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台湾新闻 台灣設計師:育才傳藝 針繡兩岸

台灣設計師:育才傳藝 針繡兩岸

  圖:台灣設計師袁念華在精心製作旗袍。\新華社

  十歲生日時,袁念華收到了父親的禮物——一件小旗袍。幾十年來,針線在袁念華手中不斷穿梭,編織出一段與旗袍的繾綣情緣。走進袁念華位於台灣新北的工作室,不大的屋子內擺放了多張旗袍擺台,展示櫃中琳琅滿目的布料、針線、配飾整齊排列。74歲的袁念華一輩子孜孜以求,努力賦予旗袍新生命,讓兩岸中國女性擁有稱心的霓裳羽衣。為更好推廣旗袍,袁念華帶領協會會員數十次赴大陸各地參訪。「旗袍是兩岸的共同語言,穿上我們中華民族的服飾,推廣我們自己的文化,理所應當。」

  據新華社報道:身穿一襲旗袍,手撐一把油紙傘,徘徊煙雨江南的青石古巷間……這或許是許多中國女子關於旗袍的美好憧憬,但袁念華與旗袍的初識並非那般浪漫。

  袁念華的父母1950年從大陸來到台灣,一家人生活在眷村。小時候,父親告訴她,等回江蘇老家時,不能忘了禮節,要穿着旗袍規規矩矩地敬拜家中長輩,這才有中國女孩的樣子。10歲的袁念華便在父親要求下,穿上了旗袍。

  「父親時刻都在思念家鄉。讓我穿旗袍,也是他鄉愁的寄託。」袁念華回憶說,「但那時,我覺得旗袍既累贅又不美觀。」

  為了追求自我認知的美,袁念華開始嘗試改良旗袍。「我那時常幫母親繡花,學了點針線技藝。覺得袖子不合適,我就拆掉重縫;覺得顏色單調,我就添上幾朵花。」

  兒時與旗袍的「較量」,反倒讓袁念華的針線功夫日益精湛,一編一織中更體會到了旗袍的魅力。她也逐漸理解了父親的苦心,對旗袍的態度很自然地從「抗拒」變為「鍾愛」。

  成年後,袁念華開課教授傳統「湘繡」和現代「機繡」,並在台北等地開設多家店舖,為客戶提供定製化旗袍。

  向台灣青年推廣傳統服飾

  在台灣,旗袍早在上世紀30年代曾風靡一時,但在日本殖民當局強推「皇民化運動」下,旗袍被列為「挑撥性服裝」而備受打壓。台灣光復後,旗袍風尚幾經起伏,綿延至今。

  如今,島內旗袍消費者愈來愈少,民進黨當局不願支持旗袍產業,街頭的旗袍店也愈來愈少,做旗袍的老師傅漸漸凋零,年輕一輩多不願再學。做了一輩子旗袍的袁念華,對此痛如切膚。

  「旗袍是代表中國婦女的傳統服飾,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袁念華說,「推廣旗袍文化、傳承旗袍手藝,已成為我的使命。」

  上世紀90年代開始,袁念華發起成立台灣中華旗袍文化企業交流協會等多家旗袍推廣機構,將自己的手藝傾囊相授給旗袍同好,並面向島內高校學生,創辦中華旗袍文化整體造型設計比賽,至今已舉辦30屆。

  比賽同台灣有設計專業的高等院校合作,讓年輕學子以旗袍為主題進行設計,涵蓋中華傳統服飾頭飾、化妝髮型、舞台呈現等方面。

  「年輕人的時尚品味會發生變化,不少台灣年輕人通過比賽感受到旗袍也可以很時尚、很酷。」袁念華希望通過比賽,將傳統服飾中所代表的中華文化深層含義,以及現代活力呈現給台灣年輕人。

  近年來,袁念華將目光投向大陸。「有些旗袍繡花的傳統手藝,台灣已面臨失傳,只有在大陸才能尋到。」袁念華看到,在古裝熱播劇帶動下,旗袍、漢服等傳統服飾收穫了年輕愛好者,甚感欣喜。

  為更好推廣旗袍,袁念華帶領協會會員數十次赴大陸各地參訪。「旗袍是兩岸的共同語言,穿上我們中華民族的服飾,推廣我們自己的文化,理所應當。」

  「讓每位中國女性的衣櫥裏,都有一件稱心的旗袍,這是我一直追求的。」這樣的理想,讓袁念華至今「不敢退休」。她相信,旗袍就像它的立領設計一樣,會永遠高雅挺立,歷久彌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台媒:最新民调显示,赖清德上台3个月流失约200万支持者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