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新時代 千年小城和中國戰鷹的故事
公益广告

新時代 千年小城和中國戰鷹的故事

圖:中國戰鷹殲-20和運油-20同框

蛇年新春,中國中牟。

 享有「中原明珠」美譽的中牟小城,是千年名城,位於河南省會鄭州與古都開封之間。過去,中牟的標籤是官渡之戰發生地、潘安故里、箜篌之鄉,這裏的西瓜、大蒜馳名中外。如今,中牟憑藉主題公園集聚,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文旅強縣的華麗轉身,凝聚了「中國主題公園第一縣」的共識共為,「中國中牟•幻樂之城」城市IP正在全國叫響,不斷探索中國式現代化主題公園發展新路徑。鮮為人知的是,在強國強軍新時代,這座千年小城和中國戰鷹發生了一連串故事。

 我和「文化中國行」主題宣傳的中央新聞媒體記者慕名而來,首先走進位於中牟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中國戰鷹殲-20運油-20和轟-6K主題系列海報,曾在這個「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持續走紅,受到世界矚目。

 華夏五千年,一半在河南。「只有河南•戲劇幻城」,是全國文旅演藝精品名錄,擁有「幻城劇場」、「李家村劇場」、「火車站劇場」三大劇場和 18個微劇場,把黃河文化和河南歷史濃縮成一場藝術盛宴,56個情景空間以河南歷史文化以及鐵路、工業、農耕等為創意主題,一格一景,變幻無窮,帶着歷史的信息出現在現實的時空……

 從花木蘭替父從軍,說到岳飛精忠報國,再說到「人民藝術家」常香玉當年響應黨中央號召支援抗美援朝、為志願軍空軍捐獻米格-15戰鬥機,受到毛主席、周總理稱讚的故事,記者朋友們表示:豫劇中有刀槍,也有戰鬥機翱翔。當年使用米格-15戰鬥機打出國威軍威的人民空軍「王海大隊」,如今飛上了中國第五代戰鬥機殲-20。常香玉連着殲-20的穿越時空故事,應當成為「只有河南•戲劇幻城」的一個新劇目。

 走出「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再看中牟,這座千年小城和中國戰鷹的故事,記錄和折射着新時代以來的強國強軍史,記錄和折射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新時代中國的弘揚……

 行走中牟,何以「讀懂中國」?

 關鍵詞之一:感恩人民

 「常香玉老前輩,我們是人民空軍飛行員。今天來這裏參觀學習,特意帶來一架殲-20戰鬥機模型,向您報告!」

 被譽為「中原雄鷹」的空軍航空兵某旅,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中,組織飛行員代表和殲-20首飛試飛員李剛一起,走進中牟農耕文化博物館,尋初心,話感恩。

 中牟農耕文化博物館的醒目位置,有兩幅「人民藝術家」、著名豫劇表演藝術家常香玉的掛像,其中一幅是她手裏捧着一架米格-15戰鬥機模型的照片。

 那個米格-15戰鬥機模型,是空軍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用抗美援朝擊落敵機的殘骸製作而成,贈予常香玉表達感激之情的。

 「中原雄鷹」飛行員們,被王海老英雄這種向人民感恩的情懷深深打動着。在常香玉的掛像前,他們深情報告——

 「新時代的人民空軍,已經飛上了國產新一代隱身戰鬥機殲-20,我們永遠都不會忘記,在抗美援朝中打出國威軍威的米格-15戰鬥機……」

 就在中牟農耕文化博物館,定格了一個令人動容的歷史性場景——「殲20」和「米格-15」首次同框。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102.jpg

 2021年春節,70多年前擊落擊傷9架敵機的王海老英雄,當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我們在整理歷史資料時,發現兩張珍貴照片,一張是王海和戰友們與常香玉的同框照,一張是常香玉手裏捧着一架米格-15戰鬥機模型的照片。當時,常香玉到前線慰問參戰官兵、戰鬥英雄。

 常香玉的義舉,讓「中原雄鷹」飛行員們備受激勵。他們算了一筆賬:我軍培養一個飛行員,折合黃金大約是飛行員體重的5到10倍。幾個起落飛下來,要鄉親們種多少畝田、打多少斤糧才能換來……

