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特稿評論 小學校長受賄近千萬元背後
公益廣告

小學校長受賄近千萬元背後

近日,一則“小學校長受賄近千萬元”的新聞備受關注。

 

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依法懲治“蠅貪蟻腐”典型案例,其中披露鍾某燕因犯受賄罪、洗錢罪,獲刑十一年。案例顯示,2010年至2023年,鍾某燕利用擔任貴陽市實驗小學校長職務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計949萬餘元。

 

《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鍾某燕”即61歲的貴州省貴陽市實驗小學原校長鍾海燕。她曾在貴陽三所小學做過校長。

 

鍾海燕在任時曾表示,她要守住愛與責任的“教師道德底線”,“做一名優秀的校長,辦一所好學校”。“因爲愛孩子,我選擇了教育;因爲愛這崇高的事業,我始終在永無止境地追求。”但最終,其貪腐行爲被最高人民法院作爲案例通報。

(資料圖片)鍾海燕。

 

基礎教育領域涉及腐敗的案例并不鮮見。随着反腐力度的加大,一批中小學校長受到處理。據不完全統計,自今年10月底以來,已有來自廣東、湖南等省份的大約20名中小學校長被查處或受到處分。

 

最高人民法院在發布鍾海燕案例時表示,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關系着千萬家庭的未來和希望。鍾海燕将教育資源當作“待價而沽的商品”,嚴重破壞教育公平公正。

 

雙面“校長媽媽”

 

鍾海燕是體操運動員出身,1981年,18歲的她開始從事教育事業,早年,曾任貴陽市雲岩區少年宮體操教練、大隊輔導員。

 

她在一篇文章中自述:“在雲岩區少年宮做體操教練員時,我追求做一名優秀的體操教練員,所培養的學生羅麗曾獲得世界體操錦标賽高低杠冠軍,是貴州省第一個榮獲世界冠軍的運動員,我也因此在1996年被國家體委授予世界冠軍啓蒙獎。”

 

她的事業因此邁上了新的台階。1996年,鍾海燕出任貴陽市毓秀路小學校長,33歲的她成爲當時貴陽最年輕的小學校長。2002年,她又出任貴陽市省府路小學校長。2010年,她出任貴陽市實驗小學校長。

 

鍾海燕自稱推崇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句話,“國家把整個學校交給你,要你用整個心去做整個校長”。她說,陶行知的這句話一直激勵着她,“我也盡了自己的全力将校長當好”。

 

貴陽市教育局在鍾海燕的一份宣傳材料中稱,鍾海燕“把貴陽市實驗小學辦成了省内第一,享譽全國的知名小學”,在其擔任校長期間,貴陽市實驗小學曾先後獲得“全國文明單位”“全國青少年維權崗”“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全國青少年籃球特色學校”“首屆全國文明校園”等榮譽稱号。

 

當地媒體曾報道,每天早上,鍾海燕都會和值班老師一起,在校園門口迎接學生們進校。有的學生甚至會稱呼她爲“校長媽媽”。

 

不過,一位曾與鍾海燕接觸過的貴陽市某小學教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鍾海燕把很多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個人形象包裝上,也喜歡通過媒體宣傳其“立德樹人”“校長媽媽”的教書育人形象。

 

2023年,這位注重個人形象的“校長媽媽”被查。坊間曾有傳言,鍾海燕在任時,提高了學校食堂的收費标準,原本餐标10元,她卻收取15元;在校服、春遊、訂牛奶等多項收費中,她收取了超出标準的額外費用;她還在學校的基礎建設方面和招标方勾結,虛報支出騙取教育局的經費。

 

貴陽市烏當區人民法院審理查明,2010年至2023年,鍾海燕利用擔任貴陽市實驗小學校長職務上的便利,爲他人在學生入學、轉學、分班、項目承接、工程款撥付等方面提供幫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共計949萬餘元。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鍾海燕将其收取的好處費123萬餘元,通過轉賬等方式掩飾資金來源和性質。

 

