这个主句之后可以直接无缝衔接if从句,中间也不用加逗号。所以关于状语从句是否要加逗号的规则,是需要看状语从句所处的位置来判断的。

考点4 插入语

本次考试还考到了插入语左右两个逗号的对称问题,即先描述一个人,人后面放一个同位语说他是某某组织的一个成员,做某事。那么人是这句话的主语,做某事是谓语动词和宾语,中间的某某组织的一个成员是插入语,那么前面有逗号,后面也必须再配一个逗号才行,整体的句子结构大致是sb, a member of some organization (X), does sth. 注意本题还有其他干扰选项在括号的前面再加一个逗号的,那个是unnecessary punctuation,是不要加的。

考点5 其他考点

其它考点还涉及增减句子、句子合并、选过渡句、图表题等。难度中等。

需要注意的是增减句子题,如果等待加入interrupt了原文对某个主题的讨论,那么这样的句子是不能加的。

然后,本次考试的图表题有图文结合的部分,这种题往往会有多个选项都符合图表,如果同学们只看图表不看文章,那么就会选不出来了。建议此类图文结合题,先看文章,再看图表,对选项的判断会更加准确。

2022年10月北美SAT真题数学考情

此次考试一次函数部分考了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个是基础题型,消掉x或y即可。问题解决部分考察了增长的百分比的计算(the increase percent),注意是变化量除以原始值再乘以百分百。百分比需要积累一些固定表达,例如p% of 50是50*p%。图文结合的生活应用题也是考察重点,需要同学们读懂横纵坐标含义,字母含义,以及方程或不等式含义,并解释数字的含义。

根式和指数运算也是一些同学的易错点,涉及立方根和平方根的方程,要去掉根号,可以考虑两边立方或平方。指数运算需要同学们熟练底数相同时的乘法或除法运算公式,以及指数为分数时的运算公式。指数函数常常与生活应用题相结合,此次以中国人口的增长为背景,选出能表示1990-1995中国人口的方程,需要注意初始人口,增长百分比,变量x的含义,以及指数的含义是变化次数。最后一题考察了几何和概率结合的题目,计算落在阴影部分的概率,求出阴影面积除以总面积即可。

TD福利&领取方式

想要领取历年SAT真题及解析的同学,可以一键三连,后台私信免费领取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2022年10月北美「SAT真题和答案解析」新鲜出炉,免费下载领取!

发表回复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