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於舊金山的Speak,透過開發智慧口說練習平台,在短短數年間獲得超過千萬名用戶。這家連OpenAI都看好的新創公司,其實有著台灣血緣。它的成功,又是怎麼做到的?
想像一個情境,已經晚上10點半了,你臨時接到一個用英文在正式場合簡報的大任務,平時講英語結結巴巴的你,這時能找誰一起練習呢?
「沒問題,我們來演練一下演講過程,並改善你的用詞吧,」手機上的一名年輕的外籍老師說道。她一邊用語音跟你流暢討論起演講內容,同時將用詞、文法的修正建議,用文字的方式發給你,以便你稍後可以自行複習整理。
和你說話的,根本不是真人老師,而是一款最近爆紅app「Speak」的AI英語老師。
在韓國營收超越龍頭Duolingo
創立於2016年的美國舊金山新創公司Speak,儘管團隊還不到80人,在全球40個國家已有超過1000萬名使用者。
根據線上統計公司Statista數據,Speak的全球收入已經排在同類產品的第三位,僅次於Duolingo和Babbel。甚至在韓國市場,有6%的人口使用過Speak,收入更超過已上市的龍頭Duolingo。
今年6月,Speak宣布完成2000萬美元的募資,估值達到5億美元。背後投資者一字排開皆大有來頭,包括大名鼎鼎的科斯拉創投,它是OpenAI最早的投資機構。此外,YC創辦人格雷厄姆(Paul Graham)、Open AI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和LinkedIn執行長韋納(Jeff Weiner)也參與了投資。
一群矽谷創投大神都看好Speak,關鍵原因是什麼?
「Speak不僅有可能改變語言學習,更可能顛覆教育,」OpenAI營運長兼OpenAI新創公司經理萊特卡普(Brad Lightcap)在一份聲明稿中表示。
用AI改寫語言教育
當《天下》詢問Speak共同創辦人徐安廬時,他進一步解釋,「關鍵就是AI,學習任何語言都需要有環境讓你大聲說出來,但大多數人沒有這樣的條件。」
當時,像是Siri、Alexa等語音助手,對於口音的識別能力都欠佳,更遑論與使用者順暢交談。
為此,徐安廬和共同創辦人茲威克(Connor Zwick)花了一年時間研究機器學習,並使用YouTube影片作為訓練資料開發口音偵測演算法,即便說話者的英文帶著較重口音,模型也能夠識別出談話內容,進而與其展開交談。
如此一來,語言學習可以交由AI機器負責,不再需要由真人老師陪同。
「一對一的人工輔導既稀缺又昂貴,」Speak的天使投資人格魯姆(Lachy Groom)評論道,「Speak的使命,就是讓所有學習者都能進行對話練習。」
即使線上語言學習早已是一片紅海,茲威克指出,完整的課程設計和不斷進步的演算方法,就是Speak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保持的優勢。
「我們相信,語言學習不能全依靠AI,還是需要嚴謹的課程學習,」徐安廬分析,這套被稱為「Speak學習法」的模式,由AI老師練習口語,並匹配合適的課程影片,讓Speak過去5年使用人數每年翻倍成長,在紅海中殺出重圍。
不會中文成遺憾,創業用AI學語言
儘管Speak 10月才正式插旗台灣,只能羞澀講出中文「大家好」的徐安廬,其實雙親都來自這塊土地。
今年33歲的徐安廬,20年前曾以「天才兒童」的身分,大量出現在台美媒體上。16歲那年,他打破紀錄取得華盛頓大學的生化、分子生物、神經生物三學位,並馬上進入史丹佛大學攻讀博士,主攻大腦和幹細胞研究。
如果一切順利,徐安廬該隨著兒時的志向,成為研究阿茲海默症的醫學工作者。然而,史丹佛的學生創業風氣,讓這位天才少年開始思考學術以外的可能性。
「我至今仍覺得不會說中文是個遺憾,」儘管4歲前曾在台灣度過,徐安廬在接受《天下》專訪時透露。因為亞裔外表,他在報名中文課程時被要求直接上進階班,讓零基礎的他打退堂鼓。
這也讓他思考,如果能不依靠學校而多學會一種語言,擁有的視野和機會將完全不同。
徐安廬(右)和Speak共同創辦人茲威克都有志於教育創業,並鎖定英語學習風氣很盛的韓國作為落地第一站。(謝佩穎攝)
19歲創業失敗,卻遇上最佳伙伴
其實,Speak並非徐安廬的第一個創業公司,19歲那年,他獲得臉書創始大股東蒂爾(Peter Thiel)鼓勵年輕人創業的「20 Under 20」贊助金,在矽谷創辦Airy Labs教育遊戲軟體開發公司,致力於把教育變有趣。
然而創辦不到一年,就有員工公開指控公司治理策略反覆,徐安廬的父親過多介入公司運作,再加上失敗的營利模式,最終創業以失敗收場。
但這次失敗的創業,讓他認識了同樣拿到「20 Under 20」贊助金,後來合夥創立Speak的茲威克。當時的茲威克已經從哈佛休學,創立的線上學習平台Flashcards+被大型教育公司Chegg收購。
兩個都有志於教育創業的年輕人一拍即合,成為了室友。
「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做市場調查,這是在起步時的一大挑戰,」茲威克分享,許多AI產品只強調AI這項工具,但忽略了再好的產品,也需要契合每個市場的需求。
茲威克透露,當時他們捨棄了廣撒網的方式,改為專攻英語學習需求強勁的亞洲,並鎖定英語學習風氣很盛的韓國作為落地第一站。透過他們自己的市調發現,當地有能力付費和有意願學習的人最多。埋頭田調並鎖定好市場,讓Speak一舉超越龍頭Duolingo在韓國市場的收入。
不只是AI!「我們的對手是真人老師」
創辦AI語言學習平台艾爾科技的數發部次長林宜敬分析,大家都喜歡強調科技不是關鍵,「最關鍵的事情只有兩件,看這家公司的學習方法,以及如何調動學習者的長期動機。」
「真正的學習方式,一定是先聽說,再讀寫,」林宜敬指出。
這恰恰與Speak不斷重申的觀點不謀而合。
「亞洲人學英文,雖然有很多管道可以練習閱讀和文法,卻缺乏一個真實的環境來練口說,並獲得即時的糾正反饋,」茲威克指出,這正是Speak想透過AI實現的機會。
當前AI口語產品多如牛毛,但這些AI老師的好壞,差別在是否有合適的模型與數據一同訓練。作為OpenAI的合作伙伴,Speak能提前獲取GPT-4、Whisper的使用權以及微軟的Azure資源。
但大型語言模型的運用,難道其他Speak的競爭對手不會嗎?
「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是其他用AI的語言平台,而是真人老師,」徐安廬強調。
巨大的語言學習市場才正要展開
一名台灣的線上語言學習平台主管觀察,以Duolingo來說,介面更像闖關遊戲,可以調動持續學習的動機,但更加日常口語。「想要把詞彙、語句練得更精準,運用在正式場合,Speak可能更擅長,」他表示。
徐安廬解釋,這是因為Speak請專業英文老師累積設立了近1500萬節英語課程,並且在課程設計上強調本土化,因為認真想學語言的使用者,不只能跟AI老師線上對談,還可得到與能力相匹配的課程。
不僅是OpenAI,包括Meta、Google在內的大企業也都積極尋求與新創公司合作,共同開拓語言學習的領域。
茲威克透露,未來Speak將不只能用來學英文,「AI語言學習的市場,還要熱鬧一陣子。」
(責任編輯:黃韵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