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旅游地理 農曆蛇年話蛇龍
公益广告

農曆蛇年話蛇龍

  圖:農曆蛇年話蛇龍

  新一年是夏曆、農曆乙巳年。中國傳統曆法因農業文明發展而誕生,成熟於3600至4000年前的夏朝(公元前2070-1600年),當時已經有了曆書《夏小正》,故稱農曆、夏曆。按傳統干支紀年法,地支巳配的生肖是蛇。在不少人的印象裏,比較上一年甲辰龍,蛇好像不那麼威風凜凜。其實龍在實際生活中並不存在,是人們以蛇為基本原型,綜合虎、豹、豬等飛禽走獸的優秀品質於一身,塑造的一個理想化形象。早期的某些龍,例如著名的紅山文化大玉龍,頭部是豬頭的形象,故學術界又稱之為「豬龍」。

  華夏蛟龍,蛇為前身

  中華文化起源之初,便有蛇和龍的形象,蛇在中華先民思想意識裏有崇高地位,像神話傳說裏創造了人類的伏羲和女媧,《史記.三皇本紀》稱他們都是「蛇身人首」。現代考古發掘證實,早期的龍身軀都是作蛇的形象,或者說後來的龍,是在蛇的原型上神化演變的,有人形容是「虎頭蛇尾」。從文化發展史看,蛇是龍的前身。大致而言,夏商周的龍與後世的龍造型差不多,但戰國時代有一部分龍形器物,無論軀幹還是頭部更像是蛇。

  故宮博物院藏戰國玉龍形佩,身軀、頭部都是蛇形,尖頭,菱形眼,尾尖且翹,腦後七寸部位清晰可見,軀幹中部不細反粗,這是後世「虎頭蛇尾」的龍所沒有的。此器長12.5、最寬處0.9、體厚0.4厘米,呈長弧形,兩面紋飾相同。軀體微拱,作竄越之狀,身飾網格紋,以淺浮雕對應平行的鈎形紋。重心處有一鑽孔,用以穿繩佩戴。歷經兩千多年埋藏,其玉料浸成雞骨白色,為戰國玉雕珍品。

  另一件戰國青玉龍形佩,形象也接近蛇形。長12、寬1.3、厚0.6厘米,兩面圖案相同,曲身、獨角、口微啟、尾尖而上捲,通體飾卧蠶紋,重心處有一穿孔,器表有深紫色浸斑。

  又一戰國青玉龍形佩也屬於蛇形龍。長21.3、寬3.5、厚0.7厘米,兩面紋飾相同,軀體長形,曲身,單角,口微張,尾齊平上翹,通體凸雕蒲紋。重心處有一穿孔。

  另一軀幹作圓弧形的戰國青玉龍形佩,更符合蛇身寫實。它身軀呈細長的圓體,張口,俯首前衝,身軀以屈求伸,尾部向上捲起,充滿動感,傾注了作者對它的深情厚意。器長9.7、寬4.5、厚0.5厘米,玉有紫褐色浸斑。通體凸雕繩紋,背有穿孔一個。

  代表乾象,化成文章

  十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相配合: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搭配原理、起於何時,目前尚無一致看法。但在三千多年前的《詩經》中已經存在,如《詩經.小雅.吉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馬」。午、馬相提並論。《穆天子傳》有相同內容。湖北雲夢睡虎地出土公元前217年秦簡《日書.盜者》,也有子鼠、丑牛等系列搭配。在距今近兩千年的東漢王充《論衡.物勢、言毒》篇中,十二地支與十二種動物的搭配基本定型,而且從五行原理解釋:「東方木也,其星蒼龍也」;「辰為龍,巳為蛇,辰、巳之位在東南。龍有毒,蛇有螫,故蝮有利牙,龍有逆鱗。」當時辰龍、巳蛇相提並論,並且都在東南春的方位,與後世以蛇為小龍,用意差不多。東漢文字學家許慎《說文解字》指出,巳、蛇篆書字形一致,都是蛇形,含義美好:「巳也,四月,陽氣已出,陰氣已藏,萬物見成文章(即萬物開花)。」南唐徐鍇《說文解字繫傳》對巳蛇推崇備至:「巳為蛇,蛇之變化成文章,正陽之月,文明之時,故象蛇形也。」

