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布魯塞爾12月30日電 2024年,歐洲政治版圖持續改寫,極右翼政黨勢力在多國選舉中「攻城略地」;長期停滯的歐洲經濟難覓增長點,「綠色新政」動力不足;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歐洲安全困境更加難解;新一屆美國政府即將上台,歐洲許多人已開始擔心新一輪歐美貿易戰和跨大西洋關係的未來。
內外壓力下,歐洲再次站在歷史的十字路口。面對變亂交織的世界,歐洲的競爭力如何提升,歐洲戰略自主從何着手,「跨大西洋盟友」是否可靠?環顧四周,有歐洲輿論指出,當前國際局勢處於關鍵轉折點,歐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同中國加強合作,這事關歐洲的未來。
選舉年民心求變
2024年,歐洲經歷政壇大洗牌。各類選舉在芬蘭、葡萄牙、比利時、奧地利、羅馬尼亞、英國和法國等輪番上演;在歐盟層面,歐洲議會迎來歐盟全部27個成員國參與、五年一次的選舉。這些選舉結果都顯示,大批選民對主流政黨失去信心,轉而將擺脫困境的希望寄託於非主流政黨。
在2024年6月初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中,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黨團和中間偏左的社民黨黨團儘管保持了歐洲議會第一、第二大黨團地位,但總體得票率明顯降低,處於政治光譜最右端的黨團席位佔比大幅增長。在具有風向標意義的法國和德國,執政黨均在此次選舉中明顯受挫,得票率不及極右翼政黨。
儘管英國左翼的工黨擊敗保守黨,時隔14年重新執政,但不可否認的是,極右翼政黨影響力在不斷增長,已在多個歐盟國家成為執政聯盟成員。分析人士指出,歐洲多國傳統上佔主導地位的中左和中右派主流政黨及聯盟日漸式微,左右兩翼力量分化趨勢明顯,歐洲政治版圖正在趨於碎片化。
德國波鴻大學政治學家奧利維爾·倫布克指出,如果沒有政治落實、沒有真正改革,選民就會用選票繼續懲罰傳統主流政黨。
但選民的「報復性投票」並不是解決問題的靈丹妙藥,反而造成歐盟政壇新舊黨派實力趨近且互不相讓。近期,歐盟「雙引擎」法國和德國出現執政黨支持率低迷、總理遭彈劾、執政聯盟破裂等一系列動盪,這將削弱歐洲的國際影響力和應對未來挑戰的能力。
競爭力亟待提振
過去20年間,歐盟的國內生產總值在全球所佔比重減半,重振競爭力成為歐洲領導人關注的核心議題。意大利前總理、歐洲央行前行長德拉吉9月發布的有關歐洲未來競爭力的戰略報告指出,歐盟受到經濟增長放緩、外部競爭日趨激烈、地緣政治環境不斷惡化等因素困擾,需要更協調的產業政策、更迅速的決策以及大規模投資,才能趕上其他競爭者的步伐。
就歐洲競爭力來說,2024年是有代表性的一年。經濟方面,歐元區經濟持續低迷,尤其是前兩大經濟體德國和法國。12月12日,歐洲央行下調了歐元區經濟增長預期,預計2024年經濟增速為0.7%,2025年為1.1%,2026年為1.4%。同日,德國5家主要研究機構大幅下調對德國經濟增長前景的預期。平均而言,這些機構預計2025年德國經濟增長率僅為0.3%,低於此前預測的0.8%。12月14日,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穆迪公司將法國主權信用評級下調至Aa3。
歐洲政壇風向變化,加上經濟復蘇緩慢等因素,令歐洲的「綠色新政」減速。歐盟委員會12月3日表示,已與歐洲投資銀行建立合作夥伴關係,支持對歐盟電動汽車電池技術領域的投資,以提升歐洲電池行業競爭力。其中,歐盟創新基金提供共計12億歐元,歐洲投資銀行計劃投資18億歐元。但壞消息也不少:大眾汽車集團12月20日發表聲明說,2030年前將在德國裁員超過3.5萬人,並將削減德國工廠的產能。奔馳、保時捷等歐洲車企也相繼調整或放棄此前大力宣傳的電動汽車產銷目標及投資計劃。
