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老齡化日趨嚴重,退休須及早準備。
香港百物騰貴,要應對退休生活,打工仔需要未雨綢繆。投資基金公會最新一項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在37歲已開始規劃退休金,認為平均需要760萬元才可避免退休生活質素下降,較以往預計500萬至600萬元為多。
調查同時發現,受訪者對強積金(MPF)回報過分樂觀,與實際表現存有很大落差。投資專家指出,高回報產品需承受高風險,應避免依賴單一理財產品。
投資基金公會早前訪問1001位年齡介乎25歲至64歲的在職人士,以及80位65歲或以上的已退休人士。調查發現,受訪者開始規劃退休平均年齡為37歲,目標退休年齡約61歲,平均需要大約760萬元作退休準備。基金公會退休金委員會聯席主席曹偉邦表示,金額較以往調查為高,原因包括通脹、人均預期壽命增加所致。另接近一半已退休受訪者更認為,需要1000萬至2500萬元才能維持退休前生活水平。
勿頻密轉換投資組合
調查顯示,在職人士對強積金投資的期望,平均回報率為11%。曹偉邦解釋,主要由於本港銀行近年提供高息定存計劃,從而令受訪者對回報有更大的預期。值得留意的是,根據積金局數據,強積金制度於2000年推出,截至今年6月底,股票類別基金的平均淨回報率為3.8%,混合資產類別為3.7%,較同期平均通脹(1.8%)為高,但明顯與供款人預期有很大的差距。
曹偉邦認為,供款人應將目標期望降低,不宜為換取更高回報,而頻密轉換投資組合,若果供款太少,實際獲利金額亦不會多。若打工仔有強積金以外的投資資產,例如物業、股票和基金等,可以考慮調整組合改善回報。
不過,他提醒高回報產品自然要承受高風險,需要在風險與回報之間取得平衡。
另外,受訪者預期退休年齡約61歲,惟預計儲蓄只能維持17年的退休生活,相對香港的平均預期壽命85歲存在落差(約7年),曹偉邦表示,假如退休儲蓄不敷應用,其中一個可行建議是延遲退休,或者調整生活模式等。
強積金制度推出以來,市場關注強積金制度未必能夠維持退休生活。一方面是投資回報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同時管理收費偏高,直接蠶食實際回報。
除了MPF之外,市場上亦有少專為規劃退休而設的理財產品,例如年金計劃,為退休後長期穩定現金收入。
至於退休投資組合方面,證券業人士建議,投資產品宜多元化,達至分散風險效果。除了股票、定期存款之外,應加入提供固定收益的債券投資。
可考慮自製退休長糧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產品總監李旭明表示,市場上有不同產品可助投保人「自製退休長糧」,年金就是其中一種,一般分為「即期年金」和「延期年金」。
選擇「即期年金」的保單持有人在繳清保費後,便可隨即開始收取定期年金入息。這類產品較適合準備退休的人士。
「延期年金」則較適合希望以定期儲蓄方式累積資金、以供日後退休生活之用的在職人士。「延期年金」可分為「累積期」和「領取期」兩個階段。保單持有人可在較年輕時繳付保費,讓資金在「累積期」內積存生息,並讓保險公司通過投資令金額增長。
經過指定年期後,到了年金「領取期」,保單持有人便可在期內定期收取年金入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