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産業需求回升改善,物流活躍度整體穩中有升,物流業總收入增速繼續提高。
進入年末物流旺季,運輸結構優化同步推進、庫存周轉高效穩定,有助于産業鏈循環暢通,進一步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
1-11月份,物流業總收入爲12.5萬億元,同比增長4%,增速較1-10月份提高0.2個百分點,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
從行業看,超八成領域物流業務總量指數處于擴張區間,鐵路、電商、快遞與倉儲業指數回升向好。11月份,國家鐵路日均裝車達到19.4萬車,繼10月份創單月裝車最高紀錄後,再次刷新曆史紀錄。電商快遞物流保持韌性增長。11月份,快遞業務完成172.1億件,同比增長14.9%。
1-11月份,物流各細分環節運行穩定。從運輸環節看,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跨運輸方式一體化整合持續提升。原材料及大宗商品貨運量回升明顯,11月份鐵路、水上運輸占比有所提高,比上年同期均提升0.2個百分點。同時鐵水、公鐵等多式聯運發展加速。
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周炜:随着新質生産力的發展,運輸的組織模式逐漸向集約化、規模化、連鎖化發展。核心目标就是要實現有效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社會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另外,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相關負責人表示,截至目前,全國已有3000多家網絡貨運平台,在利用數字化技術降本增效方面,今後将推動從企業層面向行業平台邁進。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研究室主任 周志成:像一些央國企都建立了供應鏈的創新平台,我們也希望有更多的數據能夠通過互聯網連接起來,包括鐵路、港口、通關的一些數據。能夠更好地發揮數據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更好地賦能實體經濟。
物流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随着物流市場供需總體有所改善,部分運輸方式、細分領域價格呈現止跌回穩态勢。物流企業經營狀況有所改善。
11月份,水運、快遞、公路等多領域進入旺季,物流供需關系持續改善,運輸、服務價格指數連續回升。11月份,沿海散貨運價指數持續上行,月平均指數爲1107.1點,比上月回升7.3%;集裝箱運輸價格指數總體平穩,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中國出口集裝箱綜合運價指數月平均指數爲1427.3點,比上月回升0.8%。
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 劉宇航:水運、公路闆塊物流服務的價格有所回暖,也進入一個相對合理的區間。同時物流企業在相關政策帶動下 ,企業經營資金的壓力也有所緩解。
從重點企業調查來看,1-11月份重點調查物流企業物流業務收入同比增長5.3%,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同時,企業成本上漲勢頭有所緩解,每百元物流收入成本95.3元,比1-10月份回落0.4元。
重點調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與供應鏈相關的合同訂單數年内均保持較高增長。物流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進程持續推進,爲無人駕駛、低空經濟等新興産業的培育帶來更多可能。
北京物資學院物流學院院長 姜旭:物流的專業化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使供應鏈更有韌性,支撐了我們的經濟高質量發展。
(總台央視記者 王善濤)
文章來源于互聯網:總收入增速連續三個月回升!1-11月份物流運行數據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