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港澳新闻 科大研機器學習模型 評腦癌化療復發機率
公益广告

科大研機器學習模型 評腦癌化療復發機率

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夏利萊夫人生命科學副教授王吉光(左起)、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天壇醫院暨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教授柴睿超及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母全華,昨介紹國際科研團隊開發的「CELLO2」機器學習模型。(黃廸暉攝)
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夏利萊夫人生命科學副教授王吉光(左起)、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天壇醫院暨北京神經外科研究所副教授柴睿超及科大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研究助理教授母全華,昨介紹國際科研團隊開發的「CELLO2」機器學習模型。(黃廸暉攝)

【時報訊】瀰漫性腦膠質瘤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原發性腦瘤,一般可做手術,並結合放射式治療與使用化療藥物「替莫唑胺」治療。科大生命科學部和化學及生物工程學系夏利萊夫人生命科學副教授王吉光表示,使用替莫唑胺只可延長患者約3個月壽命,幾乎所有患者都會復發。科大領導的國際科研團隊開發了一套名為「CELLO2」的機器學習模型,用於初診後評估患者病情,可準確預測復發的腫瘤會否在化療下惡化,以識別高風險患者。研究成果已於《科學轉化醫學》期刊上發表。

領導北京韓國威院研究

科大與北京天壇醫院、韓國三星醫學中心及威爾斯親王醫院等研究團隊,約於去年8月分析544名腦膠質瘤患者的腫瘤分子樣本和臨牀數據,以辨識不同種類腦膠質瘤演化的基因組及轉錄組預測因子。團隊發現,患者於初次診斷時發現調節基因MYC的數量增多,又或其目標基因被過度激發;王吉光稱,兩種情况都會誘發腫瘤在治療時發生超突變,如患者於初次診斷時已發現CDKN2A基因缺失,患者後期腫瘤急劇惡化的機率亦更高。

研究團隊亦發現,東亞人與白人的腦腫瘤基因突變存有明顯差異,王稱,東亞患者腦腫瘤出現7號染色體擴增及10號染色體缺失的機率較低,而出現MYC複製基因擴增的機率則相對較高。團隊上月起開放設有「CELLO2」機器學習模型的網站給公眾使用,為患者及醫生提供腦膠質瘤的長期追蹤數據庫,並可根據患者臨牀及基因組特徵,預測使用替莫唑胺作化療所誘發的腫瘤超突變及惡化進程。

未來整合更多數據

研腫瘤抗藥分子機制

王吉光表示,團隊未來將透過整合更多患者數據,優化「CELLO2」,以研究其他導致腦腫瘤產生抗藥性的分子機制。王又稱,團隊現正與中大、北京天壇醫院及上海華山醫院合作,開發一個整合醫學影像及多組學數據的人工智能平台,以推動精準神經腫瘤學發展。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涉工地事故承建商投标资格暂停

重阳扫墓 小心山火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