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雅安市陇阳村人,村子隔壁就是碧峰村。前些年,我一直在外打拼,干过工程、搞过装修,闯出了一点名堂,但总觉得应该回老家,为乡亲们真正干点事。
一次返乡时,我发现碧峰村已经得到了初步开发,老乡们早早吃上了“旅游饭”,全村已经有130多家农家乐了。这引起了我很大的兴趣。不过,深入走访发现,农家乐同质化竞争很严重,甚至出现了强买强卖等无序竞争的乱象,还有些处于半年营业、半年歇业的状态。再加上没有好好做过整体规划,村里的设施、环境等方面还有不少短板。当时的村干部告诉我,守着绿水青山的好资源,找到了发展旅游这条新路子,但转化不成实实在在的效益,村集体收入依然很少,大家对未来“提不起劲”。
小山村的改变与困境触动了我,一直回荡在心里的念头变得清晰起来:回乡去,帮碧峰村把这碗“旅游饭”吃个畅快!于是,我跟几个合伙人一拍即合,返乡了。
最初的设想是对现有民宿进行改造,与村集体合作运营,引导村民共同参与,打造一张民宿集群的“金名片”,并带动乡村旅游、农产品销售等业态。没想到,很快就遇到了第一道坎:一听说要改造自家的农家乐,老乡们都有些不解,还心生顾虑:万一改坏了,谁补偿损失?为了争得老乡们理解,我们挨家挨户地讲政策、讲理念,还带着他们到上海、浙江、云南等示范村走访学习。渐渐地,大家的思想统一了,项目开展也越来越顺利。
另一个难题是淡旺季经营情况差距较大,一到淡季,有种“撂荒”的感觉,很多设施、资源都浪费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联合景区开发了企业团建、研学旅游等项目。如今,即使在淡季,也有不少顾客光顾。
疫情期间,游客不多,老乡们有些着急。我们就联合村委,鼓励大家对农副产品进行深加工,生产出干笋子、腊肉、香肠等畅销产品,再通过直播带货、电商网店等方式,让好东西“飞”向千家万户。
在一次次这样的“攻坚战”中,我对乡村运营师的职责有了更深认识。这份事业有新意,更有难点,但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一定能让村子步入快车道、焕发新光彩。
(项目团队:本报记者 李晓、陆健、王胜昔、周洪双、苏雁、王斯敏 本报通讯员 徐梦玲、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