另查明,被告人鍾海燕到案後如實供述受賄犯罪事實,主動交代監察機關尚未掌握的洗錢犯罪事實。

 

法院經審理認爲,鍾海燕構成受賄罪、洗錢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十一年,并處罰金人民币六十萬元;依法追繳犯罪所得。一審宣判後,在法定期限内,鍾海燕沒有上訴。

 

腐敗形式多樣

 

據不完全統計,今年10月底至今,已有近20名中小學校領導被查處或受到處分。

 

10月25日,廣東省陽江市陽東區第一中學原校長龍有南主動投案。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5日,他的前任,陽江市陽東區教育局原黨組成員、陽東區第一中學原校長吳國良被查。這意味着在兩個多月内,該校接連兩任校長被查。

 

11月,湖北省鍾祥市紀委監委通報6起黨員幹部違規違紀典型案例,6所中小學共11名校領導(1名中學校長、2名中學副校長、3名小學校長、3名小學副校長、2名小學總務主任)受到處分。同月,海南省瓊海市瓊海小學原校長潘超群被“雙開”。

 

12月2日,安徽省含山中學原副校長李明被“雙開”。同日,湖南省漣源市六畝塘中學校長吳躍軍被查。12月6日,湖南省永州市二十八中原校長楊春林被查。

 

從通報看,他們的腐敗面波及非常廣,涉及學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小到征訂教輔材料、校服,大到基建、招生、食堂采購等。

 

比如通報顯示,李明利用職務便利挪用資金、挪用公款進行營利性活動,爲他人在征訂教輔材料、試卷等方面謀利;潘超群爲他人在學生入學及轉學等方面謀利。

 

多人還被提到在工程領域的腐敗問題,如吳國良爲他人在工程承攬、工程款結算審批等方面謀利,潘超群爲他人在項目承攬方面謀利。

 

校園食堂也成爲貪腐高發區。湖北省鍾祥市紀委監委通報的上述6起案例中,涉及的11名中小學領導,均與食堂有關。

 

如2022年2月至2023年6月,經舊口鎮羅集小學校長肖仁乙與副校長張永恒、總務主任趙俊商議,通過提高學生夥食費收取标準的方式,在學校食堂成本中列支該校班主任津補貼共計41055元,肖仁乙、張永恒受到黨内警告處分,趙俊受到政務警告處分。

 

2021年3月,四川省名山中學原校長趙榮博被查,其涉及的校園食堂腐敗問題非常典型。趙榮博擔任名山中學校長後,其經營鮮豬肉生意的妹夫高某成爲該校食堂的定點專供商。仗着有趙榮博撐腰,高某的肉價不但高于市場平均價,還缺斤少兩,這讓承包食堂的老闆有苦說不出。在被采取留置措施前幾天,趙榮博還收受了食堂承包商楊某某送上的30萬元現金。

 

經查,趙榮博在校服、教輔材料、設備采購和食堂、超市經營等方面共收受賄賂高達581萬元。

 

上述報道還稱,爲幫助在銀行工作的兒媳完成攬儲任務,趙榮博安排學校财務人員楊某在其兒媳工作的銀行開設個人賬戶,陸續将學生交納的校服費、床上用品費、夥食費等資金轉入該賬戶并購買理财産品,前後挪用公款金額高達1600餘萬元,所得收益被趙榮博和楊某等人私分。2022年5月,因犯受賄罪、挪用公款罪,趙榮博獲刑11年。

 

中小學校領導的腐敗,還體現在辦公用品采購方面。山東省一位中學教師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小學校對辦公用品等采購較多,有的校領導可能與供貨商談好,把一些物資價格擡高,進而從中牟利。所以,通常情況下,一些采購物資如果公示的價格過高,就可能存在問題。

 

2023年2月,安徽省當塗縣有網友發帖稱,“發現當塗二中一項中标金額488萬元的采購項目中,出現了單價高達3600元的插線闆和單價4000元的單燈控制器,兩項總價19萬元,采購疑似成本虛高、蘿蔔招标”。次日,當地成立聯合調查組介入調查。

 

有媒體聯系到相關廠家,發現上述兩款産品的廠家報價均爲200多元,插線闆廠家銷售員甚至稱可以幫忙“虛報成本”。同年3月17日,當塗二中校長曹維棟被查。

 

如何構建有效監督體系?

