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网 特稿评论 特朗普對華打起“退堂鼓”?任何幻想都將被現實戳破
公益广告

特朗普對華打起“退堂鼓”?任何幻想都將被現實戳破

美國想對中國下手,恐怕沒那麽容易。 每天有數百萬中國跨境商品流向美國市場,取消小額豁免,勢必影響普通民眾生活,甚至推高美國通脹; 巨量包裹突然要清關,也是美國公務系統短期難以負擔的。

在中國全球獨一份的制造能力和工業體系下,美國政府“一刀切”談何容易?

但這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特朗普此次只是暫緩執行,中國企業和平台應當拋棄幻想,進行更周全、長遠的準備,在運營方式和商業模式上,也應該有更深入的思考。相信合理的關稅不會減弱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力,但對不合理的關稅,我們也會抗爭到底。

特朗普敲起“退堂鼓”,暴露了美國政府關稅決策時的幾個問題

2月1日,特朗普發布行政令,對墨西哥、加拿大與中國加征商品關稅。自2月4日起,美國對中國輸美產品額外加征10%的關稅,該行政令同時取消小額包裹的關稅豁免:800美元(約合5800元人民幣)以下商品,可以通過T86等免稅模式快速清關。

中國電商平台的崛起,深刻改變了全球網絡零售市場格局 圖源萬國郵政聯盟

2月7日,特朗普在新的行政令中宣布,對來自中國小包裹的免稅待遇將繼續有效,直到“建立足夠的系統來全面、迅速地處理和收取關稅收入”,但他沒有明確新行政令的有效時間。這意味著小額豁免這一影響深遠的關稅政策,將暫時得到保留。

新行政令推翻了特朗普一周前的部分決定 白宮網站截圖

政策一出,全球市場嘩然。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評價稱,特“朝令夕改”,凸顯了其第二任期內美國企業和行業可能面臨的不確定性和動蕩。特朗普在執政兩周多的時間里,在貿易、監管和經濟等領域宣布了一系列重大政策,但很快又收回,美國企業已經疲於應對。

2月8日上午,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姚洋對觀察者網表示,特朗普政府“一天一個樣”,讓中美各界都摸不著頭腦,我們只能“見招拆招”。但是,這背後也暴露了美國政府當下決策的一些問題。

在姚洋看來,美國政府先前取消豁免決策,似乎並沒有經過充分的深思熟慮。

小額跨境包裹,是這幾年中美貿易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有說法稱,1/3的中國對美出口都是通過它完成的。特朗普及其團隊可能覺得這個量太大了,得給它限制。但是他們沒有想到,這涉及到美國老百姓千家萬戶的生活。

第一,通過跨境電商,美國百姓能買到中國比較便宜的東西,又快。一單商品可能兩三天就送到家了,這對老百姓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取消豁免這樣的體驗將大打折扣;第二,美國也有跨境電商企業,取消豁免,會影響很多人的就業;第三,跨境小包數量非常大,一年的總量在10億級別,可能征稅成本比稅收本身還要多。

2023年2月“超級碗”,Temu以“像億萬富翁一樣購物”的口號為美國消費者熟知

姚洋推測,另外一個原因,可能在於參與此次關稅政策決策的人太少。

“我估計,美國特朗普政府,就沒想好小額豁免這件事咋幹,而且參與決策的人比較少。其實如果特朗普能更開放一些,稍微問問美國的智庫、財政部、行業專家,就會立刻明白小額跨境包裹這件事做起來要慎重,它的影響太大了。”

姚洋指出,此輪跨境電商風波給我們一個重要啟發:未來最重要的並不是怎麽樣去打開出口市場,讓他們來消化我們的產能,而是應該轉變觀念,把更多的產能轉移到全球各個國家去。

不僅僅東南亞,我們可以在全球更多國家建廠,去增加那些國家的就業,增加百姓的收入,增加他們對中國商品的認同感和消費能力。這應該被企業和政府視為今後的一個重要戰略。

風雨欲來:拆解美國對華關稅組合拳

現在的中國,並非不是100多年前的中國,不是那個仰人鼻息、被隨意拿捏的中國。對美國政府的關稅威脅,我們在戰略上要藐視;但在戰術上,美國的組合拳,仍然值得我們重視和警惕。中國電商的發展,從來都不建立在僥幸和幻想之上。

雖然小額豁免被暫時擱置,但加征10%額外關稅仍得到保留。美國仍在對華加稅周期。

整體來看,美國此輪“關稅大棒”總共有兩個核心:10%的額外加征關稅和取消小額豁免。加上之前針對中國商品的特定關稅。美國對華產品形成了征稅的“三板斧”:以所謂“不公平競爭”為由的特定關稅、10%額外加征關稅、取消小額豁免及其關稅。

