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飞花文摘 【路遙】為什麼美國未能與中國脫鉤

【路遙】為什麼美國未能與中國脫鉤

儘管白宮想方設法,但許多表面的“去風險”實際上並非那麼回事。中美貿易聯繫非但沒被削弱,反而以更加複雜的形式存在。美國想在印度、墨西哥、越南等國推進“友岸外包”,取代之前從中國的進口。數據顯示,去年美國從“低成本”亞洲國家進口的商品中僅有51%來自中國,低於五年前的66%。

幾種“假脫鉤”都可在中國“後院”找到。 2018年東盟地區7%的出口歸因於中國某種形式的生產,更新數據表明中國的重要性自那時起只增不減。在東盟監測的97個產品類別中,69個類別中國出口份額有所增加。電子產品是最大類別,今年前六個月,中國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此類商品銷售額增至490億美元,比五年前增長80%,中國在東南亞重要國家的投資已超美國。

在更遠的地方,中國也很活躍。墨西哥全國汽車零部件製造商協會報告稱,去年40%的近岸外包投資來自從中國遷往墨西哥的工廠。去年中企每月向墨西哥出口3億美元零部件,是五年前的兩倍多。在中歐和東歐,“假脫鉤”現象更明顯。 2018年,捷克、匈牙利、波蘭、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和羅馬尼亞進口的汽車零部件中,中國僅佔3%,此後來自中國的進口激增。目前,中國提供的汽車零部件佔當地進口總量的10%,超過歐盟以外的任何其他國家。

因太平洋兩岸關係惡化而恐慌的企業正推行“中國+1”戰略。然而,美國對盟友最終產品的需求往往會促進對中國產品的需求,並促使中企在其他地方經營和出口。亞洲、墨西哥和歐洲部分地區的生產最終依賴從中國的進口和投資,這一事實有助於解釋為何許多國家,尤其是亞洲國家,充其量只是美國的“酒肉朋友”,至少涉及供應鏈轉移時如此。畢竟,如果被迫徹底地選邊站,出口商將遭受巨大損失。

鑑於多數國家都希望獲得貿易帶來的投資和就業,美國一直無法說服盟友減少中國在其供應鏈中的作用。諷刺的是,促使中美在貿易和投資方面分開的進程,實際上可能正推動中國同美國的盟友建立更牢固的金融和商業聯繫。顯然,這是拜登始料未及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