渠務署推動在全港不同地點安裝特色渠蓋,設計上結合地區特色或歷史元素,希望日後全港十八區都有。 棚屋、小艇,還有鹹魚,全部都是大澳的特色,變成渠蓋的圖案,融入大澳社區。 渠務署近年推動在全港不同地點安裝特色渠蓋,設計上加入相關景點或歷史元素,增添市民和遊客「打卡」好去處。不過,生產這些特色渠蓋需時大約60日,較普通渠蓋多三倍,成本亦貴一倍,要大約6,000元一個。 渠蓋鑄造廠負責人劉偉文稱:「平時的渠蓋有機會用木模來造,因為木模成本較低,但木模有個壞處,就是不能做到幼細的花紋,所以造特色渠蓋一定要用鋁模。要用特殊、有黏性的沙才可以,黏性的沙是防止沖鐵水後,會沖塌沙的形狀。」 鑄造廠表示,選用的顏料有防滑和防花功能,塗完顏料之後,亦會做一次防滑測試,及格才會大量生產,確保市民不會滑倒。 傳統渠蓋弄污了也不顯眼,特色渠蓋怎樣保護鮮艷色彩呢? 渠務署工程師溫志堅表示:「其實特色渠蓋和普通渠蓋的保養並沒有大分別,不過它始終有顏色,如果我們發現它髒了、不美觀,我們會做清洗。」 渠務署五年前舉辦渠蓋設計比賽,當時收到超過1,400份作品,部分得獎設計已經製成真實的渠蓋,在全港十一個地區,安裝超過二百個特式渠蓋。 新一輪比賽以十八區景致事物為主題,即日起接受報名,直至下月25日。
渠務署推動全港18區安裝特色渠蓋 新一輪設計比賽即日起接受報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