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有臨牀心理學家表示,約七八成產婦會經歷情緒波動,多數人約兩周後好轉,若低落情緒維持一個月以上,有可能發展為產後抑鬱,經常內疚自責,對孩子冷漠、厭惡,甚至有自殺傾向。有立法會議員指現時篩查產後抑鬱機制可能「走漏眼」,籲政府加強宣傳,提高產婦丈夫或身邊人對產後抑鬱的認識。
香港心理學會註冊臨牀心理學家蔡珊珊表示,當產婦表達出自殺傾向或產生傷害孩子念頭,丈夫或身邊的人應有警覺性,「講得出想死是在求救」,勿當口頭禪輕視,應及時幫助,亦不應在產婦表達負面情緒時與以前對比,「唔好講『我阿媽當時湊5個都冇事』」。
精神專科醫生麥永接表示,頭胎、經濟條件較差、家裏支援較少皆會增加產婦患產後抑鬱的風險,建議聘請陪月或找家人幫忙照顧嬰兒,提醒應在分娩前完成搬屋等重大轉變,減少產婦需適應的情况。
疫下識別人數大減
議員:篩查機制或「漏眼」
去年立法會文件顯示,衛生署轄下母嬰健康院於2017至2019年,識別出產前有情緒問題或可能患產後抑鬱症的母親,每年介乎約6500至7400人,但2020及2021年新冠疫情令使用者大減,識別人數分別減至2269及3560。立法會議員陳凱欣認為,現時母嬰健康院以問卷形式識別有精神健康問題的產婦,如「是否常哭泣」等,問題較含糊。她建議政府以網站或應用程式的方法,一站式整合政府及坊間針對產後抑鬱的支援,該些支援應達至讓產婦丈夫及親人了解求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