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報訊】政府計劃修訂《建築物條例》,包括考慮讓市區「輕微僭建」業主以主動申報換取暫緩檢控,有意見質疑變相鼓勵和放生僭建。發展局長甯漢豪昨稱,允許市區物業業主申報輕微僭建物是「務實」做法,政府會將有關僭建物「紀錄在案」,但非「特赦」,可令當局執法工作更聚焦更嚴重個案。她舉例,輕微僭建物包括晾衣架、冷氣機支架等,但密封露台或紅山半島等情况則不會以主動申報的形式處理。
甯漢豪於商台《在晴朗的一天出發》強調,今次檢討方向是收緊條例,加強執管僭建行為,須視乎日後手上有多少僭建個案仍未處理,考慮以務實按序方法處理小量及輕微的僭建物,但強調不是「特赦」。
紅山將重槌 罰則提升幅度料不小
甯說,目前當市民向屋宇署舉報僭建,若非優先取締類別,屋宇署會發勸喻信;若日後以其他務實方法處理,例如讓業主在限期內主動申報,局方將僭建物記錄在案,則不用每次都發勸喻信。她又說,不要「有遐想」政府會對密封露台和紅山半島同樣採取記錄制度,政府只會「重槌」。當局亦計劃提升罰則,她說仍要檢視,相信幅度不會小。
甯稱,仍在巡查紅山半島,80多間屋中已發現約60間懷疑涉僭建。
翻查資料,屋宇署2012年4至12月推行「新界村屋僭建物申報計劃」,共收到18,034份申報及其安全證明報告,抽查了其中1787份 ,最終共12,865份申報在首個5年申報周期獲確認,共涉10,326幢村屋及25,649個僭建物 。
北都預算不過早公布免「入腦」
另外,政府日前公布《北部都會區行動綱領》,未提三寶樹及蠔殼圍濕地公園發展,有聲音質疑「走數」。甯漢豪稱是「觀點與角度」問題,上屆政府提出發展濕地公園只是願景,又稱綱領並非沒在濕地保育方面着墨,環境及生態局正做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研究,明年上半年完成,屆時會交代濕地公園覆蓋範圍。
政府一直未公布發展北都造價。甯說明白市民想知道工程造價,由於很多板塊的研究尚未完成,未能提供數字,又稱當局要研判公布造價時機,因提供初步預算後社會各界會「入了腦」,若隨項目深化而預算有變,當局便要花很多氣力解釋。
相關字詞﹕建築物條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