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两岸三地 赴福州培養交通人才 台學者接下英雄帖
公益广告

赴福州培養交通人才 台學者接下英雄帖

  圖:台胞呂英志教授在福建教書育人,培養交通人才。\受訪者供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台灣教師走進福建校園教書育人。13年前,來自台灣的呂英志教授接下「英雄帖」,赴福建理工大學(原福建工程學院)任教。13年來,他協助學校創建了交通運輸專業,並讓其逐步發展成為福建省交通運輸領域裏的領軍學科,培養了許多社會急需的交通運輸人才,同時他也感受到福建惠台政策歷年的轉變。呂英志向大公報表示,在福建理工大學最快樂的事情有二:一是潛心研究交通專業課題;二是為學生答疑解惑。與學術相伴的日子,他樂在其中。那一把把開啟未知的鑰匙,是呂英志學術道路上不斷前行的動力之源。

  2009年福建省進行大規模交通建設,急需一批交通運輸方面的師資人才。福建理工大學派老師赴台灣調研交通運輸專業。當時還在台灣大學擔任博士後研究員的呂英志負責接待。經過半年多台灣全島調研後,福建理工大學決定設立交通運輸專業,並把求賢的目光投向台灣學者。呂英志笑着回憶道:「當時校長想在師資上有台灣特色,就拜託我尋找台灣專業教師。我想,找新的老師還需要磨合期,乾脆我自己上,去大陸試一試!」於是,前期已「深度介入」的呂英志毅然接下「英雄帖」,赴福州發展。

  2012年9月,福建理工大學交通運輸系正式開始招收學生,呂英志成為了該專業的負責人。「這是福建首個以培養交通運輸運營管理人才為目標的專業,為福建培養急需的服務型人才。雖然一切都要從零開始,但這也意味着可作為、可創新的空間更大。」呂英志如是表示。

  運用所學建言獻策

  「剛到福州時,我沒有可借助的力量,學校給了我最大的支持。」呂英志說,過去大陸高校學科的發展都依託很強大的行業背景,從頭開始建設一個嶄新的學科聽起來是不可思議的。他還記得,那時候憑着一紙公文,校領導帶着他們往外衝,才有了更多的合作機會,專業建設逐漸步入正軌。短短五六年,福建理工大學交通運輸專業從無到有,一躍成為福建省交通運輸領域裏的領軍學科。呂英志也成為學校交通運輸學院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

  作為專業負責人,呂英志每個工作日的時間都安排得滿滿當當:清晨6點起床,6點30分前往學校,8點開始工作,給學生上課……承接課題、出差調研成了他工作的常態。自呂英志擔任學校交通運輸學院交通運輸研究所所長以來,他帶領一支12人的研究團隊,承接了福建省科技廳等部門的科研項目,主持及參與了逾10項科研課題,運用所學為福建交通環境的改善建言獻策,工作從三尺講台延伸至更大舞台,為此,呂英志還獲選為福建省住建廳智慧城市建設和管理技術專家。

  除了持續規劃與做專業建設外,呂英志還負責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支持學生參加學科競賽。他覺得交通運輸是一門很實際、接地氣的專業,「交通運輸問題每時每地都能見到,我會鼓勵學生除了學好基礎理論知識外,更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問題。因為許多有益的觀點,正是在腦力激盪中產生的。」近年來,呂英志將教學主力逐漸轉向課程思政部分,其課程核心是將國家的整體戰略思想以及國家過去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發展歷程融入專業教學中,希望學生能將專業學習與政府脈動充分結合,在政府領導下充分發揮專業能力。

  「如果我們的學術成果可以與社會對接,將會有利民生福祉。」呂英志說,目前他從事「出行即服務(Maas)」的研究。這一研究對於手機信息工具與出行方式能進行有效結合,減少出行的時間與非必要的小汽車使用,進而節能減排,達成「雙碳」目標。去年,他在海峽論壇的分論壇海峽科技專家論壇「海峽兩岸互聯互通與海洋經濟發展研討會」上獲邀進行《出行即服務(Maas)在兩岸探索經驗與未來對接發展》的大會主題報告,產生了熱烈反響。

  呂英志表示,「大陸電子支付發展得早,相關平台整合得也較快,福建有閩台對接的優勢,我希望未來可以嘗試在兩岸互聯互通的跨境實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王星被拐園區 滿布圍牆鐵網

聞電詐心驚 遊泰國心寒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