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阿爾特曼強調OpenAI是非賣品。右圖:馬斯克的收購提議或推高OpenAI轉型成本。 路透社
美國億萬富豪馬斯克10日出價974億美元,尋求收購人工智能(AI)公司OpenAI。OpenAI行政總裁阿爾特曼立即拒絕馬斯克的提議,並指出後者是AI領域的競爭對手,此時插手攪局旨在拖慢OpenAI發展。阿爾特曼計劃將OpenAI轉型為營利性公司,而馬斯克的出價可能導致轉型成本增加。與此同時,中國AI模型DeepSeek對OpenAI造成衝擊。阿爾特曼日前表示,OpenAI考慮將其AI模型開源。
馬斯克牽頭的一個投資財團10日提出以974億美元收購OpenAI。馬斯克的律師托貝羅夫稱,已將上述出價提交給OpenAI董事會。根據馬斯克的方案,他創立的AI初創公司xAI可能會在交易完成後與OpenAI合併。馬斯克11日表示:「是時候讓OpenAI回到開源、安全至上的時代。」阿爾特曼在社交平台X上發文回擊說:「不用了,謝謝,但如果你願意,我們會以97.4億美元收購推特(即現在的X平台)。」
OpenAI於2022年推出ChatGPT後一炮而紅,估值已達到1570億美元。馬斯克2022年以440億美元買下推特,後來改名為X。阿爾特曼11日在法國巴黎參加AI峰會期間強調,OpenAI是「非賣品」,並表示馬斯克是一個競爭對手,此時攪局很可能是為了拖慢OpenAI發展。
或推高轉型成本
馬斯克的出價令OpenAI未來計劃面臨考驗。馬斯克與阿爾特曼等人於2015年共同創立非營利組織OpenAI,但在控制權、是否開源和保持非營利組織性質等問題上產生分歧,最終馬斯克於2018年出走。阿爾特曼2019年成為OpenAI行政總裁,並創建了一家營利性子公司,從微軟和其他投資者那裏籌集資金來訓練AI模型。如今,阿爾特曼計劃將OpenAI徹底轉型為營利性公司,並將原本的非營利組織剝離出去;非營利組織將根據其價值獲得新公司的股份。
去年以來,馬斯克多次起訴OpenAI,聲稱其違背了保持非營利組織性質的協議,並要求法院阻止其轉型。但有分析指出,OpenAI現行的非營利─營利混合架構影響融資和決策效率,轉型勢在必行。OpenAI去年10月完成一輪66億美元融資,並承諾將在2026年底前完成轉型。此次轉型最棘手的問題之一是如何對非營利組織估值。有消息稱,OpenAI方面的估值為300億美元。
今年1月7日,托貝羅夫致函OpenAI總部所在地加州和註冊地特拉華州的總檢察長,要求他們允許公開競購該公司,以確定其非營利資產的「公平市場價值」。托貝羅夫說:「這家非營利組織應獲得公平的補償。」他還表示,馬斯克牽頭的財團準備對任何高於他們的出價提出相同或更高報價。美媒指出,馬斯克此次974億美元的出價設定了一個很高的門檻,阿爾特曼可能被迫支付比預期更高的價格才能完成轉型。
OpenAI考慮開源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公布一項名為「星際之門」的計劃,準備向美國AI基礎設施投資5000億美元,參與者包括OpenAI、甲骨文公司和日本軟銀集團。但與特朗普關係密切的馬斯克公開唱衰該計劃,並表示OpenAI「實際上沒有錢」。美媒指出,馬斯克的競購為OpenAI的未來增加不確定性,「星際之門」籌資工作可能會更加困難。
開源模型DeepSeek近期掀起新的AI熱潮。阿爾特曼日前承認,在是否開源的問題上,OpenAI站在了「歷史錯誤的一邊」。他表示,該公司員工正在討論開源的可能性,但補充說:「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種觀點,這也不是我們當前最優先考慮的事項。」(綜合報道)
馬斯克與OpenAI歷史恩怨
2015年
馬斯克和阿爾特曼等人共同創立了OpenAI,但兩人後來圍繞OpenAI是否應該保持開源、非營利組織性質等問題產生分歧。
2018年
馬斯克從OpenAI公司董事會離職。
2019年
阿爾特曼成為OpenAI行政總裁,並成立了一家營利性子公司,以便從微軟等投資者那裏籌集資金來訓練AI模型。
2022年
OpenAI推出ChatGPT,引發AI熱潮。
2023年
馬斯克創立xAI公司,向ChatGPT發起挑戰。該公司招攬了多名前OpenAI僱員。同年底,OpenAI內部爆發權力鬥爭,董事會一度解除阿爾特曼的行政總裁職務,但幾天後便在多數員工威脅跳槽的壓力下迎回阿爾特曼。
2024年
馬斯克多次起訴OpenAI,聲稱其違背了保持非營利組織性質的協議,並要求法院阻止OpenAI轉型為營利性企業。同年,OpenAI完成一輪66億美元融資,並承諾將在2026年底前完成轉型。