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台軍絞盡腦汁增兵力
台軍近年人力吃緊,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官兵過去4年增幅達4倍。台防務部門日前預告,將於2月7日實施新規,讓提前退役滿一年的官兵可重新申請入營。儘管台軍近年來不斷降低門檻招兵,但島內年輕人反應並不積極,並批評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增加台海爆發衝突的風險,卻要台灣年輕人上戰場為民進黨賣命,台灣年輕人當然不願意了。
據中通社、台媒報道:台軍人力近5年持續吃緊,尤其是基層軍官人員不足。當局2025年防務預算顯示,2025年減少的「預算員額」中,全部是基層部隊骨幹官兵,甚至選擇賠錢提前退伍的官兵過去4年增幅達4倍。
台灣淡江大學整合戰略與科技研究中心研究員揭仲對此表示,2025年志願役官士兵預算員額僅剩16萬749人,比2024年預算員額16萬6235人,銳減5486人,形同一年內蒸發掉11個聯兵營志願役人力。這似乎顯示許多技術純熟的志願役士官與士兵寧可放棄晉升,也要離開部隊。他續指,更令人擔憂的是,減少的預算員額中,戰鬥部隊的比例似乎遠高於其他非戰鬥單位。
據台防務部門去年送到立法機構的報告顯示,台軍志願役人力近年不斷流失,從2021年底的16萬4884人高峰,截至去年6月底僅剩15萬2885人,為2018年全募兵制實施後的新低。為補充兵源空缺,台軍方以減少人力流失、提高留營意願和提升招募成效三方面努力。
台「陸海空軍軍官士官志願留營入營甄選服役規則」原規定,三軍志願役軍士官在入營服役滿一年後申請提前退伍,不得再次參加入營甄選。
台防務部門4日預告,去年12月9日公布的修正草案內容指出,未來服役期間循規定申請提前退伍者,只要退伍滿一年即可申請再入營,不受原只能志願入營一次的硬性規定。而先前使用退場機制所須賠付的賠償款項若還沒有繳完,也能再入營「邊服役、邊賠錢」,直至繳完賠款。
上述修正草案內容自去年12月公告開始,至2月7日公告期滿將可施行。
兵源不足 新裝備恐無人操作
另據大公報記者蘇榕蓉報道:中國統一同學會執行會長李東憲向大公報表示,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軍本應守護同胞、維護兩岸和平,卻被「台獨」勢力裹挾,如今搞出這種「再入營」的權宜之計,實在荒唐。
台灣民生黨主席張穆庭表示,現在台防務部門開始寧濫勿缺,病急亂投醫,隨意放寬標準,可能導致軍隊人員良莠不齊。實際上,台灣兵源短缺的原因不只是少子化,更因為民進黨天天煽動兩岸仇恨對立、挑動兩岸戰爭,令台灣青年對服兵役產生牴觸情緒。台灣未來的出路取決於如何與大陸改善關係,而不是一味地增加防務費用或是想盡各種方式增加兵源,這顯然會激起島內民眾更多的不滿情緒。
台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何溢誠表示,台灣瀰漫着「好漢不當兵」的氛圍,台防務部門的新規出台後,估計效果不彰。未來5年台軍將接收至少15種新裝備,但基層兵士不足,可能會造成新裝備進來之後卻沒有人可以操作的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