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金融财经 从田间地头“飘”来的味道 真香!
公益广告

从田间地头“飘”来的味道 真香!

日丽风和春浩荡,岁转阳春气象新。从高原到密林,从田间到地头,各地新农人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农活”展示着一年间的丰收景象,喜气洋洋地欢度2023癸卯兔年春节。

腊肉炒蒜苗、烟熏腊肠、萝卜干……新农人们拿起一台手机、几筐农物,为大家带来特色年货,抒发着他们对脚下土地的深切依恋,召唤着回家路上的游子,联结起无数远方的人们。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农民们耕耘奋斗、喜悦收获,探索新观念、新方法,钱包越来越鼓、增收致富的路子越走越宽。

青海都兰:昆仑山下枸杞红

90后女孩牛梦琳的家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东南角的一个农场里,距离109国道8公里,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柴达木盆地。站在农场往远处望,可以看到巍峨的昆仑山。

这里的人们以种植枸杞为生。长日照与强紫外线为枸杞的成长提供了先天优势,枸杞的生长周期长,果肉厚、汁水足。

“今年,我参加了选品、售后、物流等直播电商环节的培训,订单比去年更多啦。”牛梦琳露出了可爱的笑容,过去一年里,她扩大电商销售渠道,全年销售成绩亮眼,还用高于市场的价格,将其他农户种的枸杞收来,帮助他们开设账号、增加销路。工厂发货量明显上升,许多曾经没有工作的家庭主妇得到机会,走出家门就业。

“以前,枸杞农户们基本是在‘靠天吃饭’。”牛梦琳说,枸杞每年9月丰收,到第二年的3月是售卖黄金期。如果半年内没能把摘下的枸杞卖出去,一旦超过4月气温上升,枸杞容易返潮结块,当年的新鲜枸杞只能当作陈货售卖。同时,信息不对称导致供大于求、收货商欠款等情况发生,农户一年的辛苦可能付之东流。

5年前,在一次偶然的聊天中,牛梦琳第一次听说短视频。朋友建议她把种枸杞的过程拍下来,把货卖给网友。就这样,网上多了一个“漠里姐姐”,快乐地记录与分享自己在农场的生活,视频里,她戴着遮阳帽站在地里观察枸杞长势,和妈妈开着车去县城送货,与哥哥一起用大锅炖羊肉。

新的一年,牛梦琳期盼着更多的农户提高种植质量,让更多人了解这些生长在青藏高原、被昆仑山雪水滋养的诺木洪枸杞。

贵州铜仁:藏在酸汤里的乡愁

2022年,贵州小伙莫志林根据传统食材研发出新产品,主打酸汤调料和糟辣椒火锅底料。他在短视频账号下放了产品链接,糟辣椒火锅底料卖出了10万单,酸汤调料卖了4万单。

“贵州人嗜酸,最为常见的便是红酸汤,用红线椒和特有的番茄‘洋辣子’,加高度白酒,封入坛中,再发酵。用红酸汤做成的酸汤鱼,先酸后辣,是贵州人想念的味道。”出生于贵州铜仁陈家寨村的莫志林生动地描述着酸汤的美味。

他认为自己是一个有乡土情结的人。在外打拼的日子,他怀念村里的简单生活,村民们种地、劳作,大家在统一的饭点吃饭,各家各户会串门、互相夹菜。他还想念家乡的美食,腊肉、米豆腐,农家菜,回味无穷。因此,他的新年愿望是,有更多在外漂泊的游子像他一样回乡创业,“不是只有外面的世界才有机会”。

当年,莫志林第一次辞职回家时,父母打来电话好一顿训。在父母眼里,在外混得差、没本事的人才会回家。

但莫志林相信,脚下的土地会给他回馈。带着三个童年伙伴组成四个人的拍摄小团队,他们创建了“念乡人周周”这个账号。在谷雨时节,他们光脚跳进泥地里,人工翻土、插秧、育苗。四人先用钉耙翻土,再拉起一块长木板,把土地弄平整。看见藏在田里的泥鳅,莫志林兴奋地一把抓住,对同伴说:“今天又能做一顿好的。” 

他们把这些乡间美食搬上直播平台,很多人说在视频里看到了乡愁。

今年,莫志林注册了新账号,正儿八经卖起了山货,已聚集起超25万粉丝,他相信内容带动卖货能够兼得。

“在新的一年,我的梦想就是聚合无数有念乡情节的人。”莫志林表示,希望看到视频的人能够喜欢当地的美食、美景,认同他们的生活理念。未来,他们计划推出更加具有品牌力的当地土特产品。

湖南涟源:不设限的中年白领

龚红玉今年37岁,有一对儿女。当年回乡创业被熟人议论的她,通过持续不断地耕耘抖音电商,账号粉丝达到532万。线上小店里,腊肉、剁椒、豆干、酸枣饼都在持续热销中。

“我们还卖加了酸枣的红薯干,通过加工食品,为村里更多的妇女增加收入。”龚红玉说,她请来了农业大学专门研究薯类的专家来指导,让种植红薯更加科学。她还正在琢磨将家乡特产产业化生产售卖,把村民集合起来种一种农作物,提高规模效应。

龚红玉曾是一个标准的城市白领,大学毕业后进入传媒行业7年,之后个人创业5年,在长沙如鱼得水。2019年回到家乡涟源后,她下地务农,重做农民。她用镜头记录湖南的村镇和乡村美食,不过三个月的时间,她开设的账号@湘野红姐就有了十几万粉丝,一年卖出很多土特产。

有一回,龚红玉拍摄了高海拔红薯的视频,帮助伏口镇山里村民卖出了红薯和红薯条5万斤,高山小黄豆和黑豆2万斤。种地的老人收到钱,握着她的手不松开,“你明年还要来收哦。”

2020年3月,龚红玉帮助受疫情影响餐饮企业的上游生产商,销售了滞销半成品菜25万元。4月,她又带货桥头河萝卜,直播卖出10万包“香辣萝卜”。与湖南食品加工厂合作,卖出1000多万包豆干,娄底生产的就有500多万包。她带货的新化剁椒藠头,单场直播卖出30多万元,30天销售量超过50万单。

“我喜欢农村,也很高兴能为家乡做一点事。”龚红玉自豪地说,不管走多远,她始终是农村人,期盼着能让更多年轻人看到乡村的希望。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9759.3亿元,同比增长2.5%,“数商兴农”成为农村电商发展的新方向。千千万万个新农人传递着他们的家乡味道,让远在各地乡村、尚未被更多人看见的优质农特产出山,走向全国消费者和更大的市场。(实习生施懿芝对本文亦有贡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