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鄭岩
7月下旬以來,受台風“杜蘇芮”影響,華北、黃淮、東北等地出現極端降雨過程,洪澇地質災害嚴重。在防汛救災第一線,廣大青年充分發揮生力軍和突擊隊作用,1.9萬餘支青年突擊隊、234萬人次青年志願者不畏風雨、勇挑重擔,在應急搶險、隱患排查、通信保障、轉移群眾、河道疏浚等方面發揮作用,以實際行動詮釋新時代的使命和擔當。
危難之中顯精神,關鍵時刻見真章。哪裡有危險,哪裡有青年的身影挺立在最前沿。北京市志願服務指導中心組織青年突擊隊、青年志願服務隊,下沉社區、村開展工作;天津市各級團組織和廣大團員青年聞“汛”而動,加強雨中巡視、排除各類隱患、關注弱勢群體;黑龍江省1萬多名青年突擊隊抵達災區,投身搶險固堤、物資轉運等工作……青春在風雨中閃耀。面對罕見汛情,來自各行各業、不同崗位的廣大青年衝鋒一線挑重擔、當先鋒、打頭陣,為防汛救災揮灑汗水,為保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勇毅前行。
他們在風雨中逆行、在積水中跋涉、在堤壩上奮戰、在黑夜裡堅守,彰顯了青年一代應有的闖勁、銳氣和擔當。正如刷屏全網的K396次列車員趙陽,面對旅客被困時哽咽喊出“我就是因為穿了這身衣服,我得對得起大家”。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也有各自的家事,有的參加工作不久,但在災情面前,他們成為守衛大堤、救護群眾的“鋼鐵戰士”,煥發出難能可貴的英雄氣質。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衹有挺身而出的凡人。90後、00後用行動詮釋了職責和使命,注解了勇敢與無畏,在公與私、家與國之間做出了正確的選擇。
前方一線時時爭分奪秒,後方保障同樣不可或缺。不少心理咨詢師組成志願者團隊,義務提供心理減壓、情緒疏導等服務;各地團員青年為災區無私捐贈過氧乙酸消毒液、酒精捐贈等物資。此外,更多青年在衛生健康、交通運輸、能源電力等崗位上守土盡責,維持城市正常運轉,為災後重建貢獻力量。或不在同鄉同地,但無不同心共情。無論前方後方,廣大青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凝聚起抗洪救災的強大合力,彰顯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
不應忘記犧牲勇士的名字:北京市門頭溝區王平鎮幹部熊麗,房山區藍天救援隊女隊員王宏春,海淀區北安河消防救援站特勤一班班長馮振。他們用生命幫助群眾脫險,抒寫了壯麗的青春華章。同樣值得致敬的,還有在滔滔洪水中不畏難、不懼苦的廣大青年官兵、消防隊員、救援志願者,奔波送餐的外賣小哥、原本可以享受假期的大學生……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那就是“新時代中國青年”。他們用行動證明:新時代中國青年並非溫室裡的花朵,他們面對困難挫折撐得住、關鍵時刻頂得住、風險挑戰扛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