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幾年間,北京的街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座特大城市里,曾經嘈雜、刺耳的車流轟鳴聲已被一種不同尋常的安靜所取代。道路上行駛的大多是電動汽車,它們都掛著醒目的綠色牌照……”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月23日在一篇報道中這樣描述北京街頭的景象。這篇文章把焦點對準了近年來中國在汽車領域“非凡的進步”,認為中國幾十年前在汽車領域的賭注,如今獲得了巨大回報,不僅助力中國主導全球清潔技術領域,還有助於保障國家能源安全,減少在化石燃料上對他國的依賴。中國加速向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的轉型,將重塑全球能源和汽車市場,而特朗普政府對綠色技術的拒絕,則可能讓美國淪為汽車制造史的“化石”。
美國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中國氣候中心總監李碩對CNN說,文章開頭所描述的景象並非只在北京,對於那些從以燃油車為主的國家來到中國許多大城市的人來說,這種安靜會是他們的第一印象。
“這就像是踏入了未來。”李碩說。
“中國的豪賭,獲得了回報”
CNN形容,無論從哪個角度衡量,中國電動汽車的發展都堪稱非凡。中國半數以上的新車銷售為電動汽車,這使得這個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在未來幾十年內幾乎要淘汰燃油車。英國研究公司Rho Motion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電動汽車銷量飆升至1100萬輛,較2023年增長近40%。
李碩稱,這是一場 “不可逆轉的變革”。
江蘇省蘇州港太倉港區國際集裝箱碼頭,一批新能源汽車即將通過可折疊車輛框架箱出口國外市場。IC Photo
中國的電動汽車革命有助於鞏固其在清潔技術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在全球氣候治理方面的領導地位,而此時,特朗普政府卻在加倍依賴加劇全球變暖的化石燃料,並妖魔化清潔能源。
這也對石油市場產生了沖擊。分析人士預測,中國的石油需求可能已見頂——從需求增長轉向需求下降,但其影響範圍要廣泛得多。作為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中國發生的變化會在全球石油市場引發連鎖反應。
“這種影響令人震驚。”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聯合創始人勞里·米爾利維爾塔(Lauri Myllyvirta)說。
CNN注意到,中國電動汽車的崛起可以追溯到近二十年前。
李碩表示,在當時,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傳統汽車制造商在燃油車領域“領先太多”,中國不太可能追趕上。而電動汽車為中國提供了主導一個新市場的機會。
此外還有另一個關鍵好處:能源安全。
美國戰略與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中國氣候政策專家伊拉里亞·馬佐科(Ilaria Mazzocco)認為,與化石燃料豐富的美國不同,中國依賴進口石油。這種對其他國家的依賴是一種潛在的“地緣政治負擔”,而電動汽車的優勢在於,它們可以使用中國充足的國內電力供應。
2025年1月4日,江蘇蘇州,太倉市瀏河鎮瀏南村光儲充電站,有效緩解當地居民電動汽車充電緊張的現狀。 視覺中國
馬佐科告訴CNN,大約在2009年,中國政府開始認真出台支持電動汽車的政策,為制造商提供低息貸款和研究資金。
她說,這“是一場相當大的豪賭”,而且道路並不平坦。幾年後,“這還曾被認為有點失敗”。
但她表示,最終這場豪賭獲得了回報,這得益於中國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的持續支持、電池技術的進步,以及一批極具競爭力的企業,其中包括特斯拉的主要競爭對手比亞迪。
如今,中國擁有完善的充電基礎設施,以及本土的電動汽車專業知識、技術和材料。米爾利維爾塔說,中國生產出了大量人們真正想買的廉價電動汽車。