 關鍵詞之二:美麗中國

 放眼美麗中國,建設美麗中牟。

 2023年5月26日,我和中牟縣委書記丁文霞同志見面會談時,說到中牟形象塑造和文旅資源利用問題。丁書記堅持國家站位、國際視野,高度重視、高位推進中牟形象塑造,全面開啟「中國主題公園第一縣」轉型發展之路,「線上中牟」更有吸引力、影響力,「線下中牟」更加可親、可近。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145.jpg

 圍繞「站在田埂上、仰望天安門」主題,中牟縣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周寶麗組織籌劃的一堂課,就從中牟形象塑造講起。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傾聽了6個「中牟故事」:中國歷史的中牟迴響、中國故事的中牟元素、中國聲音的中牟表達、中國發展的中牟節奏、中國文明的中牟榜樣、中國文旅的中牟答卷。受益匪淺的是,學員們記住了胸懷大局、運用規律、抓住機遇等6條「方法論」。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千秋大計。海晏河清,黃河安瀾,是黨中央的深切牽掛。由此,中牟縣狼城崗鎮「搬出黃河灘,護好生態又富民」經驗,登上《新華每日電訊》一版二條,人民日報和經濟日報同時報道。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召開後,「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定下了調子。中牟縣黨員幹部以此為指導,主動挑重擔,黃河灘區遷建提質增效。

 《站在田埂上 仰望天安門》這堂課,還說到涉軍網絡謠言問題。授課人結合處置「中國空軍0:8慘敗土耳其」和「國慶70周年受閱飛機艙門掉落天安門廣場」等重大網絡謠言的經歷提出:對於普通民眾和各級幹部來說,不信謠、不傳謠,也是在為國家安全、國防建設作貢獻。

 主持這堂課的中牟縣委常委、人武部政委段宗鋒上校,是從空軍航空兵部隊成長起來的,在高級機關工作多年。他給中牟中青年幹部培訓班學員提出4條建議:增強腳力,練就「鐵腳板」;增強眼力,練就「千里眼」;增強腦力,練就「硬脊樑」;增強筆力,練就「筆桿子」。

 關鍵詞之三:忠誠勇敢

 那一年,人民空軍要為八一飛行表演隊赴俄羅斯參加國際軍事技術論壇飛行表演,攝製海外宣傳片《和平飛舞》。「中國藍天儀仗隊」首部海外宣傳片,使用什麼主題音樂?我在朋友圈「集思廣益」。

 時任中牟縣委副書記李曉亮同志,很快提出建議:主題音樂,使用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演奏的《人民軍隊忠於黨》。他還向我詳細介紹了他的認識和思考。經過認真論證,我們採納了李曉亮同志的建議。

 隨後,八一飛行表演隊海外宣傳片《和平飛舞》,立體展現力量之美、速度之美、驚險之美。威武雄壯、鏗鏘有力的《人民軍隊忠於黨》主旋律,多次迴響在國際飛行表演大舞台,向世界傳遞了中國軍隊的意志力量。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222.jpg

 八一飛行表演隊飛越長城(陶佳莉 攝影)

 用「打贏能力」書寫「絕對忠誠」,是我擔任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10年間,說得比較多的一句話。我和我的戰友們有這樣一個共識:如果我們天天只說絕對忠誠,而不研究打仗、不懂打仗、不會打仗,就要對他的「絕對忠誠」打個問號;如果戰爭離我們很近,而我們的心態離戰爭很遠,這對各級指揮員來說是最大的隱患。

 忠誠需要勇敢。空軍老司令員王海上將生前說,「共產黨培養我當飛行員,我沒有給中國人丟人!」、「我打仗就是憑着勇敢,勇敢不怕死」,讓人為之動容。

 忠誠需要無畏。曾任陸軍第80集團軍某合成旅三營指揮員的張勇,2000年12月從中牟入伍。無論是在演訓場,還是維和任務區,他都直面挑戰,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獲得國際維護世界和平勳章等30餘項榮譽。2022年,張勇家庭獲評全國最美家庭。

