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丘成桐:面對美國政府的嚴重歧視,華裔科學家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公益广告

丘成桐:面對美國政府的嚴重歧視,華裔科學家別無選擇只能離開

在美國政府的歧視性打壓政策下,在美華人科學家掀起了“回國潮”。據香港英文媒體《南華早報》12月8日報道,頂級美籍華裔數學家丘成桐5日表示,過去十年,美國政府對中國科學家表現出嚴重歧視,這些科學家除了離開美國別無選擇,因為他們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環境中才能展現出最佳工作狀態。他同時指出,這種人才外流對美國來說是不幸的,因為這將會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

丘成桐還對中國科學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認為,中國需要促進突破性創新和創造性研究,僅依靠考試來提高學業成績會損害創造力的發展。他說,原創性科學知識將提升中國科學水平,讓中國擺脫對美國技術的依賴,中國兩國只有處於同一水平,才能進行平等交流。

“對美國來說,這是不幸的”

12月5日,香港嶺南大學舉辦2024年榮譽博士頒授典禮,世界知名數學家丘成桐和著名結構生物學家顏寧獲理學榮譽博士學位。

丘成桐當天接受采訪時說,地緣政治緊張局勢會對學術環境造成影響,很多華裔學生因為美國政府的歧視而被趕出美國,指控包括所謂“濫用研究資金為中國謀利”。

丘成桐發表講話 《南華早報》配圖

“中國科學家別無選擇,只能離開美國,因為他們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環境下才能工作得最好。”他同時說,“這種外流對美國來說是不幸的,因為這可能會削弱其自身的研究能力。而對中國來說,這些科學家的回歸意味著正在獲得頂尖人才,但這也導致與美國的關系減弱,並失去先進技術的第一手知識。”

“過去十年,美國政府對中國科學家表現出嚴重歧視,導致他們向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和國防部申請研究資金時遭遇嚴重挑戰,因為有人會說這些科學家可能會利用美國資金為中國謀利。”

丘成桐說,盡管科學家們把美國視作世界科技中心,但美國政府的做法,令許多希望為美國做出貢獻的中國科學家感到不快。更糟糕的是,還有一些科學家被情報機構指控竊取美國機密信息。

丘成桐1949年出生於廣東汕頭,是當代最具影響力的數學家之一,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清華大學求真書院院長、哈佛大學數學系和物理系終身教授。他27歲攻克世界微分幾何難題“卡拉比猜想”,33歲成為歷史上第一位加冕數學界最高獎“菲爾茲獎”的華人數學家,也是目前全球唯一一位包攬六項世界頂級科學大獎的科學家,一直致力於推動中國數學界的發展。

2022年4月20日,清華大學宣布,丘成桐從哈佛大學退休,受聘清華大學講席教授,受聘儀式在清華大學主樓舉行,這意味著丘成桐將全職任教清華。

《南華早報》注意到,越來越多的頂尖科學家正離開西方,前往中國的科研機構,丘成桐就是一個例子。

2023年,國際科學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美國政府臭名昭著的“中國行動計劃”展開了三年多調查之後,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美國華裔科學家“覺得自己不受歡迎”,近四分之三(72%)的人“覺得自己作為學術研究人員不安全”,約70%的人“對美國政府調查華裔研究人員擔驚受怕(fearful)”。

中方曾一針見血地指出,這個所謂的“中國行動計劃”實質上就是美反華勢力濫用國家安全概念、對華進行遏制打壓的工具。這一計劃不僅對中美關系造成嚴重傷害,也加劇了美國內的種族歧視現象,對美國亞裔群體造成嚴重損害。

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系陳剛教授,就是受“中國行動計劃”迫害的科學家之一

“中國需要培養能夠創新的學生和學者”

今年以來,中國高校和科研機構湧現一股世界頂尖科學家和數學家的“加盟潮”,其中不僅有中國出生的華裔學者,也不乏外國學術專家。

“頂尖科學家們為何離開西方前往中國?”按照香港《南華早報》11月29日文章的梳理,在個人發展機會之外,這些研究人員還有著各式考量,包括在海外缺乏歸屬感、擔心美國政治環境等。但不論是華裔還是外國專家,都表示中國不斷提升的學術實力和青年人才儲備是吸引他們的主要原因。

在丘成桐看來,為了更好地利用歸國科學家帶來的專業知識,中國需要促進突破性創新和創造性研究,以促進科學的發展。

中國版“人造小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是全球聚變研究裝置中的佼佼者。 視覺中國

“僅僅依靠考試來提高學業成績會損害創造力的發展。我們需要培養能夠創新的學生和學者。國家應該改變以標準化考試為基礎的教育態度。”

他說:“如果中國能培養最優秀1%的學生的創造力,那麽十年後,中國的科學發展將匹敵領先國家,現在的孩子將成為全國頂尖的科學家。”

“如此一來,中國將能夠與美國競爭並贏得美國的尊重。隨著中國開始創造新技術並發現原創性科學知識,那麽中國可能會與美國並駕齊驅,從而吸引希望向中國同行學習的美國科學家。”

丘成桐還提到,依賴美國的先進技術是中國技術進步的阻礙之一。

“但原創性(科學知識)將使中國擺脫這種束縛,此後,美國就會開始研究如何與中國交流知識。”他說,“我們需要處於同一水平,才能進行平等的交流。”

丘成桐去年6月在清華大學的一場活動上曾表示,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科技的發展離不開基礎科學,基礎科學的發展離不開數學。

回顧1979年以來中國數學的發展歷程,丘成桐指出,雖然有一大批數學家慢慢成長起來,但中國數學要“問鼎”環球,還需要下更多功夫,還需要今天的年輕人將學問做好。當前,中國還要花力氣培養自己的學生,特別是在中國本土培養出一批能夠深耕學問的學者。

“只有真正的大師才能教出好的學生,我很高興地看到許多全世界頂尖學者願意到中國長期工作。”丘成桐期待中國學者在未來五年內能夠做出重要的成果,完成推動中國數學前行的重要一步,進而實現十年內中國在基礎科學領域引領世界的目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 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