先說加征關稅。

美國對華商品的征稅結構是:商品基礎關稅+疊加加征關稅+此輪10%加征關稅。

商品基礎關稅,是不同商品基於美國國內和國際規則,依照商品分類(HS編碼)等規則需要繳納的關稅,這是最基本的關稅;部分中國商品,疊加有針對性的關稅,例如特定中國商品的301條款關稅,以及針對鋼鐵、鋁等產品的201、232條款關稅;此輪行政令在上述兩項基礎上,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額外加征10%的關稅。

我們以美國官方網站上的女士梭織長褲(HS編碼 6204690310)為例,其基礎稅率為28.6%。該類目稅率旁邊有特殊標記“1./”,即存在加征關稅的情況,需要查看第99章的附加關稅。據統計,美國對該類產品加征301條款關稅,稅率7.5%;那麽再算上2月4日新增的10%關稅,其它的最終總稅率為46.1%。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USITC)HTS查詢系統網站截圖

對“所有來自中國的商品”無差別地加稅,當然加大中國商品和商家的經營成本,甚至對中國出口造成一定影響。不過,此輪加稅最直接、深遠、猛烈,同時也是關注度最高的沖擊,其實是取消“小額豁免”,這同樣值得我們警惕。

20世紀30年代,美國國會對小包裹設置了豁免,以減少美國遊客從國外帶紀念品回家的麻煩;2016年,美國國會對《1930年關稅法》第321條進行修訂,將小額免稅的最低額度從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據美國海關統計,申報“小額豁免”的貨物數量從2015財年的1.39億件已增加到2024年的超過13.6億件。

跨境小包模式便利了美國消費者生活,也在中國跨境電商出海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大量中國商品通過跨境電商平台送往全球 圖源SHEIN網站

此次變動,影響深遠:

以前很多不需要繳納關稅的低價值商品包裹,需要繳納基本關稅+加征關稅。這是一個根本性的變化。據中信證券研報,美國對中國出口征收的平均稅率約為20%左右,加征10%。中國輸美的低價值包裹平均關稅稅率,或將從0%提升至25%~30%。

其次,從免稅到加稅的轉變,會新增清關和履約環節負擔。取消豁免後,跨境小包裹如果選擇傳統過關流程,那麽需要向美國海關繳納商品處理費,非正式過關最低費用為2.62美元/件,如果涉及手動流程或美國海關職員參與,那麽單票操作費用更高。

以前跨境小包通過T86模式可以免稅直接過關;但是現在要走T11和T01通道報關,算上海關檢查,時效大受影響,申報信息等,也會增加中國企業工作量。考慮到包裹規模和美國海關的荷載能力,也可能出現大量商品清關積壓的問題。

包括取消豁免在內,加稅會影響中國商品成本及價格結構,改變中外平台競爭環境,甚至對中國出口產生影響。粵開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研究院院長羅志恒指出,美國對中國加征10%的關稅,或將導致2025年中國對美國出口同比增速下降12個百分點。

無論從企業發展的角度,還是中美貿易的角度,此輪加稅風波都不容輕視。

對華關稅三板斧,特朗普放出的紙老虎

關稅豁免變化和額外對華征稅,不管其最終命運如何,都是應該被重視的。

“狼來了”並不等於“天塌了”,對中國商品、中國平台、中國制造,我們應該充滿信心。

事實上,中國已經早有準備。

據公開報道,中國跨境電商平台正在采取多元化的發展模式。Temu和Shein早前已經闡明,他們的商業模式不依賴“最低限度”免稅門檻。據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Shein和Temu已在美國開設了配送中心,允許賣家將商品運送到美國並存放在當地倉庫。

與其他行業的產能競爭類似,中美電商在價格等表象之後的角力本質,還是工業實力和產品能力的競爭。這個底層邏輯並沒有發生變化。就算小額豁免最終還是被取消,中國跨境電商遭遇史詩級版本削弱,我們在價格帶等方面仍有優勢。

中信證券曾做過一個推演:假設中國跨境電商平台的某商品享受小額豁免,與亞馬遜FBA(海外倉備貨)的商品價比對比是40美元:67美元;在取消小額豁免和額外10%加征關稅的條件下,這一對比是50.4美元:69美元。我們仍有27%的優勢。

圖源微信公眾號“粵開志恒宏觀”