 關鍵詞之四:熱愛祖國

 那年9月3日,全網推送勵志宣傳片《藍天有我 感恩有您》,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連續兩天滾動播出,展現新時代飛行員牢記初心使命、提高打贏能力的情懷和風采,宣傳片中首次展現「殲-20戰機7機同框」震撼圖景。

 4分多鐘的宣傳片,從「中原雄鷹」和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共同組織的「我和我的祖國」主題活動說起。10名85歲以上的共和國老兵以及青少年學生應邀參觀空軍戰機,共同感受強國興軍新成就,中牟箜篌合奏「我和我的祖國」響徹藍天。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302.jpg

 時任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王成立在宣傳片中出鏡說,「空軍和箜篌,都與飛翔有關。箜篌的形態,好像是天空中飛翔的鳳凰。空軍的戰機,飛翔在祖國的藍天,守衛着我們頭頂的家園。與空軍飛行員同唱一首歌、同祝祖國好,很受激勵和鼓舞!」

 曾在空軍部隊服役的共和國老兵,對人民空軍近年來警巡東海、戰巡南海、前出西太、繞島巡航十分關注,點讚空軍在改革強軍中有了「飛得遠」的新佩劍、更有了「飛出去」的主心骨,期望空軍為國家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空天安全保障。

 「殲-20戰機7機同框」有何深意?軍事專家杜文龍說:7機同框用7這個數字,來表示人民空軍的一個重要時刻。2011年殲-20戰機首飛一飛沖天,2016年中國航展雙機同框,建軍90周年閱兵3機編隊,2018年就變成中國航展4機編隊,後又相繼發布5機和7機編隊。從數量來看,殲-20戰機相繼列裝部隊,並形成作戰能力。從會飛到會打,從會飛到會戰,昭示着「戰鷹向祖國報告」新成就。

 關鍵詞之五:崇尚英模

 2021年春節前後,中宣部授予「時代楷模」稱號的空軍某運輸搜救團一大隊先進事跡作了廣泛宣傳報道,在軍地各界人士中引發共鳴共情,對他們堅持39年建設生態文明、矢志生態扶貧的信念和意志給予頌揚,對國產運-5飛機在飛播造林和防風治沙中做出的歷史貢獻給予點讚。

 新華社播發的新聞通稿《「飛播綠鷹」矢志生態扶貧引發共鳴共情》中,有兩個「中牟元素」:時任中牟縣城市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張小馬,是一直傾情於殲-20、運-20的軍迷。他表示:「有了運-20,不能忘了老運-5!要從運-5飛機39年的紅色航跡和飛播奇蹟中,學習發揚孺子牛、拓荒牛、老黃牛精神,以不忘初心的品格、負重前行的定力、埋頭苦幹的意志投入牛年的奮鬥,點亮每一座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鄭州市生態環境局中牟分局黨組書記、局長衡文學表示,「飛播綠鷹」39年的紅色航跡詮釋了執着與堅守的價值,為紮實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中國樹立了標桿;像他們那樣持之以恆、久久為功,就能更好地維護天藍、地綠、水淨的美好家園,就能早日建成美麗中國。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349.jpg

 同是2021年春節前後,抗美援朝一級戰鬥英雄王海上將,當選「感動中國2020年度人物」。中央電視台多個頻道報道這一消息時,都有中牟縣委黨校黨委書記、常務副校長周寶麗的同期聲,她表示:「老英雄王海的故事,最打動我的就是他說的那句話,共產黨培養我當飛行員,我沒有給中國人丟人。這話說的很樸素、很感人,也很有力量。要學習老英雄的初心和本色,履行好我們這一代人的使命,為黨旗增光添彩。」

 關鍵詞之六:關愛老兵

 2023年是抗美援朝勝利70周年。當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台「正午國防軍事」節目播出一條新聞《為「最可愛的人」送去新春祝福》,反映的是中牟關心老兵生活、關愛老兵健康,頌揚戰鬥功績,傳承紅色基因。這條新聞,是中牟縣融媒體中心記者貝寧、王光耀採訪拍攝的。

 那個大年初五上午,中牟縣人武部政委段宗鋒上校和「鄭州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創辦人張愛蘭等一行人,來到居住中牟縣刁家鄉的幾位抗美援朝老兵家中,為他們送上棉衣、食品、藥品和新春問候。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808.jpg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834.jpg

