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中国新闻 注意力也能变现
公益广告

注意力也能变现

  冰雪季到来,“尔滨”近期又一次出圈,冰雪大世界开园即再次成为文旅“顶流”。

  近年来,我国文旅市场持续火爆。从淄博烧烤到天水麻辣烫,再到理发师晓华让湖南小城怀化站在了聚光灯下,地方文旅主打“听劝”,邀请明星代言、增强网络互动,在网络热点中乘势而上,社交媒体账号涨了粉,当地文旅迎了客,文旅进入“流量时代”。

  随着我国文旅产业步入转型期,过去跟团式的“大巴经济”逐步转向小众打卡式的“目的地经济”。模式转化的背后,体现了注意力经济的价值。

  不同于传统经济模式将物质资源作为发展的基础,注意力经济将注意力作为资源和稀缺物。人在感知、记忆过程中,其认知过程、心理活动会集中在某一对象上,换言之,人会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于某一事物上,这一过程蕴藏着大脑对信息的复杂筛选和处理机制。社交媒体时代到来,大量冗余信息让我们进入信息过载的环境中,有限的注意力资源和无限的信息之间形成张力,注意力资源的“争夺战”就此展开。

  社交媒体时代,由注意力资源汇聚的流量具有直接变现的价值。当政府、企业或个体通过内容创作、运营等方式获得注意力并形成流量后,它不仅能够转化为广告收入、订阅费用等,还能够形成线下客流。注意力经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滚雪球效应。当前,在热门“网红”景点打卡、在社交媒体晒图已成为旅游必备项目,这种“线下打卡、线上分享”的模式背后,实际就是网民形成的社交模仿和社交跟随,这种效应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当群体性模仿形成时,注意力资源便会在短时间内涌入集聚,城市影响力得以迅速扩大。原本沉寂的城市通过注意力经济被看见,催生了多元消费形态。从短期看,文旅产业的“体验经济”属性拓展了消费场景,能带动当地多种服务业的发展,促进相关产业提质升级;从长期看,当一批批“小众”城市通过注意力经济被看见、被游客青睐,旅游业的乘数效应终将被释放。

  但也要看到,一些地方为博眼球过度追求注意力经济,网上“自嗨”却难“出圈”;一些地方低估了注意力经济的效力,城市服务能力、管理能力接不住“泼天流量”……这些都在提醒我们,要更理性地看待注意力经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