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地理风情 井冈山市杜鹃花:岭上开遍映山红
公益广告

井冈山市杜鹃花:岭上开遍映山红

本报记者 朱 磊《 人民日报 》( 2023年05月26日   第 06 版)

花笺

井冈山杜鹃

井冈山杜鹃科植物,已查明的有开白花的江西杜鹃,开粉红色花的鹿角杜鹃、云锦杜鹃,开粉红至白花的猴头杜鹃,开淡红紫色花的伏毛杜鹃等。井冈山的杜鹃花期从4月中旬至6月中旬,持续时间较长。

杜鹃花开时,绿色的山林中一簇簇或红色、或粉色、或白色随风摇曳,翠者欲滴,红者欲燃,白者如玉,粉者如霞,尤其以井冈山最高峰江西坳满山遍野的万亩云锦杜鹃林、杜鹃山景区十里猴头杜鹃长廊和黄洋界20公里的鹿角杜鹃为佳。

资料来源:井冈山风景名胜管理局园林绿化管理处

赏花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

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

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歌曲《映山红》

车行井冈山的盘山公路,巍巍山岭间,一朵接一朵,一枝连一枝,团团簇簇的杜鹃花盛放在艳阳之下,与满山翠色交相辉映。一个转弯,被鲜艳杜鹃花海环绕的红军军号雕塑——“胜利的号角”出现在眼前,号角直指长空,好似在奏响凯歌。

杜鹃,井冈山市的市花,与井冈山的光荣历史密不可分。每年春天漫山遍野盛开的杜鹃,当地人称之为“映山红”,如今已成为这座英雄山岭最著名的象征之一。

将杜鹃花确定为市花

“在我们当地人的口口相传里,红色的井冈杜鹃,是烈士的鲜血染成的。”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副馆长饶道良说。

1928年,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将红旗插上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革命道路。

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中,4.8万余名烈士为了崇高理想献出了生命,其中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

“将井冈杜鹃设立为井冈山市的市花,既是为了纪念牺牲的烈士,也寓意在红土地上赓续传承的红色基因,更寄托着后来人继往开来、锐意进取的坚定信念。”饶道良说。

上世纪80年代,井冈山市正式将杜鹃花确定为市花。1997年出版的《井冈山志》插图页中,一株由十枝花苞组成的井冈杜鹃,在阳光下盛放。

“映山红哟映山红,英雄儿女哟血染成。火映红星哟星更亮,血洒红旗哟旗更红……”1973年,电影《闪闪的红星》摄制组走进井冈山采风,漫山遍野的红杜鹃和群众讲述的红军故事,深深打动了摄制组成员。1974年,电影正式上映,主角潘冬子在杜鹃花丛中佩戴红军帽的场景,成为我国影史经典一幕。而片中的插曲《映山红》,也成为风靡大江南北的旋律。井冈杜鹃的故事,伴随着这慷慨嘹亮的歌声,深深留存在了数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

除《闪闪的红星》外,京剧《杜鹃山》也取材自井冈山地方武装王佐部队接受改造的故事。在井冈山文化馆原馆长章华生的记忆中,他曾多次陪同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上井冈山采风,通过不同形式的文艺作品,向海内外观众传递井冈杜鹃的寓意和内涵。

多年来,井冈杜鹃的形象,已融入了井冈山的山水街巷,成为城市最闪亮的名片之一。漫步山城茨坪,挹翠湖公园里数十种杜鹃花争妍斗艳;步出龙江书院,河畔护栏饰以杜鹃花的浮雕;打开卫星地图,映山红路、映山红广场等地名,诉说着井冈山人民对于杜鹃花的深情。

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

红色是井冈山的底色,穿越历史的烟尘来到今天,朵朵映山红折射出的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这是坚定理想、传承信念的精神。走进位于井冈山市光明乡的映山红红军小学,嘹亮的红歌声响彻校园。这所以“映山红”为名的小学坐落于红军烈士墓旁,多年来,祭扫烈士墓、红色经典诵读、红色诗词朗诵等活动,已成为历届学生锻造理想信念的“必修课”。而在井冈山各所中小学中,英雄中队创建、红领巾讲解员培养等一系列红色基因传承工作,也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传承着先辈的使命。

这是艰苦奋斗、敢于胜利的精神。大山深处的神山村,曾是一座“青年儿女流外乡”的空心贫困村。2016年,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关怀下,神山村村民跟着扶贫工作队,用勤劳的双手与充满韧劲的实干,让昔日贫穷落后的村庄变了模样。现在,神山村成为当地典型的脱贫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数十万元。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的神山村村民彭夏英常对乡亲们说:“党和政府扶持我们,我们更要自立自强!”带领村民一起脱贫的彭夏英,被大伙儿亲切地称为“傲骨红杜鹃”。

这是勇闯新路、开拓新局的精神。近年来,井冈山市在旅游推广中围绕杜鹃花做好文章,先后打造出笔架山、江西坳等地的十里杜鹃长廊等“网红”景点。从2010年起,井冈山市连续14年承办中国井冈山国际杜鹃花节,以花为媒,全方位打造“杜鹃花”旅游品牌。在为期一个月的节庆活动中,种类繁多、色彩各异的杜鹃花将山城装扮一新,张开怀抱迎接八方游人。经历了历史洗礼和岁月沉淀的杜鹃花,如今又成为井冈山新时代故事的“代言人”。

“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灿若云霞、炽如烈火的井冈杜鹃年年盛放,就如同代代传承的井冈山精神,正奋笔书写着更多彩、更丰富的内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比米尼到处流传海明威的故事

入境游恢复近两月 外国游客纷至沓来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