 

中小學校領導腐敗之所以高發,在受訪專家看來,均與中小學“一把手”權力過于集中有關。

 

中國廉政法制研究會常務理事、華東政法大學紀檢監察學院教授魏昌東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中小學校長往往控制着全校的資源配置,同時對教師的選聘任用、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等有着很強的話語權,可以說,當前我國中小學校“一把手”的監督體系還沒有得到有效構建。同時,紀檢監察機構對教育行政部門在有效監督體系上的引導與評價功能有待更好地發揮,一些能促進腐敗問題得以及時揭示的舉報鏈條未能與紀檢監察的鏈條有效對接,這些原因也造成了這個群體的腐敗高發。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朝晖對此有類似的看法。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我國的中小學管理體制發生了多次變化。但是不管如何變化,一個結果就是,學校如果采取的是權力過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就必然會産生更多更大的腐敗。可以說,近年來,我國中小學腐敗問題高發與學校權力過度集中密不可分。

 

近年來,教育部和各地也越來越重視對基礎教育領域的反腐工作。

 

2024年4月,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基礎教育“規範管理年”行動的通知》,強調要通過該行動,“基礎教育領域存在的違法違規、違背教育規律和教育功利化短視化行爲得到進一步清理整治”。

 

今年以來,多地開展相關整治活動。比如4月,安徽省部署推進開展全省教育領域群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強調緊盯教育領域群衆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

 

11月,甘肅省甘南州教育局開展關于全州教育系統群衆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工作,整治重點包含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膳食經費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中小學學科類培訓隐形變異方面存在的問題、“中小學陽光招生”方面存在的問題等。

 

儲朝晖表示,中小學校長的腐敗,跟其他行業的腐敗有一個明顯不同,那就是這種腐敗體現的不僅僅是經濟問題,還會嚴重影響到教育的價值取向和教育公平性,會對教師和學生産生負面效應,使得他們本應正直廉潔的教育價值取向發生偏轉,這種腐敗甚至可以摧毀教育的價值體系,這是對教育傷害最大的一個方面。

 

魏昌東也認爲,中小學校長腐敗既有公權力腐敗的一般特點,也有獨具性,這種獨具性體現在腐敗貫穿于中小學教育的整個過程中。

 

首先,腐敗損害了教育公平性,尤其是涉事的中小學在招生、轉學等方面存在問題,使特定的教育資源發生不當配置,損害了教育公正性;其次,對學生健康造成隐患,很多案例顯示,中小學的腐敗涉及基建、食堂等方面,這些方面直接影響校園安全和學生健康;再次,造就“腐敗的民俗化”,在腐敗問題存在的前提下,不少家長默許要“送禮”,行爲普遍存在甚至成爲一種“民俗”,潛移默化地影響了還處于未成年階段的學生。其造成的危害性不容低估。

 

因此,治理中小學校長的腐敗問題十分重要。魏昌東認爲,首先,應該構建好對“一把手”的監督體系,構建一套覆蓋招生、教學、轉學、基建工程建設等多方面的公開監督制度,并讓教師、家長等參與到學校公共決策中來。

 

魏昌東特别提到,目前,我國在高校的紀檢監察派駐機構構建已相對完善,但中小學的紀檢監察派駐機構規模較小,甚至可以說還處于建設的空白點。今後,應提升這部分力量。

 

儲朝晖則表示,除了不能讓權力過度集中在校長或書記身上,讓學校“一把手”的權力得到有效監督,還要對被發現的腐敗案例,發現一起,依法嚴懲一起,讓這些負面案例起到震懾作用。

 

發于2024.12.23總第1169期《中國新聞周刊》雜志

雜志标題:多名中小學校長被查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