 當年91歲的抗美援朝老兵張士德,是志願軍某團三營九連通信員,1951年參戰,在多次戰役中表現出色。張士德手拿獎章,精神抖擻、聲音洪亮,眼泛淚花滿懷深情地講述他那段艱苦卓絕的戰鬥歷程和屢受考驗而堅固不變的初心,跟隨老人的思緒大家一起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

 當年96歲的抗美援朝老兵陶玉志,是志願軍某團三營八連戰士,1951年參戰,參加多次戰役。這位抗美援朝老兵談到曾經戰火紛飛的歲月,很懷念參戰時英姿颯爽的自己,在戰鬥中為保衛祖國與人民衝鋒陷陣、奮不顧身的樣子。

 關心老兵生活、關愛老兵健康、傳承老兵精神,是「鄭州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成立10多年來的情懷和擔當。當時,他們已經走訪慰問全國各地六千多名抗美援朝老戰士,整理口述抗美援朝歷史一千多萬字,音視頻五萬多分鐘。

 「鄭州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創辦人張愛蘭就是中牟人,她父親也是抗美援朝老兵。張愛蘭表示,將繼續開展好尋訪最可愛的人活動,銘記光輝歷史,傳承紅色基因。

 張愛蘭的丈夫許言,被評為中牟縣最美退役軍人、「感動中牟」十大人物。他表示,「當年中牟縣不僅向志願軍捐獻了一架戰鬥機,還有500多名熱血青年報名參戰,100多名戰士犧牲在了朝鮮,我們要永遠銘記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跡。」

 關鍵詞之七:崇德向善

 「鄉間小路麥浪金黃遠遠看不見你,鄉里鄉親大街小巷夜夜等不到你,你把呼吸給了你的兄弟,把自己埋在了中牟土地,樸實笑容、樸素言語、我們怎能忘記……」

 這首充滿溫暖深情的歌曲《陽光里有你的呼吸》,由空軍青年詞作家、作曲家創作,禮讚71歲的中牟農民英雄李有才猶如崇德向善一盞燈。新華每日電訊和湖北衛視、東南衛視等媒體作了深入報道。鄭州晚報記者張朝暉,第一時間採訪報道李有才捨身救人的悲壯故事。李有才獲得「感動中牟」十大人物特別獎。

微信截圖_20250207163938.jpg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006.jpg

 那年11月22日,中牟縣黃店鎮打車李村69歲的村民李圓佗,暈倒在自家的紅薯窖中。71歲的李有才路過遇到,隻身下到3米深窖中救人,李圓佗醒了過來,而李有才卻永遠停止了呼吸。中牟縣領導看望李有才家屬時,他的老伴黃麗對時任縣委宣傳部長任大同說,救人危難是人的本能,希望能多在農村宣傳一些安全常識,這樣或許能救更多人的生命。

 「可敬的凡人善舉,可敬的大爺大娘,老兩口都是崇德向善一盞燈!」空軍80後詞作家李慶文、空軍70後作曲家章榮強,不約而同從互聯網上看到李有才的故事後,感動在心底、感念在筆端,攜手創作歌曲《陽光里有你的呼吸》,致敬農民英雄。時任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隊長曹振忠,從互聯網上看到李有才的凡人善舉後,在飛行表演隊紀念封上寫下兩句話轉送中牟縣有關部門,向這位捨己救人的農民英雄致敬:人間有愛,星空有你!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116.jpg

 「崇德向善是文化自信的基石!」北京大學文化學者閻雨解析「李有才現象」時說,中牟農民英雄李有才,平時與鄉鄰守望相助,關鍵時候選擇捨生取義,這種凡人善舉,折射出在改革開放大潮中,依然傳承弘揚的淳樸民風、良好家風、文明鄉風。閻雨是從中牟走出的管理哲學、文明比較學學者,也是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特聘專家,曾登上聯合國的講台,向全球講述中華文明的特質與人類命運共同體。

 關鍵詞之八:家國情懷

 蔣開儒點讚《重回紅旗渠》的事,讓時任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王成立備受鼓舞。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137.jpg

 蔣開儒(左)和本文作者(資料照片)