他補充說,美國的情況則截然不同,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電動汽車在美國的經濟可行性較低,因為汽油“極其便宜”,而且美國人更喜歡“體型巨大的汽車”。
隨著特朗普總統上任,美國準備進一步遠離推廣電動汽車的政策,並提高對中國電動汽車和電池材料的關稅。
米爾利維爾塔說,其結果很可能是美國市場與世界其他地區的差距進一步拉大,“這只會讓美國汽車制造商在海外競爭變得越來越困難”。
中國轉型重塑全球市場
中國在交通運輸電氣化方面取得的進展——包括龐大的高鐵網絡,正對其此前飆升的石油消費踩下剎車。
國際能源署石油市場分析師西亞蘭·希利(Ciarán Healy)表示,盡管人們收入增加且汽車保有量上升,但2024年中國汽油需求下降了約1%,今年汽油需求降幅可能會更大。他告訴CNN:“對於中國這樣經濟規模的國家來說,這非同尋常。”
中國石油總需求也可能接近峰值。2024年,中國原油進口量下降近2%,這是除新冠疫情期間外,二十年來首次出現年度下降。美國是中國的石油供應國之一;美國能源信息署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是美國原油的第二大進口國。
情況略顯覆雜的是,雖然電動汽車在減少石油需求,但另一個行業卻在拉動需求。
中國蓬勃發展的石化行業生產塑料和其他工業產品,同樣依賴石油。但獨立經濟研究公司榮鼎集團負責國際能源與氣候研究的凱特·拉森(Kate Larsen)表示:“其增長遠遠無法抵消交通運輸行業帶來的需求下降。”
國際能源署預測,到21世紀30年代,中國的石油需求將開始下降。希利說:“這將消除全球石油需求增長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2013年至2023年間,中國是全球石油需求增長的最大推動力。國際能源署估計,在這十年間,中國石油需求年均增長約60萬桶/日;而2024年,這一數字將不到20萬桶。
2024年12月6日,深圳市筆架山公園,中國石油昆侖網電新能源超充站。 視覺中國
國際能源署預測,全球石油需求將在這個十年末趨於平穩,並在21世紀30年代開始下降,電動汽車在這一下降趨勢中將發揮重要作用。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全球能源政策中心高級研究學者埃麗卡·唐斯(Erica Downs)表示,雖然印度等國的石油消費量在增加,但“似乎沒有哪個國家能夠取代中國(在石油需求方面)的地位”。
中國還通過電動汽車出口重塑全球格局,其中出口到泰國和巴西等發展中國家的比例迅速增長。米爾利維爾塔說,大量低成本的中國電動汽車湧入“也有可能促使其他國家更快地向電動汽車轉型”。
“美國有可能成為汽車制造史的‘化石’”
“中國的電動汽車革命使其有望成為清潔能源強國。”CNN寫道,中國正以閃電般的速度增加風能和太陽能發電。
米爾利維爾塔說,即便中國的電網嚴重依賴化石燃料,電動汽車在其整個生命周期內產生的溫室氣體污染仍比燃油車少。但考慮到制造過程中的碳強度,“要再過幾年,電動汽車銷量增長對碳排放的削減作用才會顯現出來”。
隨著中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電動汽車對氣候的影響將進一步降低。榮鼎集團預測,從現在到2040年,中國電網的碳污染強度將下降60%。榮鼎集團的拉森說:“這些數字非常可觀。”
她說,到2040年,電動汽車在中國新車銷售中的占比可能達到100%。“這確實為交通運輸領域碳排放的快速下降奠定了基礎。”
CNN稱,盡管未來幾年內,中國國內和全球的石油需求究竟會發生什麽變化,仍存在許多未知數。但專家表示,中國電動汽車的快速發展代表著一場巨變,這可能會終結中國作為全球石油需求引擎的角色,並可能重新定義其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
馬佐科說:“中國發現自身的經濟、地緣政治和氣候利益達成了一致。”
中國的清潔能源轉型與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特朗普承諾將停止對電動汽車和清潔能源的支持。
李碩說:“中國街頭的汽車和美國街頭的汽車已經有了‘天差地別’。”他補充道,美國有可能被視為汽車制造歷史的“化石”,這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