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僑網 中國新聞 經濟大省發揮“火車頭”作用 力保一季度經濟“開門紅”
公益廣告

經濟大省發揮“火車頭”作用 力保一季度經濟“開門紅”

  歲末年初,全國多個省份相繼召開經濟工作會議,對2025年工作進行部署安排。其中,廣東、河南、浙江與山東等經濟大省明确提出确保一季度經濟實現“開門紅”。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經濟研究部副部長劉向東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各地區紛紛主動作爲、加大工作部署,優化經濟布局,特别是經濟大省發揮主力軍作用,推動經濟基本盤企穩,引領經濟高質量發展。

  聚焦“兩新”“兩重”

  激發經濟新活力

  面對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業産能過剩等問題,多地聚焦“兩新”“兩重”部署行動。

  例如,河南明确提出,更大力度提振消費擴大内需。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豐富應用場景,培育新型消費,提升消費能力、意願和層級。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撬動更多大宗消費。更高質量推進“兩重”項目建設,進一步提高投資效益。

  廣東表示,要大力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更大力度推進“兩新”工作,創新消費場景,多渠道激發消費潛力。要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認真落實國家“兩重”政策,做深做細前期工作,積極拓寬投融資渠道,持續擴大有效益的投資。

  劉向東表示,多個經濟大省搶抓發展先機,主動承擔挑大梁的責任,加快部署重大項目的開工,以政府投資帶動社會投資,持續提振有效需求、擴大内需,在培育經濟動能的同時釋放更大需求潛力,爲穩定地方經濟增長形成有力支撐。

  中國财政學會績效管理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張依群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今年我國投資将會發生一些重大變化,政府投資的領域将會更加寬泛,投資方式更加靈活,投資增量更加充裕,投資節奏明顯加快,可以更加積極有效彌補市場缺失和社會投資不足,形成托住底盤、放大空間、激活市場的功效。

  科技創新和發展新質生産力也成爲經濟大省的關注重點。例如,山東提出,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産力上聚焦用力。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加快建設現代化産業體系。更大力度統籌推進傳統産業改造提升、新興産業培育壯大、未來産業超前布局。

  湖南提出,在以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産力發展上下足功夫,動态編制“4×4”現代化産業體系創新圖譜,加強企業主導的産學研深度融合,健全完善産業鏈鏈長制,深入開展“人工智能+”“智賦萬企”等行動。

  “今年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步伐加快,正處在發展新質生産力的關鍵時期,爲提振市場信心,實現一季度經濟‘開門紅’意義格外重大,特别是經濟大省對全國經濟仍具有鮮明的示範和引領帶動作用。”張依群表示。

  一季度經濟

  有望延續回升向好态勢

  當前,各地區正通過實施一系列具體政策和策略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有助于中國經濟在未來保持穩定增長和持續向好。

  談及2025年一季度經濟走勢,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2025年一季度經濟有望呈現出穩中向好的态勢。具體來看,一是消費在政策加力支持下有望實現漸進式恢複;二是制造業科技創新增長顯著,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提高;三是工業穩中有進,新動能抵補作用不斷增強;四是供需矛盾逐漸緩解,推動物價溫和回升。”

  劉向東認爲,在更積極有力的宏觀政策支持力度下,一攬子存量增量政策落地見效,2025年一季度經濟有望延續2024年四季度的增長态勢,産業發展動能更加強勁,經濟回升向好态勢不斷鞏固,并呈現出量穩質優的特點,有效把各方面積極因素轉化爲發展實績。

  張依群表示,2025年一季度将會延續去年年底經濟回升向好态勢。重大基建項目投資仍是關鍵,新能源、新技術、新材料将會成爲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随着國内消費、投資政策的共同拉動和統一大市場的建設,經濟企穩回升的基礎将得到進一步鞏固。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華僑網無關聯。其原創性及文中陳訴内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實性,以及時效性本網部作任何承諾,請讀者自行核實相關内容。如發現稿件侵權,或作者無意願在華僑網發布文章,請版權擁有者通知華僑網處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