 蔣開儒是誰?他是抗美援朝老兵,是《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等紅色經典的詞作者,2020年入選「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創新創業人物和先進模範人物」。蔣開儒聽了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出品的新春MV《重回紅旗渠》好幾遍,給予點讚說,「我聽到了這首歌,我就特別感動。我一直仰望紅旗渠,紅旗渠是人間的一個奇蹟!」

 這首禮讚紅旗渠精神的新春MV《重回紅旗渠》,是在2023年春節前夕全網推出的。引人矚目的是,3名航天員和大國重器殲-20、運-20一同出鏡,還有新型戰機巡航台海的震撼畫面。作為「監製出品」的王成立介紹,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後,黨中央高揚精神之旗,強調要「發揚延安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重回紅旗渠》深情謳歌了敢於戰天鬥地的英雄氣概,教育激勵年輕一代繼承和發揚吃苦耐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把青春熱血鐫刻在歷史的豐碑上。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235.jpg

 「中牟出品」講述中國故事,憑的都是家國情懷。中秋MV《月亮》,是在2022年中秋節前夕全網推出的。引人矚目的是,《月亮》展現了殲-20、運-20和轟-6K等戰機與日月同框的壯美圖景。作為「監製出品」的王成立介紹,這首迎中秋MV,映襯了萬家團圓、燈火絢爛,點亮了兒時的夢想,表達了遊子的鄉愁。月光下,有母親納鞋的身影,父親耕耘的土地,也有村頭的那口老井。那是母親盼遊子回家的凝望,更是你我家圓國更圓的夙願。其中,轟-6K繞島巡航的經典影像,也出現在這首中秋MV中,意味深長,共情共鳴。

 關鍵詞之九:挺身而出

 2020年,抗擊疫情吃緊時,新華社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等新媒體,發布了一首豫歌MV《戰疫一線黨旗艷》,手持空軍運-20「硬核機票」的白衣戰士出鏡,受到網民關注和熱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傳遞了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意志力量。

 中牟縣委組織部領導介紹,豫歌MV《戰疫一線黨旗艷》,展現了廣大共產黨員響應黨中央號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危難時刻挺身而出、英勇奮鬥,哪裏任務險重哪裏就有黨組織堅強有力的工作、哪裏就有黨員當先鋒作表率。

 手持空軍運-20「硬核機票」的白衣戰士,在《戰疫一線黨旗艷》MV中出鏡,受到網民關注。暖哭億萬網友的空軍運-20「硬核機票」上寫着啥?寫給白衣戰士的祝福:今日我們護送您出征,勝利時我們接您回家!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318.jpg

 與此同時,新華社在2020年5月14日播發一篇人物通訊:會說話的戰「疫」包——中牟縣人民醫院女院長白金娥抗疫故事。此後,白金娥榮獲「河南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稱號。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343.jpg

 抗擊疫情中的白金娥同志 (新華社播發照片)

 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沖淡了中牟縣城原本喜慶的年味兒。作為全縣唯一的醫療救治定點醫院,中牟縣人民醫院肩負起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重擔。

 白金娥,中牟縣人民醫院的主心骨和第一責任人,經歷過「非典」疫情考驗。她深知,病毒不怕喊口號,迫在眉睫的是要搶佔抗擊疫情的「上風口」。

 抗疫戰略「包中見」。制定防控預案,組建戰「疫」梯隊,實現人員調配到位;改造發熱門診,調整病區設置,落實責任到人的網格化管理……一系列築牢疫情「防護網」的措施讓縣醫院有了擔當大任的能力,白金娥說:「扛着槍過日子比空手等狼來心裏踏實!」

 關鍵詞之十:奮鬥光榮

 2024年11月11日,人民空軍75歲生日,人民日報、新華社等新媒體和央視軍事新媒體,同步推出微視頻《我愛祖國的藍天》,正能量贏得大流量,這一微視頻是「中牟出品」。中牟縣融媒體中心機關黨委書記、主任許文煥,副主任張舉和編輯耿玉琴等同志,傾注了智慧和力量。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535.jpg

 殲-20戰機七機編隊(李韶鵬 攝影)

