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地坑院改造流程
向下開挖,鑿壁而建,遠望去只覺地上平坦開闊,拾級而下,才發現另有乾坤,這就是「見樹不見村,進村不見房,聞聲不見人」的地坑院,又被稱為中國北方的「地下四合院」。地坑院的建造歷史距今已有上千年,如今,在河南省三門峽市陝州區張汴鄉西王村的一處地坑院內,這個被列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營造技藝正在與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教授林君翰及其團隊所帶來的現代建築理念和技術相互碰撞、交融,迸發出新的活力,釋放大價值。\大公報記者劉蕊 實習記者鄭瀟雨、楊玉涵
走進這座地坑院,院內的主體部分已經基本完成。粗略看去,似乎與傳統地坑院沒什麼不同,都是將一個向下開挖出的方形土坑作院落,沿壁開鑿出窰洞供人生活居住。然而,沿着台階步入院中才發覺,整座院子較之傳統院落更加通透、明亮,院內微風習習,涼爽宜人。
通風明亮添綠意
在林君翰教授及其團隊的努力下,進入院內的台階一改窄小幽深,變得寬敞明亮。穿過窰洞,由港大專家Lidia Ratoi設計,清華大學徐衛國教授團隊利用3D打印技術現場施工建造的花壇接連環繞了整個院子,花壇層疊堆砌,壇內鬱鬱葱葱,讓人眼前一亮。「大家可以隨意坐在院內,也能給院子增添立體綠意。」林君翰曾介紹道。
花壇對面,明暗交錯,樹影綽綽,一處可容納近百人的磚穹頂大廳最是獨特。該大廳的建造採用了當地傳統的箍窰手藝,即通過刨土、加箍、砌磚、抹灰等步驟建造窰洞,從腳柱開始向上延伸堆砌磚塊,最終在頂部交匯形成交叉拱。交叉拱讓三間窰洞相互連通,大廳兩側又別出心裁地各開了兩個天窗,在增強地坑院的公共活動功能的同時解決了傳統窰洞潮濕、陰暗、通風差的問題。「窰洞裏面明顯感覺亮堂了,夏天也不會潮了。」地坑院的主人朱麟欣喜地介紹着地坑院的變化。
兩年前,陝州區因為水災導致許多地坑院面臨倒塌的危機,遠在香港的林君翰從網上獲知信息後決定前往此處修繕窰洞,也因此結識了從事鄉村旅遊的朱麟。在得知一些窰洞因為年久失修、無人居住導致坍塌後,林君翰教授有了改造地坑院的想法。於是,2023年,在香港大學明德工程計劃的資助下,林君翰教授及其團隊以朱麟自家的老地坑院為改造對象,開始為傳統地坑院注入現代元素。
「我們希望,在保留原有建築風貌的同時,既能解決舊問題,也能加入現代生活元素,讓居住更加舒適,也更有活力。」不把外面的想法帶進來,是林君翰的設計初衷。在改造地坑院之前,他去了50多次三門峽,反覆與朱麟一家、當地的建築老師傅、村民溝通。從圖紙設計到施工,林君翰想要在保護當地傳統、尊重生活方式的基礎上改善現在的生活,發揮出設計的「增值」價值。
一半新式 一半傳統
如今,經過一年多的努力,這座地坑院盡顯傳統與現代的巧思,「一半新式,一半傳統」的變化也讓朱麟感慨不已:「我們跟林教授合作的最大感受就是給我們這個小山村帶來了新鮮的血液。」她表示,地坑院改造後得到了來自不同地方的人們的關注,尤其是很多年輕人都慕名而來。傳承千年的地坑院正在現代元素的加持下展現出新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