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南美洲國家巴拉圭大選即將拉開帷幕。最新民調結果顯示,以左翼藍黨為主組建的反對黨聯盟候選人阿萊格雷支持率排名第一,右翼紅黨候選人培尼亞位居第二。巴拉圭是台灣地區在南美唯一“邦交據點”,台巴近年來卻“漸行漸遠”。目前,巴多名總統候選人都做出了要與中國建交的表態。大選後,巴拉圭或將逐步卸下“台灣代價”,加速與台“斷交”進程。
19世紀的巴拉圭曾是地區軍事強國。 1870年,巴在三國同盟戰爭中敗給巴西、阿根廷及烏拉圭,失去了近半數人口並割地賠款。此外,漫長的軍政府執政時期讓巴拉圭成為拉美最晚實行民主制度的國家之一,導致其發展長期偏離拉美進步主義浪潮,地區歸屬感及一體化意識較為淡薄。
1954年,巴前總統斯特羅斯納聯合紅黨發動政變上台,並於1957年與台當局“建交”。紅黨連續執政期間,其代表的巴右翼精英階層固守對台所謂“意識形態認同”,不願放棄“金元”利益,甘願做台“邦交小池塘里的大魚”。藍黨是巴最大反對黨,其對台立場基本反映了巴中產階級利益團體及廣大群眾的訴求。 2008年,巴前總統盧戈聯合藍黨組建“愛國陣線聯盟”勝選,成為巴史上唯一打破紅黨執政週期並提出與北京建交的領導人。
紅黨雖有基本盤優勢,但黨內極右翼“真紅派”與中右翼“紅色榮耀派”惡鬥升級,導致紅黨沒能形成以往選前團結“抗藍”的政治姿態,降低了選民的投票意願。相比之下,反對黨聯盟候選人阿萊格雷曾在2013及2018年獨立參選,雖兩度落敗,但獲得票數不斷逼近紅黨。疫情衝擊下,巴拉圭貧困率回升至26%,腐敗“痼疾”發作。阿萊格雷提出社會公平傾向較強的競選綱領,有助於獲得更多選民支持。但因反對黨聯盟構成複雜,內部凝聚力不足,其維持領先優勢的難度較大。此外,受政治極化現象影響,巴拉圭非建制派力量嶄露頭角,進一步加大了選舉結果的不確定性。
不過,無論誰上台,巴拉圭與台當局“斷交”之日都將加速到來。政治上,巴拉圭對台民進黨當局信任持續下降。巴疫情嚴峻時,台當局袖手旁觀,引發巴政界強烈不滿。 2020年4月,巴反對黨議員聯署了立刻與中國建交的提案。巴國會投票結果顯示,41票中有25票反對、16票贊成。儘管紅黨主導的眾議院予以否決,但9票之差足以表明,巴精英階層“親台”的歷史慣性已然動搖。值得注意的是,除阿萊格雷反复表示希望與中國建交以外,培尼亞在紅黨黨內初選前也有過類似考量,後為服從紅黨對台一貫立場而收回表態。近日,巴極右翼候選人庫巴斯也發表希望與中國建交言論。此外,紅黨長期在巴獨斷專行,巴民眾對其與台當局進行權錢交易形成的腐敗鏈條心知肚明,巴國內與台“斷交”呼聲漸高。
經濟上,巴拉圭對“台灣代價”越發反感。巴經濟主要依賴牛肉及大豆出口,台灣地區市場體量無法滿足巴出口需求。中巴尚無外交關係,但中國大陸目前是巴最大肉產品進口地。巴拉圭長期通過烏拉圭對華開展轉口貿易嚴重損害巴農產者利益。巴農村協會、肉品商會負責人曾多次提出與中國建交的請求。此外,台民進黨當局“外交”重點已轉向拉攏“非邦交國”,對巴投資下降是必然趨勢。研究表明,2005年到2014年,巴維持對台“邦交”相當於年均損失GDP的1%。繼續維持與台“邦交”,巴拉圭的“台灣代價”將越發高昂。
值得警惕的是,在洪都拉斯與中國建交後,3月29日,美中央情報局副局長大衛·科恩便赴巴施壓。為防止台當局最大“邦交國”“淪陷”,美“門羅主義”大手未來仍將在巴拉圭繼續攪弄風雲。
巴拉圭疫情嚴峻期間,中國及時施以援手,提供了疫苗等醫療物資。近年來,與華建交的拉美多國實現了大規模經濟增長,巴西總統與烏拉圭外長近期訪華後,中巴、中烏合作進一步深化,也給巴拉圭不斷帶來示範效應。伴隨巴國內反腐及發展訴求日益增長,無論是阿萊格雷重申與中國建交意願,還是培尼亞在政治鬥爭中重提台巴“斷交”選項,巴拉圭與中國合作的步伐都將越走越快,台當局的“邦交圈”也必將越掙越小。
作者:付麗 媛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拉美和加勒比研究所助理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