烏克蘭危機延宕升級,歐洲依然對烏堅定支持,但也出現一些新動向。11月15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成為一年多來首位與俄總統普京舉行電話會談的西方主要領導人。12月22日,斯洛伐克總理菲佐與普京在莫斯科舉行工作會談,就俄天然氣供應以及早日和平結束烏克蘭危機的可能性等問題進行討論。
正如德拉吉報告所指出的那樣,受烏克蘭危機影響,歐盟國家近年來從海外購買了太多的武器裝備,其中約三分之二的軍購費用落入美國軍火商口袋,這並非歐洲追求的防務自主。法國總統馬克龍指出,歐洲在軍事、經濟及民主秩序等領域面臨的挑戰正使其面對「存亡之危」。為此,他同朔爾茨合作撰文,呼籲歐洲應通過強化經濟競爭力成為「世界級工業和技術領導者」,進而強化歐洲主權。
展望2025年,新一屆歐盟委員會雖已組成,但其在歐洲議會的得票率卻創下多年新低。在德國,輿論普遍預計,沒有單一政黨能在2025年2月的選舉中得票過半,新政府大概率仍將是一個「大拼盤」。在法國,剛剛組建的新政府能持續多久,仍取決於反對黨的「善意」。在此情況下,「雙引擎」能否帶領歐盟應對各種挑戰值得關注。與此同時,美國當選總統特朗普表示,歐盟必須通過大規模購買美國石油和天然氣來彌補對美巨額貿易順差,否則將面臨全面關稅。特朗普還就北約、格陵蘭島等作出一系列脅迫表態,這讓許多歐洲人擔憂:「跨大西洋盟友」是否會變成「跨大西洋對手」?
中歐應該做夥伴
歐洲是中國外交重要方向,一個更加健康、穩定的中歐關係符合雙方根本利益和世界普遍期待。
2024年5月,習近平主席對歐洲成功進行歷史性訪問,引領建交60年的中法關係邁入新的甲子,推動中塞鐵杆友誼實現新的升華,提升中匈關係為新時代全天候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習近平主席還在雙多邊場合,同德國、英國、西班牙、意大利等歐洲國家領導人進行戰略溝通,推動歐方以長遠和戰略眼光看待彼此關係,堅持夥伴定位,加強對話合作,造福中歐和世界。
2025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人們期待,中歐相向而行,以對話增進理解,以合作化解分歧,以互信消除風險,將中歐打造成為彼此經貿合作的關鍵夥伴、科技合作的優先夥伴、產業鏈供應鏈合作的可信夥伴。
中國以其超大規模市場、獨立完整的現代工業體系、充足的產業工人儲備、優厚的政策紅利,將繼續成為吸引歐洲資本的熱土。據美國榮鼎諮詢公司統計,2024年第二季度,歐盟企業對中國的綠地投資飆升至36億歐元,創下有記錄以來最高水平。榮鼎諮詢指出,許多企業在過去幾年仔細考察其他市場後發現,無論在成本、供應鏈還是物流方面,這些市場都難以與中國市場匹敵。
12月3日,從中國重慶開出的中歐班列X8083次,順利抵達德國杜伊斯堡。至此,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0萬列,發送貨物超1100萬標箱、貨值超4200億美元。中歐班列以便捷高效、安全穩定、綠色經濟的新型國際運輸組織方式,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穩步推進的生動實踐。
此外,30多個歐洲國家獲赴華免簽待遇,為中歐增進交流、深化合作注入新動力。奔馳、寶馬等歐洲企業均認為,免簽政策有利於簡化商務出行手續,增強歐洲投資者對中國市場的信心。
事實勝於雄辯。鼓吹所謂對華「去風險」「降依賴」,顯然有悖於世界潮流和發展大勢。對歐洲來說,「到中國去」而不是「去中國化」,才是唯一正確選擇。
是迫於壓力向單邊主義和逆全球化屈服?還是堅定戰略自主,做多邊主義的踐行者?對於今天的歐洲而言,答案或許並不在回顧過往,而在於如何用開放與合作塑造一個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