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哪吒》系列電影導演及編劇餃子靠自學走上動畫之路。右圖:《哪吒》系列電影對傳統故事進行了大幅度改寫,塑造了嶄新的哪吒形象。
《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票房節節上升,電影的幕後故事備受注目。近日,「《哪吒》導演餃子『啃老』三年」的話題便引發廣泛討論:《哪吒》系列動畫的導演餃子畢業於知名高校藥學專業,卻因熱愛動畫而「半途出家」,「我命由我不由天」,獨自在家中自學動畫製作、打磨作品,度過了三年「啃老」時光。在餃子本人看來,「啃老」這個略帶貶義的詞語,但卻是家人支持他勇敢追夢的縮影。嚴格的父親、包容的母親,「所有的作品都有作者本身人生經歷的映射,《哪吒》正傳達了對親情的理解和支持的重要性。」
堅持信念 「只要選擇了就不後悔」
作為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知名人物,哪吒在中國家喻戶曉。「哪吒鬧海」、「剔骨還父削肉還母」的故事也為人所熟知。餃子在《哪吒》系列電影所設計的情節,則對傳統故事進行大幅度改寫:神話故事中,父親李靖在得知兒子哪吒闖禍後,選擇嚴厲地懲罰而非理解兒子,在哪吒面前充滿父權的威嚴。而《哪吒》系列電影中,哪吒的父母對他則充滿包容與愛。
「家庭」是《哪吒2》着重探討的主題之一。片中,哪吒和父母,敖丙和龍王,申公豹的父親和弟弟三個家庭,「所有的家庭都遇到了悲劇的結尾,有共同性。但他們做出不同的選擇,會讓我們想到現實中面對環境壓力,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子女,子女應該怎樣對待自己的父母。」餃子介紹。
處女作獲30多個專業獎項
大學就讀於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的餃子,從大三起就開始自學動畫;在家三年打磨的個人首部動畫短片《打,打個大西瓜》,斬獲國內外30多個專業獎項。之後,他成立了動畫工作室,專攻動畫電影。
從小父親對餃子很嚴格,母親很慈愛。他認為,自己的事業發展離不開「父愛如山」的壓力和母愛包容的共同作用。「我的家庭很和諧,我能走上這條道路也多虧了父母對我的支持與包容。所以我希望能把自己的真實感悟、感觸,融入我的作品中。」餃子表示,他並不後悔大學學習藥學,因為「只要選擇了就不後悔」,所有的選擇都沒有對錯之分,「如果最後成了一名藥劑師,去救死扶傷也是很好的選擇。」
因為喜歡1979年上海美影廠出品的《哪吒鬧海》,餃子選擇了哪吒作為電影的主角。在餃子及團隊的畫筆下,哪吒亦正亦邪,有着下挑的眉毛、尖利的牙齒和一臉壞笑──其並非傳統意義的可愛或者帥氣的動畫形象,卻意外地收穫了觀眾的喜愛。
挑戰更高難度 不斷跨出舒適區
「我們做帥的、萌的形象,已經做麻木了。(現在的)哪吒形象更契合我們主題,打破觀眾對形象的成見,這是對主題的深化」。《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橫空出世,證明餃子選擇與堅持從事動畫製作的意義。他認為,哪吒是力量的代表,第二部中哪吒面對着更大的阻力,「除了改變命運,他還要改變這個世界。」
《哪吒2》票房登頂,電影官方微博曾以一圖回應:「永遠敬畏,唯有感謝。山高路遠,一起攀登!」餃子表示,「出來混最重要的是什麼?首先是要先出來。出來和大家一碰撞,總能找到一些方法。現在回頭望,大家會覺得這個難度我原來能勝任,下一次我就更有信心了,野心也就更大了。」他說,「我願意挑戰更高的難度,不斷跨出自己的舒適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