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2024年11月,中國載人航天發布宣傳片,介紹中國載人航天工程一系列最新進展,其中包括載人登月的動畫演示。\央視新聞截圖
2025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創新與突破將成為貫穿這一年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關鍵詞。在遙遠的太空,中國空間站有望迎來新的「輕舟」貨運飛船;中國將發射天問二號探測器實現對近地小行星2016HO3實現近距離探測、採樣返回和主帶彗星探測;中國的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將在北京懷柔射出世界上「最亮的光」;江門中微子實驗將在地下700米啟動對神秘粒子的捕捉;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夸父」設施主體有望建成,助力人們向「終極能源」邁進……中國科研團隊正代表着人類探索未知世界,不斷揭開科學謎題。\大公報記者 劉凝哲北京報道
2024年,中國航天精彩不斷,空間站進行的空間科學研究取得多項重要進展,嫦娥六號成功取回人類首批月背樣品,刷新人類的新認知。2025年,中國航天將迎來更多的全新挑戰。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表示,中國開始研製「輕舟」貨運飛船和「昊龍」貨運航天飛機,以降低中國空間站上行貨物運輸成本,增強上行貨物運輸靈活性,探索發展商業航天模式。
「昊龍」具備可重複使用能力
根據計劃,「輕舟」貨運飛船將於2025年9月執行首次飛行任務。它採用一體化單艙構型,貨艙空間27立方米,上行貨物運力可達2噸,可搭載航天員生活物資、科學實驗設備、科學載荷等。它將採用多種載荷方案和智能設計,以提高航天員的貨物取送效率以及貨物處理的整體效率。「昊龍」貨運航天飛機則將具備突出的可重複使用能力。
2020年,中國通過天問一號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繞落巡」探測。5年後,天問系列再次登場,天問二號將實施近地小行星2016HO3取樣返回和小行星帶中的主帶彗星311P環繞探測任務。天問二號將實現近地小行星的繞飛探測、附着和取樣返回,即通過一次任務實現對近地小行星的近距離探測、採樣返回和主帶彗星探測,並開展遙感探測、就位探測以及樣品實驗室分析相結合的多種探測活動,使我國小天體探測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小行星探測任務 高起點起步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研究員李春來等科學家就天問二號任務發表的論文指出,在人類30多年小天體探測的歷程中,美、歐、日先後完成了各自獨特的標誌性任務,並取得了非常顯著的科學探測成果。中國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任務高起點起步,計劃3年內完成近地小行星探測和取樣返回,10年內到達主帶開展環繞探測。任務從解決小行星探測主要的科學問題出發,圍繞近地小行星和主帶彗星探測科學目標,設計了「認知小天體、解密小天體,追溯小天體的前世和今生,探索生命和地球水的起源,揭示太陽對小天體的影響,以及探究小天體對地球的危害」等5大類科學目標,以期取得創新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