據我們了解,在一些商品領域,中國商品“七八折”的價格優勢,足以形成勢頭強勁的同類替代。例如近兩年非常火熱的汽車配件領域。

這暴露了美國政府在邏輯上的本末倒置問題:看上去是跨境小包的“漏洞”,成就了中國跨境電商的崛起;其實事實是中國制造的強大,盤活了跨境小包模式的優點。中國商品走向全球的根本原因,是中國工業體系、制造能力、物流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

報告顯示,Temu、Shein在2023購物類APP下載榜中處於前列

不合理的關稅政策,注定只能是紙老虎,因為中國商品的競爭優勢,歸根到底是制造業底蘊深厚,厚積薄發的結果。中國商品收獲消費者青睞是一種“必然”,歷史也在反覆證明:沒有任何市場可以和中國“脫鉤斷鏈”,包括美國。

姚洋教授2024年9月曾分析指出,表面上,自2018年以來,中國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下降,2023年,中美貿易下降17%。但是中國仍然是美國第三大出口國,2023年對美出口5002億美元(美方統計4272億美元),貿易盈余3361億美元。以原產地計算,中國產品在美國進口中的份額還是在上升。

“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度沒有下降。”

美國對中國的依賴度沒有下降 現場演講截圖

特朗普暫緩取消小額豁免,某種程度上也證明了美國當局的心虛:跨境小包政策,影響太多民眾的基本生活,涉及面太廣;考慮到當前美國通脹風險並未完全褪去,如果美國政府對華草率地、激進地加征關稅,可能會再一次引發通脹風險,激化國內矛盾。

事實也會證明,美國當局的貿易保護,只會孵化毫無競爭力的本土企業,無謂地推高民眾生活成本和通脹上行風險。就算美國政府一意孤行,中國的優勢也只會削減,但不會消失。中國制造和中國出海,只會在陣痛中不斷成長、不斷壯大。

關稅大棒嚇不倒中國人,任何偉大都誕生於風雨之中

小額豁免風波,已經昭示了一個強烈的信號:中國企業的底氣,只能來自自身。

在中國工業和科技實力與日俱增的今天,美國加征關稅當然嚇不倒中國人。但是我們也應該冷靜地看到,小額豁免等關稅政策變化,確實正在將中國的跨境電商帶入一個新的分水嶺,轉型高質量發展正當其時。

任何帶有幻想和偷安的泡沫,終將都被現實戳破。

中國跨境電商平台在自身發展過程中享受了很多時代紅利。但如今,很多紅利或面臨轉變,或正在消失,我們要做好應對一切變量的準備。中國跨境電商平台要跟上遊的制造企業、下遊的全球消費者擰成一股繩,不斷培育和鞏固自己的優勢。

中國要積極挑戰,要擁抱變化。例如對本地倉儲、本地物流和甚至本地貨源的投入,未來將推動中國電商平台變慢、變重,升級發展模式,對全球化的後半場而言,這未必就是件壞事——產能的全球化,或許也會反哺中國商品、中國制造、中國品牌。

合理的關稅不會減弱中國跨境電商的競爭力。但對不合理的關稅,我們也會抗爭到底。

正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所說,中方采取的措施是維護自身正當權益的必要之舉。林劍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施壓威脅對中國行不通。中方敦促美方糾正錯誤做法,通過平等磋商解決各自關切,推動中美關系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

美國買家收到Temu包裹 視頻截圖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中國身影在國際舞台上證明自己。《黑神話·悟空》證明了中國人也能制作出世界一流的遊戲,讓全世界看到中國文化、中國情感、中國審美的風采;Deepseek四兩撥千斤,用低成本打造頂尖模型,將美國科技行業“算力即權力”的舊AI敘事掀了個底朝天。中國跨境電商,或許也能在“危機”中書寫自己的傳奇。

參考資料:

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CSMS # 63988468 – 指導:對來自中國的進口產品征收額外關稅》

中信證券.《美國小包關稅調整,如何影響跨境電商?》

粵開志恒宏觀.《特朗普打響“加征關稅2.0”第一槍:原因、影響、推演及應對》

雲途物流.《雲途物流關於美國關稅政策調整及服務變更的重要公告》

晚點.《美國郵政的半日鬧劇:跨境電商告別最大紅利,挑戰剛剛開始》

觀察者網.《姚洋:我們總是喜歡檢討“大而不強”,其實大本身就是強》

觀察者網.《“就算逼迫中企漲價兩倍,也救不了歐美光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华侨网无关联。其原创性及文中陈诉内容未经本网证实,对本文内容、文字的完整、真实性,以及时效性本网部作任何承诺,请读者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无意愿在华侨网发布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华侨网处理。
下一篇

已经没有了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514-3979969

邮箱: cpress@chinesepress.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10:00-16:0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