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聚势谋远、踏歌而行,新的一年,江西文旅将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目标要求,全力“引客入赣”,迈出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步伐。
回顾 2023年江西文旅市场稳健复苏
2023年,江西加快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全省旅游接待人次和收入基本恢复至2019年水平,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实现了文旅市场的稳健复苏。
文旅产品业态频频出圈
婺源篁岭通过国家5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审,并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第三批“最佳旅游乡村”名单。新增2家国家级旅游度假区、4家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3家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4家甲级民宿。新增“风景独好”旅游名县5个、名镇(村)10个、名景区5个。景德镇市珠山区、上饶市婺源县、九江市修水县被列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名单。
全省31处文旅资源点入选长江主题国家级旅游线路和《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精品线路路书》。望仙谷悬崖民宿、篁岭崖上晒秋、武功山“特种兵式旅游”、景德镇陶瓷之旅,以及赣江两岸赏烟火、滕王阁下诵诗词等一批文旅新场景、新业态频频出圈,南昌、景德镇等地成为新晋网红城市。
文旅市场复苏势头强劲
全省新签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53个,签约金额达900.21亿元;新开工亿元以上文旅项目156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45.89亿元;新竣工文旅项目229个,累计完成投资额213.76亿元。
2023年,江西省建立健全“文旅贷”政银企对接机制,召开全省文旅产业投融资大会。建立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宣传推广抱团营销机制,推动昌景黄高铁沿线四市签署客源互送战略协议,组织赴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等区域开展宣传推介活动。实施“唱游江西”计划,审批演唱会、音乐节等各类营业性演出1196场次,较上年翻了近一番。联合江西省总工会开展“嘉游赣·惠生活”促消费活动,精心组织江西旅游消费节、“三百”文旅消费季等活动,引导各地出台文旅促消费政策440余项。
展望 2024年江西文旅工作目标任务
春天,大干项目的号角已经吹响。新一年,江西文旅工作确立“1+7”目标任务——“1”即聚焦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增一批国家级文旅品牌,获评一批国家级奖项,文化和旅游整体发展成效进入全国第一方阵;“7”即实施高质量发展强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文化遗产活化出圈、文旅地标打造、文旅产业倍增、文旅IP重塑、“引客入赣”扩容等七大行动。
实施文旅高质量发展强基行动
推进江西文旅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基础再造、标准重构,切实抓好打基础、管长远的重点任务。
完善顶层设计。围绕文旅深度融合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1+N”政策体系。“1”是出台《关于推进文旅深度融合 加快新时期江西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N”是出台《关于加快等级民宿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江西书院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江西省艺术创作“四名工程”实施办法》等若干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政策文件。
构建工作体系。结合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建立完善全省文化和旅游资源库、全省文物资源基础数据库、全省重点旅游景区和文旅企业项目库。与中国旅游研究院等合作,加快构建文旅大数据统计指标体系、全省文旅市场评估分析体系、全省文旅市场活力监测体系。
建强人才队伍。加大文旅人才培养培训、交流引进力度,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培育应用型、实用型文旅人才队伍。依托高校、研究机构等平台,建立文旅高质量发展高端智库。
实施公共服务效能提升行动
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呈现多层次、多元化、高水平的新需求。当前,江西省文化和旅游业要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上下功夫。
实施艺术创作“四名工程”。深入实施艺术创作名曲、名剧、名作、名家“四名工程”,创排民族歌剧《八一起义》、吉安采茶戏《有盐同咸》等一批精品剧目。举办“赣鄱好戏”江西优秀剧目展演活动,加快组建全省戏曲院线联盟。
打造文旅公共服务新空间。推进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提升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非遗馆等文化场馆的旅游休闲功能,把各类文化场馆打造成城市旅游的打卡地。
创新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百馆千万场 服务来共享”礼赞长江系列群众文化活动。常态化开展“书香赣鄱”全民阅读、乡村“村晚”、广场舞展演、永不落幕的百姓大舞台等文化惠民活动。
实施文化遗产活化出圈行动
推动赣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加快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的必然要求。江西省将在推动赣鄱文化遗产活化出圈上下功夫,真正实现由“资源强”转变为“实力强”。
深化赣鄱文化发掘展示。实施“考古中国”重大课题、“中华文明探源”重大工程。推进书院文化、稻作文化、中医药文化等发掘阐释和保护利用,推出一批以书院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实施文博场馆“百馆晋级”工程,持续推出“御瓷归来”等系列精品大展,推动南昌、景德镇建设“千馆之城”。