  以十二地支配生辰十二屬相,作為銅鏡背部紋飾,在漢、唐很流行。清代學問家阮元《山左金石志》,收錄有漢尚方十二辰鏡,根據鏡上銘文,阮元指出古人以十二辰為飾,是因「十二辰者,乾象也,乾象者,百神之主」。每天十二時辰是天體運行的結果(當時普通人並未認識到晝夜是地球自轉的結果,而認為是太陽等天象運行的結果),天象是百神之主。清人譚獻《滿江紅.漢十二辰鏡》則是攬鏡感嘆人生短暫,轉瞬作古:「十二辰中鉛有淚,千年劫後鴻留雪。奈鏡邊,心事笑啼難,何堪說。」(清譚獻《復堂詞》卷二)

  故宮博物院藏隋朝青銅十二辰鏡,是一件精美的銅鏡。它直徑13.7厘米,重300克。圓鈕,連珠紋鈕座。內區飾曲折盤繞似變形忍冬紋;外區由斜立雙線劃分為十二格,按順時針方向排列,每格內各置十二辰之一,形象寫實,其中蛇蜷曲盤旋,生動靈秀,招人喜愛。

  高雅玉器,世俗情趣

  從《唐書》《宋史.吐蕃傳》記載看,隋唐流行十二生肖俑(又稱十二支神俑)。清乾隆初期完全統一西北和田地區之後,大量玉石運到內地,玉器製作突飛猛進。在製造高雅藝術品同時,普通人喜聞樂見的十二生肖玉件,也層出不窮。清宮收藏了多套成套的玉十二生肖。

  青玉十二生肖玉件,高5.9、寬4厘米,紫檀木盒高5.7、徑10.4厘米。十二生肖放在盒內,圓雕。每個生肖均為該生肖的頭、人身坐像,身着交領長衫,根據各自性格,手中或執書卷,或揮羽扇,或提花籃,或捧寶珠,或攬弓箭,或持棍棒,或攘臂揮拳,或袖手垂肩,神態各異,各具特色。每個肖像的底部打磨平整,是用來製作玉印的。坐像下均配紫檀木座,風格統一。在盒內,十二生肖圍成一圈,中間有青玉雕十二章方形玉盒。玉盒蓋面穀紋錦地上,凸雕四螭及夔龍紋,正中琢代表八卦乾的「三」字紋,體現傳統觀念「十二辰者,乾象也,乾象者,百神之主」。玉盒四側面飾穀紋錦地,上有圓形開光,共計十二個,內淺浮雕十二章紋。盒的每面邊緣都有淺浮雕卷草紋花邊。

  盛放玉器的紫檀木盒為十二角形。盒蓋正面中間為陽文篆書「萬年甲子」,周邊篆書「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再周邊是兩圈各種篆體組成的「萬壽」字樣。盒蓋內為填金隸書:「用十二辰本事題四庫全書」,末署「乾隆乙未(四十年,1775年)夏御製」,並陰刻「幾暇怡情」篆書四字方印。「用十二辰本事」,可能指「十二辰者,乾象也」。盒外側十二面有隸書填金乾隆御製詩。木盒底座為鏤空雕花十二面圍欄,並出十二雲形足。

  故宮收藏的其他成套玉十二生肖,體量比這一套小,但有的更加精緻,玉質多為上好的青玉或羊脂白玉,獸頭人身的十二相守護神,形神兼備,妙趣橫生。

  清宮紫檀嵌玉十二辰圖葵花式盒,將十二辰裝飾在盒子上,盒蓋面中心嵌黑白玉太極圖,其周圍環嵌白玉十二生肖,蓋面邊緣以銀絲嵌如意雲紋,太極圖與十二生肖之間為嵌銀絲扯不斷紋及變形如意紋。盒通高7.5、口徑18.9厘米,葵花式,子母口,矮圈足。十二生肖依序排列,生動活潑,令人愛不釋手。

  (作者姜舜源為中國歷史文化學者、北京市檔案學會副理事長、北京博物館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建船灣淡水湖 多條鄉村大遷徙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