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的出口中心義烏,商人們對特朗普的關稅不以為然。”路透社2月10日以此為題報道稱,美國特朗普政府再度對華掀起“關稅戰”之際,義烏的貿易商們早已做好了減輕打擊的準備,還有采購商注意到,義烏並不缺訂單。
位於中國東部省份浙江的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型制成品批發中心,從聖誕樹到人造珠寶,每年無數產品從這里被銷往世界各地,其中也包括美國。
貝斯集團(音,Beisi Group)銷售的商品涵蓋服裝到水瓶等各類日用品,該集團董事長程浩東(音)對路透社表示,公司此前就預計特朗普會再次成為美國總統,“他掌權後,我們要如何調整?實際上,這事先都準備好了。”
程浩東表示,他們一直在監控海外社交媒體上的各種信息,這促使公司去年4月在美國田納西州建立了一家生產洗衣液的新工廠。
去年美國總統競選期間,特朗普就揚言要對中國商品征收60%的關稅。今年2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問題為由對所有中國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新的關稅政策自2月4日起生效。特朗普1日還宣布取消針對中國小包裹(價值低於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
![](https://www.chinesepress.com/wp-content/uploads/2025/02/20250210133442707-451x300.jpg)
2025年2月9日,浙江金華,義烏國際商貿城蛇年開市首日,商戶布置鋪面上新貨。 東方IC
除了向海外出口商品,貝斯集團也通過Temu和Shein等跨境電商平台直接向美國消費者出售商品。分析人士指出,如果特朗普廢除“最低限度”免稅門檻,這些跨境電商平台將受到沈重打擊。不過,特朗普當地時間2月7日簽署行政令,恢覆了對中國小包裹的“最低限度”免稅門檻。
“對我們來說,這次的沖擊其實不會太大。”程浩東表示。但他沒有提供詳細的銷售數據。
其他在義烏的貿易商和采購商也有著類似看法。“即使你把關稅提高到50%,也不會對我們產生任何影響。”一家玩具銷售公司的的老板曾浩(音)說,這些產品利潤很高,他的公司可以承擔部分關稅風險。他補充說,供應鏈下遊的公司也有理由提高自己的價格。
中國采購商艾比·金(Abby Jin)為美國、澳大利亞和中東市場的客戶在義烏采購商品,她注意到,義烏的供應商們並不缺少訂單。
“我們可以通過略微降低利潤或調整成本來應對(關稅)。最後,額外的成本將轉嫁到他們國家(美國)的終端消費者身上,這意味著他們最終將承擔自己國家經濟政策所導致的後果。”艾比·金表示。
她補充說:“對美國而言,他們要考慮的問題是能否找到一個合適的貿易夥伴來取代我們(中國)。”
香港《南華早報》此前報道,在特朗普對華揮舞“關稅大棒”之際,一些中國商家正考慮通過漲價等方式,以抵消特朗普政府征收的新關稅和不斷上漲的運費所帶來的影響。
“每次(美國)增加額外關稅,最終的代價都美國人自己承擔。”一名李姓(音)商人提到美國新措施的影響時表示。
特朗普政府再掀“關稅戰”,中方迅速推出對美反制措施,宣布從2月10日起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加征10%或者15%的關稅。同時,中方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已將美征稅措施訴至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
關於中美貿易和關稅問題,2月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回應表示,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必要之舉。
林劍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施壓威脅對中國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各自關切,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會上有記者提及“美方一度拒收中國小包裹”一事,林劍表示,建議向中方主管部門了解。中方敦促美方停止將經貿問題政治化、工具化,停止無理打壓中國企業。中方也將繼續采取必要措施,堅決維護中國企業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