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中國學貢獻獎得主卜正民:我用這個「手段」邀請外國讀者進入中國歷史

中國學貢獻獎得主卜正民:我用這個「手段」邀請外國讀者進入中國歷史

11月23-24日,黃浦江畔,400餘位海內外知名專家學者齊聚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圍繞“全球視野下的中華文明與中國道路”,進行了一場學術、歷史、政治和 文化的思想碰撞,為世界讀懂中國貢獻了多場深入對話。

會上發布了2023中國學貢獻獎得主名單,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卜正民(Timothy Brook)獲獎。

以“局外人視角看中國”,是眾多海外“中國通”對世界中國學的重要貢獻,也是知名中國史學者和世界史學者卜正民一直堅持的研究方法。 在上海國際會議中心接受採訪時,卜正民談到了他與上海的緣分和吸引外國讀者閱讀中國史的訣竅。

“上海是我研究明朝社會的起點”

1974年,23歲的卜正民以第二批加拿大交換生來中國留學,先後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學習中國古代歷史和文學。 1975年,卜正民師從復旦大學李慶甲教授,在此期間,他對明代文學和思想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接觸到王夫之的思想,那時他經常去福州路舊書店看書。 上海也因此成為他研究明朝社會的起點。

近50年間,卜正民多次回到上海,但這次,藉由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的契機回到上海,是他第一次親眼見證上海進入本世紀第三個十年後的面貌。

「(現在)跟我看的(上世紀)70年代的上海,是兩碼事。那時候人們穿得比較簡單,樓房不那麼高,人不怎麼多,汽車也不那麼多。所以這次來上海 ,我發現上海’長大’到一個我沒見過的程度,我嚇一跳。」卜正民笑言。

“我用這個‘手段’邀請外國讀者進入中國歷史”

作為勤奮多產的歷史學家和中國史研究領域領導人物,卜正民研究的主題從明代社會、江南佛教到全球大航海時代,又聚焦到13世紀的蒙古帝國,以各種角度看中國的歷史以及 中國與世界的交流,代表作有《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塞爾登的中國地圖》《成吉思汗的獵豹 :中國與世界八百年》等。 卜正民曾領銜主編六卷本《哈佛中國史》叢書,由哈佛大學出版社出版,並撰寫了其中的《掙扎的帝國:元與明》,該書的中文譯本暢銷中國。

談到卜正民對中外文明交流互鑑的研究,《維梅爾的帽子》是一部非常有趣的作品。 2008年出版的該書英文版從書名到封面都讓人難以將其與中國史聯繫到一起,卻恰恰從讓外國讀者熟悉的角度引領其走進中國歷史。

該書以荷蘭著名畫家維梅爾等藝術家的作品中描繪的帽子、銀幣、煙管等物品及其流通為線索,探尋其背後蘊藏的世界文明交流史,梳理出17世紀,在貿易浪潮的推動 下,世界各地如何逐漸從孤立狀態走向接觸,進而連結成一個交流網絡。

「我寫《維梅爾的帽子》,是透過給外國人講一些故事,讓他們多了解中國歷史。你到書店看到一本《維梅爾的帽子》,你猜不出來這本書是 關於中國的歷史,會以為大概是荷蘭的歷史或歐洲的歷史。我用這個’手段’來邀請外國讀者進入中國的歷史,進入中國與世界交流的歷史。」卜正民說。

「我覺得那時候我寫的還是可以的,」他笑著補充道,「從維梅爾的畫裡面,你可以看到很多歐洲和世界的聯繫。同樣,你看明朝的畫,也可以 找到一些跟世界有聯繫的因素。所以其實這本書不是寫給中國讀者的,但是中國讀者好像也挺喜歡。”

同樣的「手段」也被他用在了《塞爾登的中國地圖》一書上,該書講述了一幅被遺忘了300多年的中國航海圖,從域外、海洋,更從全球視野看中國 。

「我用了一張地圖來講,中國人與歐洲人在海上有什麼樣的接觸。這本書也是面向外國讀者,所以這也是一種’手段’,邀請外國讀者進入這個地圖。大家都很喜歡 看地圖,進入這個地圖才可以開始想到中國在世界歷史的地位以及重要性……互相的影響是全球史最重要的一個部分。中國人和歐洲人不是永遠割裂的,彼此之間的影響非常大 。”

“中國人也應該用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歷史”

作為一名學者,卜正民稱其最關心的問題是“中國和世界應該互相理解”,“為了中國和世界能夠互相理解,我認為西方人應該用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歷史,中國人也應該用 不同的視角看待自己的歷史,因為我們生活在同一個世界。”

卜正民坦言,自己一直在寫關於中國的書,是為了讓大家對中國更加了解,讓處在中國之外的「局外人」對中國更加了解,他擔心自己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對於從事全球史研究的中國年輕學者,卜正民給了自己的建議:試著從海外視角開始研究。

「你看我是搞全球史的,我的出發點就是中國。所以中國人要選,他們的出發點應該在中國以外,我勸年輕學者學外語,讀外國的資料,這樣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他們 自己的社會,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文明和歷史。”

近期榮休以來,卜正民醉心於寫作、音樂、徒步,目前他正在研究的兩個項目是15世紀的儒家治國思想和17世紀英格蘭法學家約翰·塞爾登的圖書館。 普林斯頓大學出版社即將出版他的最新著作《崩潰的代價:小冰河期和明朝的衰落》。

2023年中國學貢獻獎由上海社會科學院主辦評選,在世界中國學大會·上海論壇宣布並頒獎。 該獎項旨在表彰那些在世界範圍內,為推動中國學發展,弘揚中華文明,促進海內外中國學交流作出卓越貢獻的人士。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