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公立醫院早前接連發生石屎及醫療儀器塌下事故,醫管局今年3月成立檢討委員會檢視醫院保養維修並提交改善建議,限期下月屆滿。據本報了解,委員會已制定初步建議,其中樓宇勘察以往由單一承辦商承接,日後建議分拆為不同承辦商負責;勘察間距亦由5年一檢按樓齡縮短為1至3年一檢;以及加強審查負責醫療儀器維修保養員工的資歷等,預計最快下月中公布。有病人組織認同檢討方向,並倡議在新建成醫院加入系統實時監測樓宇狀况。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認為醫管局應一併交代如何實踐建議,例如在公院長期爆滿下如何騰空病房做深度勘察。
明報記者 區慧盈 何珮瑚
今年2月聯合醫院一盞手術燈突從天花塌下傷人,公院其後再被揭多宗石屎塌下事件。醫管局3月成立「檢視醫療儀器及設施保養維修事宜委員會」,主要循三大範疇向局方提交改善建議,包括公院保養維修的應變及管理工作,公院向醫管局報告事故程序,以及事故後公院對內對外的溝通工作。醫管局當時稱目標3個月內提交建議。
現人手驗樓 倡引科技協助
本報綜合多個消息得悉,委員會已制定初步建議,除了樓宇勘察,亦有就改善公院對外傳訊提供意見(見另稿)。樓宇勘察方面,醫管局曾透露,現時所有聯網建築物的勘察工作均由「富士達建築及工程顧問有限公司」獨力負責;據悉,相關公司主要靠肉眼、人手敲牆方式勘察,且在現時逐間建築物輪流勘察的做法下,每幢建築物勘察間距剛好為5年一次。
監管勘察員工資歷
據了解,委員會建議日後分拆由不同承辦商承接醫院不同樓宇的勘察工作,亦建議按樓齡縮短勘察間距,較新的醫院3年一檢,較舊者則1年一檢,並引入科技協助。消息人士補充,日後具體如何分拆不同承辦商、會否按聯網分拆等仍有待商討。另外,聯院塌燈事故亦令人關注公院硬件維修保養質素。消息人士指,相關工作目前主要由機電署、原廠或外判公司負責,委員會就監管相關員工的資歷亦有提出建議(見表)。
社協幹事彭鴻昌贊同縮短樓宇勘察間距,認為若上述檢討內容屬實,方向大致合理。他又稱,引入多一間承辦商可增加競爭,同時可從科技入手,例如可否在新建成的醫院實時監測樓宇狀况,避免醫護及病人因樓宇問題受傷。同時他強調,引入科技需視乎成本效益。
議員倡病人暫住河套 騰牀勘察
陳凱欣認為公布報告並非檢討的終點,醫管局亦要交代如何及能否實踐專家意見,「現時病房經常爆滿,醫管局是否能夠真正深度勘察?」她建議安排病人暫住河套隔離設施,以騰空病牀執行相關工作。民建聯衛生事務發言人梁熙則認為,如今工程界不少檢測都已應用科技,支持當局引入,亦認同增加競爭能令承辦商改善質素。
醫管局回覆查詢時稱,委員會仍在檢視,現階段不適宜就相關內容或事宜作任何評論,待委員會完成工作及提交報告後,局方會綜合向公眾公布結果。發言人重申會積極及嚴肅跟進任何涉及醫院安全問題事宜,秉持透明及公開原則,向公眾交代涉及醫院安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