 同是中牟縣融媒體中心製作的微視頻《你在天上受閱 我在地上伴飛》,講述了殲-20飛行員陳瀏作為「將門之後」的愛國奉獻、愛崗敬業故事,產生的「破圈」效應厚植信念、傳遞大愛,讓受眾從一名新時代空軍飛行員的青春賽道和家風傳承上,看到了國家與民族精神信仰的賡續。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中牟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抓手,依託政務服務網、豫事辦APP等平台和線下「一件事」綜合窗口,推動新生兒出生「一件事」、開辦運輸企業「一件事」等13個重點事項落地實施,推動部分事項辦理時間壓縮60%,提交材料減少80%,實現事項辦理「一次辦」甚至「零跑動」。

 「大數據多跑路,老百姓才能少跑腿!」時任中牟縣行政審批和政務信息管理局局長賀敏介紹,用體系數據「內循環」代替人員跑腿的「外循環」,以前需要幾天甚至幾十天才能辦成的事,現在很多事當場就能辦成。

 「年輕的朋友來奮鬥!」中牟籍學子喬玉萍,本科畢業於鄭州大學,榮獲河南省優秀畢業生。目前就讀於西安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榮獲研究生學業一等獎學金。中牟籍學子李一鳴,是同時掌握工業場景應用與計算機視覺算法研發的「雙料碩士」。加入中國人壽研發中心後,帶隊斬獲2023 年RPA+AI開發者大賽金獎、2024 年銀獎,持續踐行「從技術追趕者到行業破局者」的進階之路。中牟籍退役軍人馬沂峰,積極投身志願服務,自覺傳承雷鋒精神,榮獲河南省「模範退役軍人」、鄭州市首屆「最美退役軍人」、「感動中牟」十大人物等榮譽。

 中牟籍成功人士姚魁武,中國中醫科學院學術處處長,博士生導師,首都中青年名中醫,榮獲首屆中央國家機關青年五四獎章,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獲得「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他長期從事中西醫結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的臨床和基礎研究,作出傑出貢獻,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親切接見。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501.jpg

 中牟縣教育局黨組書記、局長吳發強,曾任中牟第一高級中學校長。他曾組織高中生開展一次「中牟離北京有多遠」的主題教育討論,引發共情共鳴,激發「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熱情。

 關鍵詞之十一:民族夙願

 2022年8月7日,解放軍位台島周邊聯合演訓進入第四天,備受社會各界矚目。7日晚間,一組殲-20、運油-20、轟-6K戰機海報和戰鬥英雄王海、杜鳳瑞事跡海報,亮相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位於中牟的「只有河南•戲劇幻城」。在這個「行走河南•讀懂中國」的展示窗口,社會公眾特別是青少年深切感受到強國強軍自信、祖國統一自信。

 解放軍在台島周邊開展實戰化聯合演訓中,空軍殲-20、運油-20、轟-6K等戰機震撼亮相,空軍「王海大隊」和「杜鳳瑞大隊」等英雄部隊精銳盡出,受到社會各界和軍迷網友關注。時任中牟縣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局長王成立發現這一情況後,立即組織籌劃一組相關主題海報呈現於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中牟縣融媒體中心新聞主播許霄、劉瑤,助力這次宣講活動,備受觀眾矚目。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632.jpg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654.jpg

 許霄向觀眾介紹:這幾天,空軍飛行員目視距離俯瞰祖國寶島的視頻,刷爆了朋友圈。空軍發言人常說的一句話,讓我們老百姓覺得很提氣:祖國在我們心中,台島在祖國懷中。

 劉瑤向觀眾介紹:最近,軍迷們都非常關心的一件大事,叫做:東南西北中,奮飛殲-20。那在這裏,還有一句老話值得我們大家銘記: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

微信截圖_20250207164714.jpg

 「殲-20、運油-20戰機海報,戰鬥英雄王海、杜鳳瑞事跡海報,走紅中國最大戲劇聚落群,展現了強國強軍自信、祖國統一自信。這些年,解放軍面貌一新、裝備一新、能力一新,提升了我們老百姓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中央電視台新聞節目和福建東南衛視「海峽新幹線」節目的這段同期聲,說出了民族夙願、說出了民眾心聲。

作者:申進科 (人民空軍首任新聞發言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精忠報國/「對國家的忠就是對父母最大的孝」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