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1945年美國在日本首次使用核武器以來,人類多次面臨核大戰的威脅。就在當今的俄烏沖突和中東沖突中,核戰爭的話題依然不斷。核武器是當代最具威懾力和殺傷性的武器,導彈是遠程精確投擲核武器的工具,而導彈的控制和目標定位則需要借助人造衛星來實現。核彈、導彈、人造地球衛星,在中國被稱為“兩彈一星”。
1958年,毛澤東表示,中國要用10年時間研造人造衛星、原子彈、氫彈、導彈。1964年,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6年,中國第一顆裝有核彈頭的地導彈飛行爆炸成功。1967年,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兩彈一星的研制成功,增強了中國的國防實力,促進了中國戰略威懾體系的形成,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和核威脅,為新中國培養了大批優秀科技人才,促進了中國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極大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地位。正如鄧小平所說,“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這些東西反映一個民族的能力,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標誌。”
參與中國兩彈一星工程者眾多,僅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金銀灘草原原子城(二二一廠)研制第一顆原子彈和氫彈的科技人員、技術工人和領導幹部,先後就多達數萬人。自1958年建廠至1995年退役的37年中,他們生活、工作在海拔3000多米、最低氣溫接近零下30攝氏度的基地,約90%人員出現高原缺氧和水腫等病癥,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鑄造國之重器。參加導彈和人造衛星研制的人員則無法準確統計,他們也為兩彈一星工程付出了毅力和智慧。人們把兩彈一星工程中創造出的精神財富稱為“兩彈一星精神”。中共把兩彈一星精神概括為“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大力協同、勇於登攀”,將其納入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之中,激勵中國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
在數以萬計的兩彈一星工程參與者中,科學家具有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據任安波博士從公開資料整理出來的信息,為兩彈一星工程做出重要貢獻的科學家至少有63位。在這63位科學家中,做出卓越貢獻者有23位。1999年,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十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這23位科學家兩彈一星功勳獎章,他們因此被稱為“兩彈一星元勳”。
在核武器的研究和試驗中,錢三強(1913—1992)、于敏(1926—2019)、鄧稼先(1924—1986)、朱光亞(1924—2011)、程開甲(1918—2018)、彭桓武(1915—2007)、王淦昌(1907—1998)、周光召(1929—2024)、郭永懷(1909—1968)、王大珩(1915—2011)、吳自良(1917—2008)、陳能寬(1923—2016)12位核科學家在理論和實驗上都有很多探索和突破,為中國核科學和核武器事業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做出卓越貢獻。
在導彈研究中,錢學森(1911—2009)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院,參與中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的研制。屠守鍔(1917—2012)從事導彈與火箭總體技術理論研究與工程實踐工作,領導科技人員成功仿制第一枚地空導彈。黃緯祿(1916—2011)擔任液體彈道式導彈控制系統的總設計師,自行設計完成了中國第一個中近程導彈控制系統的研制工作。這3位導彈專家為新中國運載火箭事業做出奠基性貢獻。
在人造衛星的研制中,王希季(1921— )提出中國第一顆衛星運載火箭的技術方案並主持該型運載火箭初樣階段的研制,任新民(1915—2017)領導了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的發射,姚桐斌(1922—1968)對火箭部件的設計、選材和制造起了指導性的作用。孫家棟(1929— )和趙九章(1907—1968)擔任中國首顆衛星總體技術負責人,與錢驥(1917—1983)共同組織領導開展衛星的總體方案設計和分系統技術設計工作。陳芳允(1916—2000)擔任第一顆人造衛星的地面跟蹤測量和控制總體技術負責人。楊嘉墀(1919—2006)領導並參加了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姿態控制和測量分系統的研制。這8位專家對中國衛星事業做出了開創性貢獻。
截至目前,兩彈一星功勳僅兩位健在,他們所體現出來的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曾經並將繼續鼓舞中國各領域的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鬥。
作者:裴艷文(山西大學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