创新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深入实施《关于加强新时代江西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意见》。举办2024年全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智汇论坛。持续开展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县创建。加强红军村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红色标语保护。
策划“非遗点亮生活”江西行动。推动客家文化、徽州文化、陶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与全域旅游融合发展。推出一批非遗特色旅游线路,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非遗体验基地,开展一系列非遗传承展示活动。
实施文旅地标打造行动
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必须有一批引领性、代表性、标识性的文旅载体。江西省将紧抓国家战略机遇、“国字号”平台集聚的重要机遇,加快打造赣鄱文旅新地标、新标识、新名片,做强文旅高质量发展支撑。
建好长征、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全力推进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实现36个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建成开放,打造传承弘扬长征精神的精品示范项目。编制出台《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江西段建设保护规划》,在15个重点建设区、6个拓展建设区实施一批重大文旅项目,着力打造最美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
建好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推进景德镇窑址申遗,指导景德镇创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指导陶阳里御窑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发挥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等平台作用,深化陶瓷文化双向交流,着力打造国家文化交流客厅。
建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顺应博物馆游、考古公园游兴起的新需求,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景德镇御窑厂遗址、吉安吉州窑遗址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为依托,推出爆款考古研学游线路产品。
实施文旅产业倍增行动
江西省文旅产业将进一步补短板、强弱项、夯基础,加快提升文旅产业整体实力。
培育龙头企业。梳理遴选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有良好发展前景的文旅龙头企业,加快推进龙头骨干企业上市,重点支持婺源篁岭、庐山旅游观光车公司等文旅企业上市,支持武功山等旅游景区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抓实重大项目。深入实施文旅重大项目带动战略,赴重点区域开展文旅专题招商推介活动,引进和落地一批重大文旅产业项目。建立重大文旅项目协调推进机制,协调推进重大文旅项目建设。召开全省文旅投融资大会、“文旅贷”政银企对接会,加快文旅项目建设运营。
提升文旅消费。举办“央视主播带你游购江西”、“三百”文旅消费季等活动。积极培育文娱消费新增长点,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文旅消费示范城市,以及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旅游休闲街区等文旅消费品牌。
推进业态焕新。坚持“文旅+”“+文旅”,推动文化和旅游与工业、农业、教育、科技、体育、健康等相关领域融合发展,推动红色游、乡村游、康养游等全面提质升级,大力发展文旅消费新场景、新模式。
实施文旅IP重塑行动
江西文旅将深挖江西资源优势,塑造更强的赣鄱文旅IP,做强红色旅游、山水旅游、城市旅游和乡村旅游“四极支撑”,全力建设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
做强红色旅游IP。以“四个摇篮、一座丰碑和一个出发地”等“4+2”红色旅游IP为重点,推动红色旅游提质升级,做强红色研学、红色培训品牌,培育红色旅游新场景新业态新线路,制定出台红色旅游产品服务地方标准,全力打造全国红色旅游首选地。
做实名山旅游IP。做实唱响“庐山天下悠、三清天下秀、龙虎天下绝”及武功山户外天堂等名山旅游品牌,把“悠秀绝”打造成国内外知名的精品旅游线路。
做响城市旅游IP。充分发掘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建筑的内涵底蕴,推动南昌、景德镇打造城市旅游标杆,推动赣州、抚州、九江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打造城市旅游新秀。
做特乡村旅游IP。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大力发展古镇古村落游,推进乡村精品民宿、民宿集聚区建设,完善乡村休闲度假产品体系,推动婺源、靖安等地打造国际乡村旅游IP。
实施“引客入赣”扩容行动
江西将致力于在新形势下快速出圈、抢占市场,聚焦国内和海外两个市场,在打造好产品、策划大活动、实施强营销上想办法、出实招,让“引客入赣”扩容行动真正落地、真正见效。
办好重大活动。全力办好乡村文化旅游节、森林旅游节、“5·19”中国旅游日等重大文旅活动,统筹指导各地举办富有特色的文旅节庆活动,不断提升江西文旅吸引力和影响力。
深耕国内市场。实施“乐游江西”国内推广计划,推出“跟着诗词游江西”“跟着高铁游江西”“跟着航线游江西”“唱游江西”“宿说江西”等主题宣传营销活动。实施媒体领航计划,与央视等中央媒体合作,联动新媒体,制作推出《非遗里的中国·江西篇》《中国古村落江西行》,构建“四季”宣传营销矩阵。
拓展海外市场。抢抓入境游万亿元增长空间,实施“FOLLOW江西”海外推广计划,积极拓展入境游市场,开展“海外百名艺术家采风江西行”“风景独好·江西日”系列交流推广活动,举办“风景独好”走进东南亚文旅推广季等系列活动。策划“丝路瓷行”陶瓷文化欧洲巡展、丝绸之路旅游城市联盟系列活动,向世界讲好江西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