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弗朗西斯·福山拱火:美國沒法部署足夠軍力阻止中國,得拉上日本
公益广告

弗朗西斯·福山拱火:美國沒法部署足夠軍力阻止中國,得拉上日本

據《日經亞洲》網站1月2日報道,知名日裔美籍學者、《歷史的終結》作者弗朗西斯·福山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特朗普的連任給美國樹立了一個“極其糟糕的先例”,隨著全球各地對現有政治的不信任加劇,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支持和平與經濟增長的所謂“自由民主秩序”正面臨考驗。他認為,美國霸權進入了衰退時期,而在歐洲、日本、韓國等地,普通民眾未能享受到繁榮的成果,反而面臨通脹等諸多挑戰,因此反精英情緒一直非常強烈,但這種情況不會永久存在。

福山還稱,美國無法部署足夠的軍力來威懾中國,因此需要其他國家的幫助,而日本在這方面是最為重要的國家。

弗朗西斯·福山接受《日經亞洲》采訪

“美國主導各領域的時代一去不返了”

談及早前的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時,福山說,導致特朗普覆出的最主要因素可能是通貨膨脹,南部邊境問題也是促使人們轉向特朗普的另一大因素。

他再度表達了對特朗普的不滿,稱其是美國歷史上首位不接受自由選舉結果的政治家和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對2020年選舉結果的挑戰“極具破壞性”,是對“非常重要的民主制度的攻擊”。

福山說:“選舉他(特朗普)就是在支持這個曾試圖非法留任的人,而且我認為這對美國來說是一個極其糟糕的先例。”

在被問及“美國霸權是否正在走向終結”時,福山說:“那個時期肯定已經結束了。從柏林墻倒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之間曾有一段時間,在這長達二十年的時間里,無論是軍事、文化、經濟、政治……美國在各個方面都是占據主導地位的強國。而那個時期已經一去不覆返了。”

福山認為,那是一段很不尋常的時期,因為通常情況下,在全球政治中,不會有一個國家擁有如此核心的地位。現在世界已經回歸到一個更加多邊化的時代,這實際上可能是件好事,因為美國在其占據主導地位的那段時期並沒有十分明智地運用自己的權力。

“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已經發生了,像土耳其、巴西、阿聯酋這些中等強國崛起了——所有這些國家都已成為各自地區的重要角色,這是當前世界秩序的一個不同之處。”

福山同時表示,在歐洲、日本、韓國等地,普通民眾未能享受到繁榮的成果,反而面臨通脹等諸多挑戰,因此反精英情緒一直非常強烈。但二戰後支持西方國家繁榮的“自由主義、民主和市場經濟”並沒有結束,在新冠疫情後,許多國家都恢覆了增長,世界沒有陷入糟糕的狀態。

他認為,造成人們不快樂的原因可能更多的是文化因素,而不是經濟因素。

“制衡中國,日本能發揮重要作用”

談及韓國近期的政局動蕩時,福山表示,這完全是總統尹錫悅一手造成的危機。他因在韓國國會未占多數席位而深感挫敗,於是做出了宣布戒嚴這一瘋狂之舉,寄希望借此打破現存的僵局,然而這是個嚴重的誤判,因為在韓國根本沒人支持他這麽做。

他說,尹錫悅遭彈劾表明他犯下了一個多麽嚴重的錯誤。他本應承認自己已一敗塗地,然後辭職走人,但現在他卻宣稱要抗爭到底,這意味著韓國領導層真空的危機在接下來的幾個月里還會持續,而對於韓國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來說,沒有明確的領導層,這是非常不利的。

對於“在這樣一個新的世界中,日本可以發揮怎樣的作用”,福山稱,美國無法靠前部署足夠的兵力來真正威懾中國,也因此無法主導該地區,而且需要其他國家的配合來制衡中國,而在這方面,日本是最為重要的那個國家。

當1989年冷戰開始落下帷幕,福山發表的《歷史的終結》讓他一舉成名。他在書中提出,自由民主可能是“人類意識形態變革的終點”與“人類政府的最後形式”,並導致“歷史的終結”。

“西方和西方思想的勝利,首先表現在西方自由主義的可替代制度全部失敗……”福山在書中宣稱,“我們現在見證的可能不只是冷戰的結束,或者一段後二戰時代歷史的結束,而是歷史的終結:也就是說,這是人類意識形態變革的終點,西方自由民主的普世化也將成為人類政府的最終形式。”

但福山沒有預見到的是,西方社會的分裂與倒退,以及中國的和平崛起,打破了西方不敗的神話。

加拿大研究員、作家珍妮弗·韋爾什在《歷史的回歸:21世紀的沖突、遷徙和地緣政治》一書中,回應並反駁了福山的這一著名論點。她指出,21世紀的世界並未如福山所預言的一般,成為自由民主的開放世界;戰爭與難民、政治與經濟的國際角力、貧富不均與社會不公等問題依然存在,甚至愈演愈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