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灣青年張志宏向棒球隊隊員講解棒球比賽的規則以及正揮棒擊球的姿勢。
2024年,當一個棒球被交到台灣青年張志宏手中時,他在成都組建了西南地區首支盲人棒球隊──「微光棒球隊」。隊名「微光」寓意着再微小的力量匯聚起來,也能為黑暗世界帶去一束光芒。事實上,2017年定居成都後,從帶領視障者跑步、騎行、攀岩、拳擊到組建盲人棒球隊,張志宏一直堅持投身公益,幫助更多視障人士。他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希望更多視障朋友及殘疾朋友能走出家門,享受運動的樂趣,並透過運動真正融入社會、融入我們,擁有更豐富精彩的人生體驗。」
「微光棒球隊」的Logo是一隻戴着墨鏡的大熊貓正要揮棒擊球,除了隊長張志宏外,其他11名隊員都是視障人士。「一開始和大家聊到組建盲人棒球隊時,講給100個人聽,100個人都不相信。」這意味着張志宏和隊員們需要闖過更多「關卡」。
「觸摸」球場 學習比賽規則
從小就開始打棒球的張志宏對組建盲人棒球隊的事已經想了3年。首批隊員都是成都「黑暗跑團」的成員──這是一個特殊的跑步組織,由志願者用繩子牽引視障者勻速奔跑,張志宏是跑團隊長。
在「看不見」的球場上,如何讓隊員理解比賽規則是首要難題,扇形的比賽場地,守壘、跑壘等專業名詞,光靠語言描述顯得很是蒼白。「我講了10多次,但大家的反應都是好像聽懂了但又沒完全懂」,於是張志宏想到像盲道那樣,把微縮版棒球場和盲文刻在紙板上,讓大家通過觸摸建立球場的空間概念、理解複雜的比賽規則。「我刻好後找到隊員余海東,他一邊摸着『球場』一邊聽規則,一下就明白了。」
解決難題 讓器材「響起來」
在盲人棒球比賽中,聲音是引導隊員們擊球、跑壘的重要線索,如何讓器材「響起來」是另一個難題。組建球隊時每人「眾籌」的200元,相較於300元一個的進口專業棒球無疑是杯水車薪,張志宏就開始自研各種器材。
「開始把藍牙音箱塞到網球裏,但一打就壞,只能用來訓練防守。2.0版本是在棒球裏放入鈴鐺,解決了擊打的問題,但球飛着飛着就沒聲音了。」記者採訪時,張志宏已經改進設計了3.0版本,「我們把蜂鳴器塞到棒球裏,再用網球包裹起來,這樣既可以打擊又可以長鳴。」
同時,張志宏對壘包也進行了改造,將「不倒翁」底座灌水、內部充氣,並搭配簡易發聲器,讓隊員們循聲奔跑,通過抱住「壘柱」來確認跑壘成功。「如果隊員撞到壘包,充氣壘包也能降低大家受傷的概率。」
增強協作 直面生活挑戰
由於身處黑暗之中,擊球落空、跑壘失敗是隊員們的常態。事實上,正常人在看不見的狀態下,走直線都很困難,更別提以最快的速度沿着正確的路線奔跑。
記者在訓練現場看到,當張志宏在壘包處按響發聲器時,多次參加訓練的隊員會毫不猶豫地跑去;而第一次參加訓練的隊員則有些「膽怯」,這時張志宏就會大聲鼓勵,「周圍都是安全的,放心往前走」。隊員們的進步也讓張志宏驚喜,「第一次訓練時,有的隊員聽錯方位,花1分鐘都跑不到正確的位置,而現在最快的隊員6秒左右就能完成跑壘。」
站立着揮棒擊球也並不容易:豎舉球棒立於身側、專注傾聽由遠及近的蜂鳴、適時地用力揮出球棒,感受擊中棒球時傳到手臂的震顫以及周圍夥伴們的歡呼……而大多數時間裏,隊員們都會提前或錯過揮棒時機,不斷擊空或丟球。
「第一次訓練時打到球的概率幾乎為零。」張志宏一邊鼓勵大家努力,一邊想方設法提高打擊率。他手把手地教隊員握住球棒、調整正確站姿、感受扭腰發力;還準備了打擊架,讓大家先練固定位置擊球,並牽引球棒讓隊員熟悉揮棒軌跡……張志宏還記得隊員們第一次擊中球時的高興勁兒,「大家都開心地跳起來,完全忘記還有跑壘這件事。」
在張志宏看來,棒球是講究競技策略和團隊協作的運動,能增強視障者的團隊協作精神,加深與社會的交流。「希望視障朋友通過運動在生活中更願意和別人溝通,面對困難時不逃避,有更多自信與力量去面對生活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