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美食生活 想要甩掉“肥肚腩” 飲食建議做到這2點

想要甩掉“肥肚腩” 飲食建議做到這2點

【健康有理】邁入中年之後,“發福”成了橫亙在每個中年人面前的一大難題。

邁過29歲這個“坎”之後,想要保持苗條的身形會逐漸變成hard模式……過去吃什麼都不胖的人,現在喝水都發胖;過去一頓三碗飯,現在半碗就管飽。

《一》為什麼中年發福來的這麼迅猛?

過去我們總認為,這口讓人發胖的鍋需要基礎代謝來背,走上下坡路的身體代謝讓我們無法消耗攝取的能量,從而積攢在體內轉換成了大把大把的脂肪。

但是近年來的研究,卻打破了這個認知——其實,我們20~50歲期間的能量消耗是穩定,並沒有在跨過某個坎之後就出現急轉直下的降低。

比較明顯的代謝水平下降,其實出現在60歲之後,人體已經邁入衰老時。 60歲之後,新陳代謝每10年會降低7%左右,到了90多歲時,日常的能量消耗平均會被50多歲的人群低20%~25%。隨著年齡的增長,體重的下降,尤其是肌肉質量的下降,新陳代謝的降低也會越發顯著。

顯然,剛剛30多歲的中年人,遠沒有到代謝降低的這一步。咦?代謝沒降低,吃的東西也沒有徒增,為什麼還會發胖?

原因很簡單,動得少了。在研究中,人們發現30歲以後的人群比20歲的人群少動了20%左右。

遙想當年,20歲的我們精力旺盛,能熬夜K歌散步,還能說走就走,拎起行囊就一路硬座到西藏。而30歲的我們,被生活壓榨得疲憊不堪,別說每天運動了,就是每天晚下班一小時就夠讓人心力交瘁了。

在不知不覺中,我們動得越來越少了,被繁重地工作死死地焊在了工位上。雖然我們吃不多,身體基礎消耗也沒變,但我們原本有的額外運動消耗沒了,整體算下來能量還是能輕松累積下來,成為我們腰間的遊泳圈,臉上的雙下巴……

不僅如此,邁入中年後我們還面臨著壓力、熬夜、情緒問題等等“催肥劑”。以及加班、帶娃等一系列讓我們有心運動也沒時間運動的阻礙事件;再加上忙於工作只能吃高油高熱量的外賣或者精加工的食品,而沒有時間自己去做一頓美味又健康的食物……

總而言之,中年發福,哪裏是我們不想減肥,分明是我們被生活壓迫得死死,根本沒工夫減肥啊!也難怪,如今的中產們追求的潮流已經不是名車名表了,而是誰有錢又有閑,能夠每週甚至每天堅持運動。

《二》怎麼減緩中年發福速度?

中年發福其實與代謝水平無關,主要由我們的生活方式決定:日益減少的運動量,和增加的壓力,以及為了釋放壓力而暴風吸入的不健康食品們,都是中年發福的推手。

看到這裏,你或許想說:如果我有錢有閑,我當然也能每天運動啊!

確實,肥胖與個人經濟情況也有很強的關聯:收入水平、職業類型、受教育程度都會影響到人的體型。此外,性別也會影響到同年齡段內人群的體型。比如同樣是中年,高學歷男性就會比低學歷男性更胖。有趣的是,在女性群體中確實反過來的,高學歷的女性會比低學歷的女性更苗條。這背後,顯然也與個人經歷、職業導娙的個人觀念差異有關。

但是,已經踏入中年的我們,顯然已經來不及從奮鬥改變這些外在條件了。想要對抗中年發福,還是得靠最經典的那一句”管住嘴,邁開腿。”

對於缺少時間的中年人來說,像年輕時那樣每天花上幾個小時去做高強度有氧運動已經不現實了,但每天從工作和家務中抽出十幾分鍾或者半個小時來做做HIT一類的短時高效運動還是可以的,它可以在非常短的時間內,就提升你一天的能量消耗。

當然,管住嘴也同樣重要,畢竟我們的運動量只有一點點,多吃的每一口高熱量食物都在助推我們的發胖。要怎麼管住嘴?其實不難,但需要長期堅持。

首先,攝取食物需要考慮整體的營養素密度,像高糖甜品、飲料,以及酒類、油炸食品、餅乾、泡麵一類的食物最好少吃。是的,你最愛的奶茶也最好戒掉,這不光減肥還省錢,畢竟幾十塊一杯的奶茶除了給你帶來短暫的快樂,剩下的全是發福的痛苦。

其次,一定要長期關注攝入的總熱量,以及膳食結構。優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都要適量攝入,為了減肥目的可以優化結構,主食可以在白米飯裏增加些粗糧的攝入,比如燕麥米、糙米、蕎麥,甚至是雜豆也很不錯。沒必要為了減肥,而生生餓肚子,畢竟我們還需要滿滿的能量去應對事務繁忙的每一天。

最後,多吃蔬菜,適當吃水果,保證攝入了足量的維生素和礦物質,還能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如果吃的不夠,可以考慮吃複合維生素片補充,預防維生素攝入不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麻辣龍蝦尾

桑葉:疏散風熱 清肺潤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