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华人华乡 紀念加拿大《排華法案》百年,華裔博物館盛大開幕
公益广告

紀念加拿大《排華法案》百年,華裔博物館盛大開幕

【時報訊】據RCI報導,300多嘉賓齊聚;開幕展覽《尋影覓跡》震撼人心。

博物館將在7月1日,加拿大《排華法案》通過一百周年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將在7月1日,加拿大《排華法案》通過一百周年正式對外開放。

7月1日是加拿大的國慶日,而今年的這個日子,還有一重特別意義:加拿大通過歧視性的《華人移民法案1923》(也稱《排華法案》)整整一百周年。

當年華裔聚集的卑詩省溫哥華市唐人街,全加拿大首個華裔博物館(Chinese Canadian Museum) (新窗口) 選擇在這一天正式對公眾開放,也是在提醒人們不要忘記歷史。

華裔博物館位于唐人街最古老也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永生號大樓之中。這座修建于1889年的大樓曾是著名華裔商人葉生(Yip Sang)的住宅。

周五上午,來自三級政府,華裔個人和家族捐贈者,以及社區人士三百多人齊聚在華人博物館門口,見證博物館正式開幕。

2017年,卑詩省政府承諾將會建立一座華裔加拿大歷史博物館。省政府已先后為這一項目注入共4750萬元資金,當中包括2750萬元用于購買永生號大樓,作為博物館的永久館址。而聯邦政府在今年五月宣布為華裔博物館投資518萬元。溫哥華市政府宣布未來三年將支持華裔博物館。

華人博物館董事會主席黃麗珠(Grace Wong)表示,現在停下來反思過去是非常恰當的,而且是一個絕佳的機會撰寫華裔未來的新篇章。

華裔博物館的行政總裁李林嘉敏博士(Dr. Melissa Karmen Lee)則對加廣中文表示,歡迎華裔觀眾來到博物館,了解自己的歷史,它不僅僅反應溫哥華華裔社區,也包括了多倫多和蒙特利爾等城市的華裔社區。

她還特別介紹,開幕展覽是社區策展人嘉芙蓮.卡曼(Catherine Clement)的《尋影覓跡:1923年排華法案》,側重這項法案實施的24年當中,對成千上萬華裔個人的影響與他們的悲慘經歷,尤其是那些已經被遺忘的”華裔單身漢”。

同時,博物館還推出介紹華裔從1788年至今移民之路的《移民的艱辛歷程》。

她表示,自己非常喜歡博物館內以一整面墻壁展示的藝術家袁慧嫻(Marlene Yuen)的作品《至此的旅程》(The Journeys Here),以及原住民瑪斯琴(Musqueam)藝術家Susan Point的作品《擁抱多元》。

百年來的社會進步

周五上午的開幕式上,卑詩省省長尹大衛(David Eby)發言表示,一百年前,卑詩省是鼓動和推動通過《排華法案》的重要基地,而一百年之后,我們看到溫哥華,還有多倫多,先后選出了第一位華人市長,顯示社會的進步。

但他也提醒大家,不要忘記歷史,因為百年前的《排華法案》是加拿大歷史上唯一專門針對某個族裔而通過的歧視性法律。
作為溫哥華歷史上的首位華裔市長,沈觀健(Ken Sim)表示,自己為這座多元文化城市感到自豪,相信華裔博物館會真實傳承華人的遺產,在歷史上發揮作用。

感人至深的開幕展覽

對公眾開幕當天(7月1日)下午3點,開幕展覽《尋影覓跡》的策展人卡曼將會在博物館帶領觀眾觀看展覽。

她在接受加廣中文采訪時表示,這個展覽花費了她四年的時間,收集了數百張當年繳納人頭稅的華裔證書(C.I. certificate),而整個研究過程中最讓她難忘的反而是很多被遺忘的華裔單身漢 —— 因為排華法案,他們一輩子沒有機會再回到自己的故鄉,也沒有機會成家立業。

很多唐人街長大的孩子們記憶中都有這樣的”叔叔”,他們會帶著朋友的孩子們去看演出,請他們喝咖啡吃蛋糕,就像愛護自己的孩子。

展覽中,卡曼分別制作了《華人單身漢:可堪回首》以及《廢除苛例,骨肉團圓》兩部短片來加以介紹。

1923年的《排華法案》實際上是加拿大百年前一直要打造”白人國家”政策的延續,目的就是阻止華裔進入。

早在1885年,華裔勞工參與興建的太平洋鐵路工程結束之后,加拿大立即開始向華裔征收人頭稅,金額從最初的50加幣一路飆升至500加幣,但依然擋不住前來加拿大謀生的華裔。

《排華法案》實施后,從1923年至1947年的24年間,所有在加拿大的華裔都要進行登記,并全面禁止更多華裔進入加拿大。當時,加拿大華裔拒絕慶祝國慶日,并稱這是羞恥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