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林是澳大利亞著名漢學家、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榮譽教授。他主要研究中國歷史、中國傳統戲劇、中國少數民族、澳中關係等課題,出版過多部有關中國的著作,並於2014年、2015年分別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和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
馬克林曾在墨爾本大學的亞洲文化課程中,學習中國古代文化,這奠定了他研究的基石,也讓他愛上了中國的山水畫、文學和詩詞。此後,他又前往英國劍橋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在那裡,他對唐朝歷史產生了濃厚興趣。“我最佩服的朝代是唐朝,所以我還把《舊唐書》和《新唐書》的一部分內容譯成英文介紹給西方讀者。”他回憶說。
1964年,馬克林首次來到中國,和夫人愛麗絲一起作為外國專家在北京外國語學院(現為北京外國語大學)任教。“這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機會。”馬克林說,“我們的大兒子就出生在北京友誼醫院。”在這段時間的生活中,馬克林改變了對中國的許多認知,開始深入瞭解中國人民,也更加熱愛中國文化。
在中國教書時,在自身興趣的激勵和英國漢學家費子智、華裔澳大利亞學者柳存仁的幫助下,馬克林開始研究中國戲曲,並以分析中國戲曲和京劇的發展為內容,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還撰寫出版了《中國近代戲劇》《中國戲劇簡史》等5本書。
1977年之後,馬克林平均每年至少來中國一次。他走遍中國大地,曾多次前往雲南、西藏、新疆等地考察,收集了諸多珍貴的一手學術資料。在馬克林看來,中國的少數民族有著豐富絢爛的文化。在翔實的資料支持下,他對中國少數民族的研究卓有成果,用英文出版了《中國少數民族》《中國少數民族文化》《現代中國的少數民族》等著作。
馬克林說:“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語種、文化多元的國家。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飲食、建築、藝術等都保存得很好,這些都反映出中國從沒有壓制少數民族文化,而是全力保護和發展少數民族文化多樣性。”
2023年7月,在第三屆文明交流互鑒對話會暨首屆世界漢學家大會的開幕式上,馬克林作為漢學家的代表發言說:“身為漢學家,我們熱愛中國和中國的優秀文化,我們願意用我們的聲音讓世界瞭解真實而美好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